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国外疫情持续蔓延,国内多地出现本土疫情。一系列突发状况容易让人进入一个“心理应激”状态,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甚至影响睡眠、饮食。市民该如何面对这些时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心理专家开出“心理锦囊”: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是持续战“疫”的前提,与其焦虑,不如在应对的过程中探求自我的新进步。
2022-03-10
每天的15:00—17:00,正是传统十二时辰中的“申时”。课后服务在实现全覆盖后,如何在满足学生多样需求方面做“加法”?新学期,申城学校展示出新气象,一批丰富的课程和活动项目的“上新”,让“申时校园”更多彩。
2022-03-10
15:00-17:00,传统十二时辰中的申时,申城的孩子们在“申时校园”里过得怎样?采访中可以发现,上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学校教育主阵地,践行“全人教育”理念,积极整合资源、提升服务品质,使“申时校园”成为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加油站。
2022-03-10
在3月9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回答了大家关心的相关问题。
2022-03-10
金山区正在大力推进“金质阅读”项目,结合书香校园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提升阅读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看,课后服务时段里,孩子们走近经典、阅读美文、开展体验式阅读,通过阅读彰显个性、点亮智慧、润泽心灵……
2022-03-09
近日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2022中国诗词大会》上,来自上海的10岁小学生高语祥通过“大浪淘沙”环节冲出百人团,与队友组成鹤冲天队比赛时,准确答对问答题一题、抢答题一题,两队打平后进入诗词接龙的决胜环节。舞台上,这位少年回答沉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10岁上海少年高语祥怎样与诗词结缘,又有哪些学习古诗词的心得?
2022-03-09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申城的孩子们,用暖心的小手,给最美的“她”,送上了最真挚的礼物!
2022-03-09
松江被誉为“上海之根”,人文底蕴深厚,书法篆刻艺术源远流长。“双减”背景下,当学生在申时校园遇上典雅的书法篆刻艺术,会产生怎样的神奇效应呢?让我们一起体验松江区三所学校的“篆刻”时光吧。
2022-03-09
叶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孕期补充叶酸已成为共识。但叶酸是不是补充得越多越好。这项研究首次阐明了叶酸对早期心脏发育的作用机制,并为叶酸的合理补充的剂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原创
2022-03-08
他有着深厚的师大情结,更有师大所赋予的崇高的教育情怀,他始终奋斗在教学科研一线,心系学科发展和学生培养,先后培养多名硕、博研究生成为我国河口海岸研究领域的骨干,为河口学这一地学分支的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力量。“我们将在基金会指导下,将沈焕庭教育基金专注于研究生培养的‘奖优’和‘助学’两方面,努力培养一批又一批河口海岸接班人。为表达对先生的感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全体研究生为沈先生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幅沈焕庭先生工作照的手绘图。
原创
2022-03-08
上海,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的首提地,更在努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佳实践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过程人民民主反映了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强调全链条、全周期覆盖民主的各个环节,并落实到中国富有特色的民主实践中,而在我们身边,也有越来越多青年学生参与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里。
2022-03-08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三八”国际妇女节。节日前夕,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了2022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在此次评选出的10名“最美巾帼奋斗者”中,有一位正是“时代楷模”、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
2022-03-08
“祝融”着陆火星,“蛟龙”下探深海,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天宫授课”……科技的硬核发展不断激发着浦东少年们的科学梦想。
2022-03-08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今天,和小育一起走进沪上中小学、幼儿园,看看同学们是如何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的。
2022-03-07
不久前,一场由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举办的日语教师研修赛事——“第三届全国中等日语教育日语课教案大赛”结果新鲜出炉:在全国数十名教师的激烈角逐中,来自甘泉外国语中学的高怀冰、沈洋老师分别包揽唯一的特等奖以及一等奖。
2022-03-07
章义和调研了解到,长期以来校内的课外服务不受重视,多数学校将课外服务设置为习题课或自习课,“双减”实施时间不长,积习一时难改。学校校本资源不足,优质社会资源的利用渠道狭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服务引进缺乏组织指导,服务质量难以保障。过度依赖本校学科教师资源,不仅增加教师负担,且降低了课后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原创
