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你是否曾遇到过一位或几位好老师,用他或她的包容、信任、陪伴和鼓励,点亮了你的生命?今年暑假,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联合新民晚报社共同发起“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以“谢谢你,老师!让我_______”为题,邀请全社会一起感念师恩。
2023-09-18
长期扎根生命科学教学一线,夯实生命学科基础研究,注重前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人民生命健康贡献自己力量……在上海科技大学,有这样一支践行黄大年精神的教师队伍,他们中近九成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在学有所得、研有所成的事业上升期,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投身祖国的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的建设事业。
2023-09-18
这两天,上海教博会正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本次教博会特别开设上海16区“家门口的好学校”特色展区,参展学校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实力演绎“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发展内涵。
2023-09-16
第三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将于9月20日至9月23日举办,主题为“聚上海 创未来”,将举办“1+3”+“N”场活动,即1天核心议程、3天创业训练和路演活动、N场人才创新创业系列活动。
2023-09-15
2023年9月15日,2023第二十届教育博览会“人工智能与教育未来”高峰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论坛以“教育变革 智创未来”为主题,汇集业内外专家、学者、龙头企业代表,聚焦人工智能教育热点
原创
2023-09-15
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的2023第二十届上海教育博览会9月1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开幕。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出席并宣布本届教博会开幕,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等出席活动。
原创
2023-09-15
学生电子版绿色“碳”索护照2.0版上线啦!本次活动将通过实地寻宝、识别植物、科普知识等方式,倡导学思结合、寓教于乐,让公众在轻松愉快的打卡氛围中学到丰富的绿色知识。
2023-09-15
上海大学参股的高科技企业精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专注于水面无人艇、水下机器人、海洋信息系统等智能装备系统研发及技术咨询服务。今年,精海无人艇团队将带着创新产品和服务亮相即将开幕的工博会。
原创
2023-09-15
此次工博会上,东华大学陈南梁团队的星载大型可展开天线反射面金属网材料将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推介并展出。同时,东华大学携18项科研成果参展,项目涵盖航空航天、环保民生、数字智能等多个领域,引人关注。
原创
2023-09-15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姚叶锋课题组基于“指纹”技术,实现了对不同食用油的品质评估、防伪和真伪鉴定等,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作出了积极探索。这一科研创新成果将亮相即将开幕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
原创
2023-09-15
经过数年产学研攻关,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谢雄耀教授团队,解决了轨道交通建设风险管控关键技术难题,为轨道交通建设保驾护航。这一科研创新成果将现身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
原创
2023-09-15
国产大飞机能够自主生产精度如此之高的关键部件,离不开一项关键国产设备的诞生,它解决了高端镜像铣削技术与装备的“卡脖子”问题。这就是亮相工博会的“航空航天大型曲面蒙皮/箱底双五轴镜像铣削技术与装备”项目。该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王宇晗教授牵头
原创
2023-09-15
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与山东华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潜心15年攻关推出的首款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雷帕霉素洗脱生物可吸收支架Xinsorb,并亮相第二十三届工博会。
原创
2023-09-15
14日,上海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新学院由上海理工大学、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各理事单位共同发起,协同学校、企业、科研院所,聚集教师、学生、企业研发团队,全链条、全要素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
2023-09-15
这是一支以探索光明,培养“光明使者”为己任的教师团队,更是一支以黄大年精神为感召、为引领,聚焦世界电力前沿科技,以服务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优秀教师团队——它就是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9年“全国工人先锋号”、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荣誉称号的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科教师团队。
2023-09-15
在“双减”背景下,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日益火热。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创启蒙?嘉定区青少年科创集散地作为上海首家开放式科创空间站,经过五年的探索,已经开设了百余门科创教育主题课程,这些种类繁多的课程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科创实践活动,也让同学们的科创梦在这里“生根发芽”。
2023-09-14
提起京剧,大多数人在脑海里闪过的标签是“国粹、博大精深、老龄化的”,会对它心存敬畏,但很少人会主动地去“懂”它。但是,有这么一位京剧人,正在竭尽自己所能使更多人“懂”京剧,她就是余派第四代传人王珮瑜。
