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太空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2020年7 月31 日,源自中国的北斗系统迈入为全球定位、导航的新阶段。在这个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北斗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在建设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精神。以国为重是“北斗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从1994 年北斗一号工程立项开始,一代代航天人一路披荆斩棘、不懈奋斗,始终秉承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以“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事业大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切”的责任担当,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在陌生领域从无到有进行全新探索,在高端技术空白地带白手起家,用信念之火点燃了北斗之光,推动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闪耀浩瀚星空、服务中国与世界。


中国智慧 北斗精神



美国有GPS,欧洲有伽利略,俄罗斯有格洛纳斯,中国则有北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创建在我国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北斗没有问世之前,我国所使用的定位系统为美国的GPS。尽管GPS 的性能十分稳定,但是存在的弊端也很大。1993年,我国的“银河号”货轮在向伊朗运送货物时,被美国拦截,给出的理由是,银河号内装有化武原料。美国在未和我国商议的情况下,私自关闭了GPS。最终,导致我国这艘货轮偏离航线,被迫在公海上漂流了3 个多星期。而这件事情的出现使人联想到一旦发生战争,如果我国还继续使用GPS导航,万一在关键时刻被关闭,那样造成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发展北斗卫星就是必须要做的事。

1994年,我国决定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

2000年,我国北斗一号发射成功。值得一提的是,在北斗一号完成前,我国的授时、信息发送等功能用原来的GPS 进行传输,而在北斗一号完成之后,这些功能全部依靠北斗一号完成。

2010年,北斗二号组网完成,从此刻开始,我国成为第三个拥有导航卫星的国家。

2011年,北斗运行控制中心以及32 个地面工作站的建设全部完成。这也意味着,我国北斗在数据传输方面更加精准。

2018年,我国北斗三号组网全部完成。这标志着从此刻开始,北斗定位系统不再是中国北斗,而是世界北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及欧盟伽利略定位系统一起,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2020年7 月31 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铿锵有力地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标志着中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从此走向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参研参建的400 多家单位、30 余万名科研人员合奏了一曲大联合、大团结、大协作的交响曲,孕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择一事终一生:追星北斗,不悔初心



“北斗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将中国卫星导航事业推向了世界的顶峰。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有着无数的幕后英雄,其中就有这样一位“弱女子”——王淑芳,现任交通运输部导航中心高级工程师,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研究员之一。她既是两代北斗系统建设方案的论证者,也是4项国家军用标准的执笔者、北斗导航技术的顶尖专家,组织实施6项北斗卫星导航示范应用工程,攻克卫星导航关键技术2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 项。

1994年10月,还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书的王淑芳得到消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立项建设,并来到北航招生。23岁的她放弃了外企的聘书,毅然投身于北斗事业,负责北斗的用户机研制中。

然而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远远超出她的预料,“刚工作那阵儿,待遇不高,每个月只有三四百元的工资,4个人住在一间宿舍里。办公地点就在招待所,闷热的夏天,只有一个摇头扇不停地转。”这还不止,她还要背着十几斤重的机器,在东北的大雪天里蹲守监测,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让她累晕过好多次。

但这些与北斗的吸引力相比不算什么。“没条件就创造条件,没人才就一个顶俩”!整整700多个日日夜夜的攻坚克难,她和她的团队亲眼见证了第一台北斗用户机的诞生,这个重达几十斤的“庞然大物”——一代北斗用户机终于能够接收到北斗卫星信号了,这一夜注定无眠。甚至到第二天,她仍然兴奋得无法入睡。

20多年来,王淑芳的青春都奉献给了“中国北斗”。用她自己的话说,如果用我的青春,能够换来北斗的成功,就是付出再多我也觉得值,我这一生,做过的最不会后悔的选择,就是选择了“北斗事业”。


每颗北斗卫星都有强大的幕后团队


“这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说。

每一颗北斗卫星都有着强大的幕后团队,牵动着卫星、运载火箭、运控、应用、测控、发射场等各大系统。尽管身处不同岗位、面临不同挑战,但大家总是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共同推动北斗工程一步步稳健地向前迈进。

北斗人至今还记得研制首颗北斗二号卫星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根据国际电联的规则,频率资源是有时限的,过期作废。时间不等人!在争分夺秒完成前期所有研制任务后,为节省时间,所有参试人员进驻发射场后大干了3天体力活,搬设备、扛机柜、布电缆,接下来又是200小时不间断地加电测试……这一次,院士、型号老总和技术人员一起排班,很多人因为水土不服而拉肚子、发烧,但大家都带病坚持在岗位上,经受住了次次险情和种种考验。2007 年4 月16 日,在成功发射的两天后,北京从飞行试验星获得清晰信号,此时距离空间频率失效仅剩下不到4个小时——正是这次壮举,有效地保护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频率资源,拉开了北斗区域导航系统建设的序幕。

即便是团队中的泰斗和“明星”人物,也不爱“藏着掖着”。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热心地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摸索出“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自助、“以老带新,传承经验”的帮助、“专业培训,注重实效”的辅助和“专业互补,共同进步”的互助这样一个“四助”策略。

创业阶段,老北斗人用药盒和大头针制作出简易的卫星模型向新员工细细讲解;后来,他们采用“共享笔记本”等形式,你一句、我两行地记录研制经验和心得;后来,他们设立了督导师制度,手把手地助推青年成长,编著出总体设计指南以及各分系统的设计/工作手册作为传授宝典,以《航天器总体设计禁忌》详解设计中的“清规戒律”;再后来,创新开展的虚拟卫星培训项目渐渐成为北斗新人们的必修课,大家分工协作,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设计一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虚拟卫星,通过考核后才能走上工作岗位……现在,他们又有了“科研生产一体化管控平台”等数字化工具,显著提升了设计制造能力。给力的传帮带,加上密集组网的工程历练,大大缩短了北斗人才成长的周期。如今,北斗研制形成了一支平均年龄38岁、老中青结合的团队,先后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以及10余名卫星总设计师/总指挥、20余名副总设计师/副总指挥等领军人才,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锤炼出一个宝贵的“明星”阵容。


选自《上海中学生报》“四史特刊”

责任编辑:李江
新闻网微信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2021第18届上海教育博览会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平台
人文行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