2022-03-07
当前职业学校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的胜任力和专业发展面临很大挑战,如:不少中职校长是从普通学校或者教育行政岗位转岗而来,校长胜任力亟需提升;中职校长培训的机会明显过少;中职校长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提升;中职校长培训缺乏专门机构支持。
原创
2022-03-07
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中共一大纪念馆、华东政法大学于3月5日联合举办“苏州河畔的一堂‘大思政课’”,并揭牌成立“周恩来精神教学研究中心”。
原创
2022-03-07
3月5日是“学雷锋日”,在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学雷锋”的传统已经伴随学校发展走过了42年。近日,该校举办的“寻迹雷锋 强国有我——学雷锋四十二周年主题教育展示活动”,展示了“雷锋精神”在这所学校的薪火相续,学雷锋活动赋予了这所家门口的初中学校不一样的精神意义。
原创
2022-03-07
疫情多点散发,也许会遇见“大白”,也许会面临隔离管控、隔离封控。随着生活学习状态的变化,学生如何调适自己的身心状态,教师和家长如何呵护孩子的心理,积极应对、平稳度过呢?我们温馨提示疫路心防“三件套”、呵护心灵“五还要”。
2022-03-07
3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学森挑战计划”2021年结业仪式暨2022开营仪式举行。该计划致力于打造最适合高中生的大中学创新培养,促进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
原创
2022-03-07
如何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生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两会期间,基于我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蓝闽波提出了几点思考。
原创
2022-03-07
课后服务如何吸引学生?如何让学生在15:30后得到全面的发展?如何把课后服务打造成为全面育人的第二课堂?宝山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将为我们找到答案。
2022-03-07
侠骨义胆的鲁智深,粗犷阳刚的李逵……3月4日,“浓墨梁山好汉志 品悟水浒忠义情——戴敦邦《水浒传》电视剧人物造型画展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文博楼开展。
原创
2022-03-07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复旦新增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2022年3-4月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
2022-03-04
近日,被国际上誉为高中生“普利策奖”的2022国际高中生传媒作品展评的中国展区落下帷幕。《少年日报》小记者袁子涵的摄影作品《告别弄堂》获得新闻专题摄影金奖,纪录片作品《牧场上的她》获得纪录片/个人金奖。
2022-03-04
3月2日上午,“静安教育学术季·第六季”闭幕。闭幕式上,静安教育发布了四项区域教育教学项目,除静安区数理学院——面向“强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专项行动外,还有,静安区高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专项行动、静安区素养导向的“新题创生”专项行动、“十四五”静安教师发展系列专项行动。
2022-03-04
新建一所老年大学,新建学习坊、各类学习点、体验基地 100 余个,老年大学学员累计达到一万人次……昨天,记者从静安区学习型城区建设与终身教育工作大会上获悉,到 2025 年,静安区将率先建成有力助推城区现代化进程、有效回应市民新时代美好生活诉求的高水平学习型城区,开启“科研引领、品牌驱动、协同推进、品质升华”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2-03-04
数字化转型是未来教育的必然趋势,马陆小学先行启动,以信息化、数字化研究赋能教师。学校借助信息化平台引导教师填写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将强大的后台数据与教师的个性化发展相结合,以更加明晰的起点、方向和目标为成长加满动力。
2022-03-03
穿过上海大学宝山区校门前的上大路,即可抵达环上大科技园。这片科创热土成立一年来,先后吸引132家科创企业落户,目前已有24个代表性科技成果成功转化。作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首站”和区域创新创业“核心孵化园”,过去一年,环上大科技园利用宝山区50亿科创母基金和环上大科技园“黄金十条”专项政策的产业资源优势,加快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2022-03-03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示54个案例入选“2021年度上海市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上海市顾村中学《通过数字化智慧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海市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开展基于数据分析的活力评价促进教师专业自觉评价改革》入选。
2022-03-03
新一轮全国高校专业调整来了:新增1961个专业点、撤销804个专业点,共31种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其中,上海24所高校新增56个本科专业。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点,将列入相关高校2022年本科招生计划。31个本科专业“上新”透露了哪些高等教育新风向?
2022-03-03
最近,明强小学的校门外竖起了一排“彩色铅笔”。它们颜色鲜亮,笔头尖尖,却不能画画,究竟有什么用?听小朋友们告诉你!