原创
2023-09-14
顶科协奖发布,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WLA Prize,中文简称“顶科协奖”)今天在上海正式揭晓,“智能科学或数学奖”和“生命科学或医学奖”两个单项奖共产生5位获奖者。作为全球奖励金额最高的科学奖项之一,顶科协奖单项奖奖金各1000万元人民币。本届各单项奖奖金将由各位获奖者均分。详见↓
2023-09-14
“双减”以后,如何对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转线上”“转线下”“换马甲”等隐形变异行为作出相应处罚,一直是行政处罚上的一个空白。近日,教育部印发《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53号),通过法治方式深化校外培训治理,保障“双减”改革不断取得实效。
2023-09-14
今年,“打造100个‘社会大美育’课堂、推出5000场艺术普及教育活动”被列为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社会大美育”课堂的设立,立足专业机构力量,面向市民,鼓励专业文化机构更好地发挥好公共艺术教育职能。在“社会大美育”课堂的带动下,全市专业艺术场馆和机构积极参与,截至8月底共策划开展有主题、成系列、高品质的公共艺术普及教育活动4400余场。
2023-09-14
9月中旬,正值大学生集中报到季,上海作为来华求学和访学的目的地重现“国际范”,各大高校出现久违的国际学生返校潮。其中如上海交通大学,一下子迎来全球93个不同国家的600余名来华留学生新生。仅在交大航空航天学院,这个月就将分3批迎来4个年级的50名俄罗斯本科生和研究生。
2023-09-14
日前,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获评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由25名教师组成,包括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以实际行动践行黄大年同志的精神和理想。
2023-09-14
9月8日,临港新片区举行庆祝第39个教师节大会,颁发首届“临港教育奖”,其中8名教师获颁“临港领雁奖”,10人获颁“临港育人奖”。
2023-09-09
9月12日,2023年秋季上海市民办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召开。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讲话并为三位新任民办高校政府督导专员颁发聘书。
2023-09-13
对上海市民来说,专攻传染病领域百余年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既熟悉又神秘,疫情期间这里是“上海堡垒”,疫情之后作为研究型医院,公卫中心将前沿科技与临床医学结合,应对各类新发与再现传染病。昨天,公卫中心金山、虹口两院区同步举办“医院开放日”活动,并首次开放科研中心,邀请市民代表、在校学生等,沉浸式体验医学科普,多方位感受医学魅力。
2023-09-13
上海合作组织法律大学联盟再扩员。记者从12日在上海政法学院举行的2023年上海合作组织法律大学联盟论坛获悉,截至今年8月,国内外19家法学院校和机构确认加入。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上合组织成员国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高层次涉外人才培养,推动上合组织法律服务合作。这也是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设立1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2023-09-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今年首次试点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首届获资助优秀本科生日前产生。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首批8所试点高校中,上海2所高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榜上有名。这一项目的落地,标志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加大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资助力度迈出重要一步。
2023-09-13
“中国编剧学教师团队”组建于2007年,历经16年建设,集结了老中青三代师资力量,在教学、科研、创作与社会服务上“四轮并进”,近年来更以“黄大年精神”为指引,构建了德智并重的新时代编剧人才培养育人模式,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重大项目7项,以及国家级人才、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国家教材委员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马工程)艺术学科专家组专家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与项目70余项。
2023-09-13
2023第二十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将于9月15日正式开幕。本届教博会主题为“共创一流城市教育共筑教育强国梦想”,将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进行。
原创
2023-09-12
光滑的青石板路、砖瓦斑驳的老屋、古朴雅致的雕花……位于南浔区的周家老宅是周世逑先生的故居。除了有主题报告、学术研讨外,还有行政管理界专家学者在此开展实地研学。百年老宅变身专业课教学“课堂”,令东华大学公共管理系硕士生王子泉激动不已。
原创
2023-09-12
指导相关人员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面向家长的健康教育讲座。推进“润心”工程,织密师生心灵“保护网”,确保闵行区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倡导校园健康宣教,促进学生健康行为养成、师生健康素养提升,从而保障闵行区青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原创
2023-09-12
9月11日,上海市第2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幕式暨《大爱交响》大型音乐情景朗诵会在上海教育电视台举行。该剧以奋斗在帮困助学、慈善公益、特殊教育等战线的集体与个人事迹为创作原型,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时代风采和上海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的感人魅力,共同奏响一部“城市大爱交响曲”,也展示上海师生致力于特殊人群语言文字推广传播的成果。
原创
2023-09-12
