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采微·故事】我与读书坊的缘入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文/上海开放大学浦东南校 卢丽芹

时间:2020-09-16 12:16:19

2004年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学校工作,至今已有16年的教龄了。不曾想,在这个年龄段上我还与其他年轻教师一起参加采文读书坊,一起阅读,一起做课题研究。采文读书坊究竟有怎样的魔力吸引我进去呢?听我来讲讲这其中的缘。

初识读书坊

与采文读书坊的初识是在2019年的夏天,源于我们学校组建“开明轩·采文读书坊”的命名。在我们学校青年教师的热火朝天的发表观点后,最后正式确立为开明轩,寓意着我们学校开放明理的特色,从而正式加入采文读书坊,成为5+1采文读书坊的一员。此后,在主持人采文老师的指导下,我有幸参与了很多的读书活动,比如,青年教师的演讲比赛、学校的读书分享会等。在我的初识印象中,采文读书坊就是一个青年教师的阅读联盟会,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阅读交流的平台。

重识读书坊

疫情期间,学校领导通知我要加入采文读书坊牵头的课题组,每个学校参与2人。这时我才了解到,这是以课题研究方式来开展阅读的中心群组,后来我们为这个群组命名为“森林研习·采文读书坊”,共有11名成员一起做课题研究项目《基于青年教师阅读素养视角的教育服务推广研究》,来推进我们的阅读行动。每位成员都为群组的命名分享过,关于“森林研习群名演说的阅读理解”学习交流。我对“森林研习”的解读是:5个木字组成了森林两个字,意味着大家在森林这个氧气大吧里(也就是我们的采文读书坊)一起自由研究学习,共同进步。由于疫情原因不能面见,我们开启了钉钉视频悦读会,阅读学习项目课题一起完成各自的子课题,一起完成课题申请和开题报告。森林研习采文读书坊,邀请很多的专家和学者给我们开展读书讲座。今年4月份的课题项目申请书线上视频阅读研究会,和7月份的“钟书阁”购书行动以及“八面玲珑”馆的线下交流研讨会,主持人的创意组织设计,浦东教发院郑新华博士微讲座,采文读书坊的logo图意认知理解、阅读环境的文化创意等许多阅读元素,让我打开了阅读素养研习认知的思路。以前我认为5+1的读书坊意义不大,因为里面有幼儿园、中学、开大,它们是不同层次的对象,是没有联系的,没有共同语言的。但通过几次的活动,我发现教育理念是相通的,是我太狭隘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对的,只局限在自己专业的舒适圈是不行的,是不能满足与时俱进的学生的需求的。在转型期,跨界跨学科教育素养的提高,更需要灵活的复合型教师,需要接受新鲜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采文读书坊让我有了新的视野和视角来看待我所从事的成人教育。

原来,采文读书坊不仅仅只是读书分享,不仅仅只是个交流平台,而是承担起联盟桥梁作用,一起搭建科研研究氛围,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的成长,为浦东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再识读书坊

从被动加入初识采文读书坊至今,发现自己进一步认识了读书坊的意义。因为单就年龄而言,我已经40多岁,并不属于35周岁传统意义上的青年教师对象。但我们学校平均年龄都快50岁了,青年教师比例和人数都比较少,学校领导无奈之举,让我们45岁之前的老师都归入青年教师行列,其实这也是一种新发展理念,正如采文老师所所说,我们可以学做进步新青年。所以,我被动加入采文读书坊,也算被动加入森林研习采文读书坊的。印象里,所谓的课题组也许就是走走过场而已。但这次我却感受到了严谨认真的课题项目组的阅读研究行动,大家一起购书,一起学习研讨,让我发生了很多变化和认知。

以前我的阅读量一年也就是5本书,也不算精读,泛泛而读。而且由于教书时间长了,有一种职业倦怠感,所教的课程所带的专业变化不是特别大,慢慢对于读书的需求不是那么强烈了。不像以前研究生期间那样天天泡在图书馆研读专业书,也不像初入教师行列时那般迫不及待读教育书,也不像所教专业课程发生变化时那样紧迫阅读教材书,渐渐读书清单变得越来越少。直到这次课题,我又重新开始认真推荐书籍,认真购书,认真阅读。我的心境发生变化了,变得又有点喜欢读书了,竟又有了学生时代那样的阅读心境了,不经意间竟也符合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终身学习的要求。

我始终认为,阅读是教师的一种修行。有人曾说:一个人的气质融入了你走过的路,看过的书,经历过的世界……我想说,作为一个老师,你的教学素养也融入了你曾经读过的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非常必要的,一碗水与一桶水的关联选择,就来自于你的阅读沉淀。

由此,采文读书坊可以称之为是一座精神家园。在这个家园里,不管你多年长,只要有一颗爱阅读的心,有一个爱思考的脑,就能在读书学习中勇做攀登者。读书坊提倡共享阅读,引领青年教师成长,也指导启迪了中年教师的我,让我深受鼓舞,也不断超越自我认知和渐入佳境。

责任编辑:刘时玉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