2022-03-03
自建立长江口水生生物监测与保护联合实验室以来,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教师童剑锋、高春霞等人就更忙了。2021年底,联合实验室申报的“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监测评估技术研究”项目获上海市农业农村委2022年度科技兴农项目立项。未来几年,他们将在长江大保护背景下,致力构建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体系、禁渔效果评价以及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标体系,努力构建我国河口水域生态系统监测与研究的模式与典范。
原创
2022-03-03
每到课后服务时段,闵行校园的绿茵场上就四处活跃着孩子们运动的身影,奔跑其中的还有一支支飒爽英姿的女足队伍。随着“双减”落地,老师们欣喜地发现,支持孩子踢球的家长越来越多,支持女孩子来踢球的家长也越来越多:从运动中汲取的精神养料,更有助于孩子养成自信、阳光的性格。
2022-03-03
演出季包含“原创风采”“声动中国”“海派江南”“隽永古典”等八大主题,涵盖交响乐、室内乐、声乐与歌剧、西洋器乐、中国民族器乐等不同领域。在2022年度,将重磅推出民族歌剧《康定情歌》、大型情境音画《毛泽东诗词艺术歌曲》、《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音乐会》、上音-基尔联合制作版经典歌剧《茶花女》、上音-大熊合作机制2022年度音乐会以及围绕德彪西诞辰160周年、弗兰克诞辰200周年、斯克里亚宾诞辰150周年和上海音乐学院建校95周年等重要纪念节点策划的系列专场音乐会等,形成时间上覆盖全年、内容上涵盖全部学科的艺术实践体系。
原创
2022-03-03
“这种花好养活吗?”“这花需要多久浇一次水?”“这种花能过冬嘛?”……最近,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凌兆四村的居民们正忙着为他们的社区花园——蜂巢花园在布置,他们时不时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生专门开辟的志愿者群中咨询养花、育花的各种知识。
2022-03-02
这学期,青浦区崧泽学校的孩子们欢快地穿梭在百草园里,一个个鲜活的问题不断地从脑海中蹦出来。从馆内到馆外,从“医学馆”到“百草园”,让校内资源有效连接。
2022-03-02
“小松电学堂”的前身是松江供电“电力大讲堂”,有20余年的历史,电力志愿者长期进驻社区、校园、乡村、企业开展安全用电讲座、提供用电咨询。2021年9月1日,松江供电整合内部资源、深挖自身优势、聚焦教育领域,将电力科普教育资源同区域学校和幼儿园进行定向匹配,同时“电力大讲堂”正式更名为“小松电学堂”。
2022-03-02
在奉贤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上课举手发言,可不是普通的举起小手哦!如果走进教室,你会发现,课堂上,每个孩子举手的方式都不一样,有的是小拳头,有的是一两根手指,各种状态,不尽相同。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小秘密”。
2022-03-02
​大学应该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去的一个学期,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前任校长张杰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破题:他带领自己所在的前沿科研团队,投身本科教学一线,为上海交大的本科生开设了一门高级思维研修课程。
2022-03-02
最近,“网红老师”顾博凯又“更新”了。由他主讲并广受青年人喜爱的“顾老师讲红色故事”系列微课迎来了第三季的热播。作为黄浦区首个入选上海市“中国系列”课程的经典案例,走过三季的“顾老师讲红色故事”已经成为上海教育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思政大IP和德育品牌。
2022-03-02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杨浦区科学设计,优化资源,积极为课后服务引入创新创智元素。作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试点区,杨浦区内各学校依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开发实施校本思政课程,设计开展思政实践活动并延展到课后,让杨浦的“申时校园”迎来“思政时间”,推动更鲜活的思政教育、更走心的课后服务深入青少年学生的心灵。
2022-03-01
3月1日,《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正式施行。这就意味着,从今天起,上海有了第一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地方性法规。
2022-03-01
在日前举行的“瞰见未来——2022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上,两位院士与青年教师、学生展开对话,叮嘱年轻人“让责任与担当成为一种动力”。
原创
2022-03-01
随着2022年春季新学期拉开帷幕,《名师面对面》重磅升级!2月28日起每晚黄金时间继续登陆教视荧屏,这一次栏目不仅聚焦初二、初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学科单元重难点,更新增小学五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全科课程,依托信息化手段,让凝聚全市名师智慧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云共享”。
2022-03-01
《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于2022年2月18日通过,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2022-03-01
《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于2022年2月18日修订通过,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2022-03-01
作为上海教育类基金会期盼中的龙头、慈善组织中的头雁担当,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走过28个春秋,通过上海教育类基金会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打造以公信为基础、以资助为导向、以项目为示范、以理念为引领、以服务为支撑、以智力为资源的行业标杆和公共平台,汇聚教育公益行业各方力量,形成助推教育事业发展的奔腾洪流。