9月9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2023年开学典礼在包玉刚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这也是学院的首次开学典礼。作为百廿交大最年轻的学院,溥渊未来技术学院迎来了首批100余位新生,其中包括56名本科生、34名硕士研究生和14名博士研究生。
原创
2023-09-12
新学期开学后,上海市第二中学三年多的教育信息化产品应用数据与同期学业数据进行追踪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学业水平自信息化建设以来处于稳步提升状态,不同年级教师的教学需求呈现差异化功能选择偏好。
2023-09-12
2022年7月,来自虹口、黄浦、青浦、奉贤的19名上海教师分别通过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组团式”帮扶教育人才、上海市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组团式”教育对口帮扶等项目,来到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开展为期一年半到三年不等的教育对口帮扶。
2023-09-12
能源动力是国民经济命脉,其碳排放量占比达46%,是“双碳”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上海理工大学“能源动力低碳技术”教师团队现有成员56名,老中青结合,思想先进,爱岗敬业,教育科技人才成效突出。团队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国家“双碳”目标,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经济需要开展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绩。
2023-09-11
9月11日,上海市第2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幕式暨《大爱交响》大型音乐情景朗诵会在上海教育电视台举行。该剧以奋斗在帮困助学、慈善公益、特殊教育等战线的集体与个人事迹为创作原型,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时代风采和上海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的感人魅力,共同奏响一部“城市大爱交响曲”,也展示上海师生致力于特殊人群语言文字推广传播的成果。
2023-09-11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9月6日到9月10日,上海16个区分别召开大会,庆祝第39个教师节,并为教师们发放“福利包”。
2023-09-11
本市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的对象有哪些?补贴标准是多少?单位招用高校毕业生有社保补贴吗?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自己缴社保可以申请补贴吗?针对不少小伙伴关心的高校毕业生补贴相关问题,来看市人社局的解答↓
2023-09-11
昨天是国家第39个教师节,也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新生报到日,其中,更是有着888名师范生带着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憧憬之情,与师大校园迎面相拥,他们将在全国首家师范生书院——孟宪承书院开启四年的教师成长之路,更为巧合的是,有4名师范“萌新”的生日也是9月10日,初心,学业,未来职业,就这样注满了神奇的缘分。
2023-09-11
今年新学期开学,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有三位00后教师正式“上岗”,成为学校教师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三名老师。既要掌控得了课堂,又要Hold得住学生,还要随机应变处理各种小状况,开学以来,三位“萌新”教师一边适应着工作节奏,一边品尝着“老师”这个称呼背后的酸甜苦辣。
2023-09-11
9月9日上午,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首届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首届金融硕士新生及新金融全球领航计划首期班学员们正式在上财滴水湖高金开启崭新的人生篇章和探索之旅。
原创
2023-09-11
9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202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又一批新交大人”开启了学习科研生活的新篇章。上海交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寄语2023级研究生把勇担责任使命、胸怀家国天下作为青春最好的注解,以创新为魂,与时代共进,成就精彩人生。
原创
2023-09-11
9月10日,第39个教师节,由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闪亮的名字——2023最美教师发布仪式》中,张人利便是那其中的“最美教师”。
原创
2023-09-11
科研报国促进经济发展,“课比天大”垂范师德师风,求新创实,哺育英才,勇攀科研高峰,“布袋院士”赵东元以对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书写新时代海外归国人员投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壮丽篇章。
原创
2023-09-11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9月9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与会教师代表,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代表党中央,向他们和全国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2023-09-11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为科教兴国,上下求索;为民族复兴,广育英才。”9月10日上午,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2023年上海新教师入师入会仪式在中共一大纪念馆报告厅举行,铿锵有力的誓言宣告着教育事业的生力军将紧跟老一辈育人楷模的坚定步伐,接过老教师手中的接力棒,开启教书育人的职业生涯。
原创
2023-09-10
今年8月,一封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了青海省果洛州18岁藏族姑娘麻切仁措的手里。她也成为了上海对口帮扶果洛13年来,第一位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的果洛学子。麻切仁措圆梦的背后,是13年来,上海教育援青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探索。今天的上海援青系列报道,让我们关注麻切仁措和她背后的上海援青教师们。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