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党支部是上海实小办学的“灯塔”

作者:杨荣

【主讲人】

杨荣,上海市实验小学原校长,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曾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教育功臣(提名)等荣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第十九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上海市实验小学,始创于1911年,首任校长李廷翰校长把办学作为救国的途径,认为“小学校实之为国家之基础”“养成健智之国民,培养国家之元气”是办学的目标,学校要“规划贫儿一生”,成为儿童一生“幸福的起点”。在动荡的年代里,万竹师生经历了创校的艰辛,战火的考验,专业的考量,凝聚了爱国育才的精神底色。

1949年,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一直以来新民主义时期教育方针强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1957年毛泽东明确教育方针:使受教育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名副其实的战斗“堡垒”

小学校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用服务社会的自觉承担开启儿童的幸福,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的任务。

1949年,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人民政府在第一时间接管了这所旧时代的名校,上级党组织委派到年轻张炎林老师任副校长。

张炎林受党教育多年,有着对党的事情高度负责的政治觉悟,还有丰富的基层教育经历,更专修教育学,使他对教育有着深度理解,更难得是他对小学教育情有独钟。当时学校的教学人员混杂,教师队伍中人心涣散,工作难度相当大,但张炎林牢记领导的嘱托,决心要把这所所旧时代的名校,办成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教师与学生的名校。

在上级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党支部成员白天深入群众,一边调查研究,一边宣传党的政策,华灯初上时,又赶到上海市教育局初教处,向上级党组织汇报请示工作,几个月如一日。在火热年代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战斗“堡垒”,用政治的敏感,事业的担当保障学校的发展。学校确立了“保护老教师,全力培养新教师”的工作原则,并有针对性地展开了工作。

学校老师一起在教学研究

对旧社会留下的那部分不闻窗外事、不关心政治,业务能力强,又对学生有朴素爱心的老教师,学校鼓励他们努力工作,发挥所长,教好学生,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对青年教师鼓励他们政治上学习新思想,树立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正确教育观,业务上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正是这种“政治上引领,业务上压担子”工作机制开启了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党支部培养了新中国自己的名师

党支部培养了一位好校长——蒋旧慕。

老校长蒋卓慕

他潜心钻研业务,教学能力强,曾在多所省市的实验小学任教,是一名标准的旧时代知识分子。张炎林书记深深知道,教学管理的工作需要一位懂行的教学专家才行。张书记多次找这位教学能手促膝长谈,是党的信任、支持、相助,在这位老知识份子心中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之后他政治上不断成熟,成为中共党员,他以校为家,言传身教,深入课堂,为学校发展倾注了他全身的心力,把学校办成了在全国具有示范影响力的名校,成为上海市卓有影响的“超级校长”。 

党支部树立了师德标竿——蒋师昭。她眼中的学生一如鲜花般美好,她会从学生家庭不同特点出发指导家庭教育,她愿意为孩子放弃自己所有的时间,365天无一例外,教育部领导认为她有着最原始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树起这一典型,对师德校风建设影响深远,对学校在保护老师教师工作的评价是“方向正确”!之后,她就如果后来电影《春催桃李》的原型。

党支部更培养了新中国自己的名师。

袁瑢老师和学生在一起

林有禹老师自制教具

1953年,袁瑢老师进入实验小学,她年青单纯,热爱学生,教学上肯花心思,工作认真,党组织认定这是一个可以培养的教师,学校为她提供接受苏联专家指导的机会,请她参加知识份子改造的组织工作,为她创造教学示范的机会,很快袁老师成为学校优秀教师代表,并在全市声名鹤起;还有林有禹老师,执着敬业,酷爱自然,由他创办的小小气象站,十几年如一日,不论天气,不论节日,准时播报当日天气,在当时还没有公开气象报告的时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幸运地可以收到天气预报,林老师自制的气象仪,在全国第一届科学技术成果大会上荣获一等奖,更受了周恩来总理的注意呢……

不求教“好学生”,但求教“好”学生

党支部在小学校里一如航行“灯塔”,带领着知识份子他们一边接受着思想改造,一边全心全意地服务着学生,不求教“好学生”,但求教“好”学生成为共同的认识;建国初期,教育经费严重师不足,学校老师自己动手,做教具,组织学生自建养植场,小学校的教育不仅满足了自己学校学生的成长需要,还为提供给兄弟学校提供必要的教具,还为地区居民提供服务;教学研究中,坚持走中国道路,老师们一边学习先进的苏联教学法,一边积极创造着符合中国儿童学习语文、数学的可行方法,“创建少先队组织”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形成了以刘元璋、段镇老师为代表早期少先队工作,并经验辐射全市……学制改革经验、《自然教学法》《辅导员和孩子们》等教育专著的出版,再一次确立了学校在基础教育界的地位。

周总理和学校气象组学生在一起

学校教育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密结合,为加强劳动观念的培养,学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设了劳动实践课。学校开设了劳动实践课,无数生动的故事发生在这里。1957年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如火如荼进行中,大队部向各中队发出了支援工农业生产的号召,五(3)班的同学在“材料,多么重要”的主题班会上,大队辅导员向同学们讲述了不久前参观新安江水电站工地的见闻。主题活动有声有色,孩子们给工人叔叔做手套,还写信表示要好好学习,热爱劳动,做毛主席的好学生,做工人阶级的优秀后代。不久,水电站派工人代表来到了学校,给小朋友带来了感谢信,还送来了珍贵的礼物——足球、篮球各一只,连环图画四十八本,孩子们高兴得欢呼雀跃……

坚定正确办学方向,让学校获得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195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用“上海市”的地名,以“实验”二字为学校命名。从此,学校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上海市实验小学。

听党的话,为国育才,在追求卓越中不断站在新起点上,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根固基,承担政府对人民群众“学有所教”的郑重承诺,实验人永远奋斗在前进的路上。


编辑│吴华

图片有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李江
新闻网微信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2021第18届上海教育博览会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平台
人文行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