2022-03-01
2月28日,《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正式发布。为推动上海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符合时代要求、体现上海特色,上海市妇联、市教委、市文明办对2009年发布的《上海市0-18岁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试行)》进行了修订。
2022-03-01
《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已由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今起施行。这部法规在国内科普地方性法规中有不少亮点,体现了上海特色,有助于上海公民在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上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厚植土壤。
2022-03-01
杨浦区依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挥区域“四个百年”资源优势,中小学课后服务迎来“思政时间”。教师开发实施校本思政课程和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走出教室,了解身边的社会和生活,还将一颗热爱生活、热爱城市的种子,种到学生们心间。
2022-03-01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虹口各校积极思考、创新实践,主动在“整”字上下功夫,把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校园,逐步探索形成“家校社”有效联动模式,合力绘制最大同心圆,不断提升课后服务的丰富度,拓宽学生幸福空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2022-02-28
近日,教育部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的评审工作,上海有4个区、5个学校被评为示范案例。黄浦区的区域案例“面向数字化转型的名师学习指导”和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学校案例“基于五育并举的学生数字画像”榜上有名。
2022-02-28
格致中学是中国近代最早中西合办、最先传授自然科学新知、培养民族科技人才的新型学堂。在“格物致知,求实求是”办学理念下,从1874年到2021年,从上海市中心到奉贤新城,格致中学为国家所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走出校园,在各行各业展示着格致育人的成果。什么是这所百年名校的学习型校园文化传承?格致中学的育人密码是什么?
2022-02-28
2019年,学校入选首批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目前,学校已经探索出在数字化环境下常态教学应用的多种模式。其中,2020年开始实施的虚拟走班,更是突破班级授课制因材施教的创新之举。
2022-02-28
在上海,普陀女足“一条龙”是体教融合的一个缩影。全市首批市级学校体育“一条龙”高中阶段学校布局,在大同中学等67所高中布局了93个体育“一条龙”项目。到2022年,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到2025年,体教融合上海模式基本形成。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上海打造中小学体育“一条龙”,有哪些经验可借鉴?
2022-02-28
奉贤教育发展专家委员会再度扩容。借此契机,奉贤教育将继续实施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加快建设南上海品质教育区,有效推进“新成长教育”。
2022-02-28
在上海,课后服务在经过一个学期的探路后,服务“菜单”全新升级:不少引人入胜的项目化学习内容为“申时校园”注入新动能,既能学生们的拓宽视野,又能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2022-02-28
近日,教育部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的评审工作,上海有4个区、5个学校被评为示范案例,
2022-02-28
2月25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陈光明校董聘任、捐赠签约仪式举行。陈光明和睿远基金慷慨捐资1亿元设立上海交通大学睿远科技大奖。
原创
2022-02-28
2月26日上午,上海市总工会劳模实验班、上飞公司劳模进修班(专升本)、上海电气劳模工匠研修班同时开班。150余名劳动模范及先进骨干走进校园。
原创
2022-02-28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普陀区遵循“按需构建、动态调整”的原则,构建“适合教育”的课后服务系统。依托体教融合“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立足“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丰富课程架构,实现“一校多品”,有效整合资源,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参与运动的习惯。
2022-02-25
近日,教育部公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案例,闵行区教育局《区域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实践与探索》、闵行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智享未来,探索素养导向下的过程性评价改革实践》和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友爱实验中学《利用智慧平台提升作业效能》三个案例入选。闵行区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
2022-02-25
