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时,自己人给自己人看病!16名校园白大褂组队,半月问诊记录1700条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符哲琦

时间:2022-04-07 10:31:07

“医生您好,我的室友被刚打的开水烫伤了,脚里还扎进了热水瓶内胆的玻璃碎渣,现在疼痛难忍,该怎么办?”校园封控的一夜,凌晨2时,正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校医院值夜班的医生李佳慧,接到了学生打来的求助电话。李佳慧马上细问伤情、详询原因,并告知简单的急救处理方法。

华东师大还没有自己的医学院,李佳慧是学校新建的“医疗小队”一员。这轮疫情下,封在校内的师生怎么看病,就得先靠“自己人”。这支由16名医校联合培养医学生组成的医疗小队火速集结,支持着全校封闭管理期间的各项医疗保障服务。

首诊负责,医疗志愿者主动请战

原来,那晚前来“急诊”的软件工程学院本科生张馨遇,在宿舍里碰到热水瓶底座忽然脱落炸裂,导致双脚被烫伤、扎伤。挂掉电话后,担心学生贻误病情,又立刻赶至学生宿舍,同时联系学生辅导员,开具紧急就医转运单。

李佳慧用私家车将小张送至校医院,先在校医院为其进行了冷敷和消毒处理。李佳慧一边安抚情绪惊慌的学生,一边查看学生出示的核酸检测结果,确认没有问题后,又快速联系校医院专车,转至校外定点就医。

就诊时,校外医生表示,由于校医院在最佳时间内对烫伤、扎伤伤口进行了正确有效的冷敷和消毒处理,病情已经得到控制,不需要再进行烫伤伤口处置,只需要简单包扎伤口、涂抹烫伤药膏即可。

尽管现阶段李佳慧等人还是在校培养的“医学生”,其实他们这些临时组建的医疗队成员,来自上海长征医院、奉贤中心医院,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附属长宁精神卫生中心,均为这些医疗机构具有执业资格的青年白大褂。他们中,大部分是因科研工作需要主动留驻校内实验室,听闻学校需要医疗志愿者,便主动请战,迅速到岗,担当首诊。

“后续几天中,医疗小队的值班医生们也一直关心着我。每天都会有医生打电话来回访,询问病情恢复情况。”小伤员张馨遇说,“感谢校园里的这些‘白衣天使’,让我们疫情期间的健康安全都有了保障。有他们在,就很安心!”目前,张馨遇的伤口已经基本恢复,并可以独立行走。

直面校园战“疫”,华东师范大学及时调动医疗相关资源与力量,医、教、研联动,在生命科学学院、医学与健康研究院紧密配合下,迅速搭建“四级”线上线下多渠道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分层分类为师生提供诊治、咨询和配药等服务,形成学生就医送转机制,为师生们解决“求医问药”难题,免去后顾之忧。

推心置腹,封控常见病应对处置

为守住校园疫情防控“第一线”,这支医疗小队主动延长门诊接诊时间,提供24小时电话医疗咨询与指导服务,并开设了医疗咨询邮箱接受问诊,还开通了医疗咨询微信群。据统计,最近半月来,医疗小队通过hospital@ecnu.edu.cn等平台共接到超过1700条问诊信息。

这些问诊中,覆盖十大类疫情期间带有共性的健康问题,包括皮肤类疾病、眼部疾病、耳部疾病、口腔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肾脏疾病,以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哮喘、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对此,医疗小队汇总整理出一份贴心又专业的“疫情防控期间常见疾病应对处理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十类封控“常见病”也包括失眠及抑郁、焦虑状态。一名医疗小队成员告诉存在这类问题的学弟学妹,“作为在2020年毕业并经历长达3个多月隔离的老学长,还是想和你们分享我的一点隔离经验。”

当年这位学长也面临毕业论文完成不了的恐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的忐忑,找工作却不能外出的无奈,甚至还有与女朋友分手等等。“这些压力伴随的焦虑失眠是难以避免的。” 但他的切身体会是,生命中有很多重要节点,证书考级,恋爱朋友,论文工作,很多事情都难以放弃,但疫情来临的时候改变不了这个世界,能改变的是自己。

“回过头看看两年前,我害怕的事情都接二连三发生了,但也就这样,我还在这里,活蹦乱跳的。”兼为医务工作者的学长开导说,“我们害怕的只是害怕本身,做好自己能做的,而改变不了的事情接受它,往前走就好了。每天发现自己的一个小小进步,给自己一个微笑,今天又是很不错的一天。”

此外,隔离期间还有不少学生喊脖子、肩颈酸痛。小队成员解释称,事实上隔离期间陪伴手机电脑的时间远远比隔离前要长,正确姿势在于将电脑或手机放高一些,或者将椅子调低一些,保持颈椎放松自然,“躺着玩手机尽量避免,长时间握持要注意换手,同样要避免长时间一个姿势看电脑,万一出现肌肉酸痛,就用脖子画‘米’字。”

图片来源:受访高校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