婴幼儿是最柔软的群体,黄浦区全方位关注0-6岁婴幼儿成长,全面推进学龄前儿童善育这一民心工程,进一步满足适龄幼儿的入托入园需求,做到幼儿入园有保障、街镇托育广覆盖,努力提供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呵护婴幼儿健康成长。
2022-02-25
近日,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第一份考古调查报告《丽水保定窑址》出炉,并作为书籍正式出版。作为龙泉窑重要的地方类型,保定窑址的调查发现,将成为龙泉窑研究的重要补充。
原创
2022-02-25
市群艺馆在市文旅局指导下,推出2022周末美育课堂春季课程,将于2月28日启动网上招生报名工作。今年在青少年美育的基础上,也关注到“陪读”家长,39门课程中包含5门亲子课程。除了市群艺馆总校之外,今年同时推出浦东、静安、闵行、嘉定、金山、奉贤和临港7个教学点。
2022-02-25
遴选建设约10所职业本科示范学校;职教高考成高职招生主渠道;用3到5年时间,建成1000所左右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前天,教育部透露2022年职业教育重点工作,热点频现。什么是职教高考?它和普通高考有何区别?记者就此采访业内专家进行解读。
2022-02-25
最近,格致初级中学一群爱好科技和艺术的学生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奖学金”。有别于传统的奖励,新学期开学后,学校为这些在去年学校科技节和艺术节各项目中获奖的优秀学生,安排了一次“奖学金之旅”——走进他们向往的科研院所和艺术场馆,进行深度研学。
2022-02-25
每逢寒暑假以及开学前后,各大眼科门诊总会爆棚,满眼都是等待医治的中小学生,家长带着孩子到医院或检查眼睛,或更换近视镜。
2022-02-25
2021年申城开展了上海基础教育“三项比赛”,分别为2021年度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2021年度上海市基础教育教研员专业发展比赛、2021年度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鉴定活动,形成了两个成果集。
2022-02-25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上海24所高校新增56个本科专业,包括复旦大学的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同济大学的应用物理学等。
2022-02-25
长宁区充分发挥区少年宫、区少科站等系统内校外教育单位的专业优势,在课后服务工作中,变校外教育“阵地”为优质资源“枢纽”,通过送课到校、指导社团活动、提供优质线上资源等多种形式,为“双减”工作赋能、提质、增效,实现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2022-02-25
2月24日,中国银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上海交大徐汇校区包兆龙图书馆举行。该协议进一步明确了科技金融学院建设方案与发展目标,标志着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原创
2022-02-24
你有想过自己一个人从山东骑自行车到上海吗?近日,一名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就通过骑行的方式完成了返校。这一路,不同地域的风貌被收入足底、眼底、心底,十天的骑行经历,也成了专属于他的一次别样社会实践。
2022-02-24
​2月22日,宝山区南大实验学校一(2)班的孩子们跟着讲台上的老师,一边口念词语,一边学做手语。原来,这是学校新学期推出的课后服务手语课程。
2022-02-24
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这场惊艳世人的体育盛会背后,也有无数默默无闻的志愿者日复一日的无私奉献。他们之中,也有复旦留学生的身影。
原创
2022-02-24
在“玉兔抓喵”的主页上,保留着去年12月24日考研前夜复习的视频记录,不过标题从以前的“22考研”变成了“决胜考研”。弹幕里,有网友直言看了大半年“忍不住想哭”,有人则回应“先憋着”“考完再哭”,也有同样考研的网友留言“一研为定!感谢所有陪伴我的人”。
2022-02-24
随着去年秋天“双减”政策的出台并落实,学校教育已悄然变革。很多家长或许已经发现,孩子的作业量明显减少,各类兴趣特长课程明显增多,孩子们在校学习生活的时间逐渐延长……当校外培训机构被叫停,孩子们无需频繁奔波于各个补习班成为常态后,当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与家长相处后,随着“双减”后的第二个新学期来临,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快速“进入状态”?
2022-02-24
市绿化市容局介绍,时下正值春季开学周,家中小朋友们也进入了新学期。新学期新气象,很多小朋友已经换上了新文具。那么,那些废弃的文具该怎么丢?一起来了解吧↓
2022-02-24
静安区实验中学艺术教育集团各成员学校充分利用集团艺术教育资源优势,有效实施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多元供给、多样实施,不断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2022-02-24
金卫小学秉承“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自2021学年起推行学生营养午餐“AB套餐制”,在学校、家长和餐饮公司的共同努力下,“AB套餐制”取得了实效,在对学生午餐满意度调查中,得到了家长、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和肯定。
2022-02-24
2月19日,北水湾美术馆内外课程的学生和书画社团的学生,以及家长代表来到位于地铁龙华中路站“地铁遇见普拉多”展览现场,分别以讲解员和观众的身份,参与这场特殊的艺术展览。
2022-02-23
“孩子考试前非常焦虑,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是青浦区朱家学堂收到最多的家长咨询。学堂老师及时给出建议,既缓解孩子紧张情绪,又拉近亲子距离。这样的家庭教育指导课,在朱家学堂已有上百次,近200个家庭获益。
2022-02-23
最近,闵行区一所小学的校门“出圈”了!在近日公布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建筑装饰及设计艺术博览会2020-2021年度国际环艺创新设计作品大赛上,莘松小学的“微笑廊”校门获得该赛事的金钻奖。
2022-02-23
徐汇区的历史底蕴深厚,区域内的学校伴随着它的历史脉络不断改革创新。为充分用好这一历史积淀,徐汇区教育局发动区域内各学校认真梳理,组建一个个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史宣讲队伍,让同学们对学校的认识打破时间限制,利用“双减”后的课后服务时间激励同学们学校史、讲校史,营造自信、向上的校园氛围。
2022-02-23
神秘的南极探索工作如何开展?中山站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美丽的南极极光有着什么样的秘密?带着这些问题,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启了“南极云科考”直播课堂,区域内的中小学学生们在线上参与了这次特别的“科考”,与坚守在南极中山站的中国科考人员进行了“云端对话”。
原创
2022-02-22
上海市教委近日印发通知,研制出台小学语文等8个学科段的“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试行)”,在“压总量、控时间”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高质量、体系化、校本化”,确保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更加具有针对性、适切性。同时,上海“空中课堂∙名师面对面”栏目近期将推出新课程资源。这些也是上海扎实推动“双减”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高里走”的重要举措。
2022-02-22
上海是青少年保护立法的发源地。第一个“少年法庭”、第一个“少年起诉组”、第一个“少年科”、“社会观护”、“合适成年人”等举措,如今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点点星光,最终催生了全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蓬勃发展的燎原之火。
2022-02-22
2月21日,沪上首批高校正式开学开课,还有一批高校也将在本周陆续开启新一学期。经过一个寒假的身心调整,同学们带着冬奥会般的热忱与激情,信心满满地向春天走来。
2022-02-22
面向高一学生敞开高校大门的复旦大学周末先修学堂,21日公布了选课结果。虽然修读名额从去年的880人,增加到了今年的1000人,但依然是一位难求。开放选课后短短几秒时间,名额就被高中生们一扫而空。在选课火爆的另一面,去年首期课程的结业率在63%左右。高中生“先修”大学课,周末学堂的成效究竟如何?
2022-02-22
南洋模范中学校长李啸瑜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发表了题为《做实细节》的演讲,鼓励学生们向冬奥运动员学习,向上海的防疫精神学习,向无数爱岗敬业的普通人学习,抓住细节、聚焦小节、精益求精,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2-02-22
作为一种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项目化学习近年来深受学生欢迎。它通过跨学科应用知识综合解决复杂问题,让传统教学从静态知识传递,逐渐转向核心素养培育,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中,思考、学习、推理、创造,从而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品质。
2022-02-21
2月18日上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订案,今年3月1日起施行。《少年日报》小记者小作家作为未成年人代表提出的意见,经过讨论、研究,有一部分在18日上午表决通过的《条例》中得到了采纳。
2022-02-21
今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专门立法,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父母们开启“依法带娃”时代。记者注意到,新法实施后,广西、江苏、重庆等多省市法院都已向家长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上海长宁法院、宝山法院也于近日相继制发,督促家长“依法带娃”。
2022-02-21
除学费、住宿费和代办服务性收费外,上海民办中小学不得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学费、住宿费标准应保持总体稳定,实行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调价间隔不得少于2年……近日,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教委印发《上海市民办中小学收费管理试行办法》。
2022-02-21
上海已经有113所冰雪运动特色校和奥林匹克示范校,数十万学生参与到冰雪运动中,冰雪运动逐渐在上海这座南方城市扎根。
2022-02-21
2月18日下午,一位特殊的机器人“选手”在“冰立方”进行了冬奥会首秀。这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高峰领衔的六足冰壶机器人研究团队研发的世界上首款模仿人蹬踏、支撑滑行、旋转冰壶行为方式的六足冰壶机器人。
原创
2022-02-18
在省级遴选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综合评定和网上公示,确定200名班主任和200名思政课教师的展示交流活动案例为典型经验。上海推荐的7位班主任和7位思政课教师案例全部入选,一起来看名单。
2022-02-18
张曦在海洋科学学院许云平研究员指导下,在全球首次报道了深渊沉积黑碳的来源、分布和埋藏通量。学校方家松教授、罗敏副研究员、方引博士以及来自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南丹麦大学、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新西兰水和大气研究所等单位的合作者参与了该项工作。(1)海沟沉积黑碳是来自陆地植被和化石燃料的贡献而不是海洋来源,该发现基本解决了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大洋黑碳是陆地来源还是海洋自生来源的争论。
原创
2022-02-18
新闻网微信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上海教育博览会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党委二十大精神学习教育平台
人文行走
立德树人在上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