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这就是我

来源:上海托幼

作者:邱丽媛

时间:2020-05-29 14:47:34


本期我们继续介绍另一个核心经验 :自我意识。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是如何发展的,成人可以怎样引导?


image.png

自我意识是什么时候开始萌发的?

红点实验:

1972 年,研究者对 88 名婴儿进行了实验,在婴儿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研究者在他们的鼻子上涂了一个红点,然后观察婴儿照镜子时的反应。结果发现,6~10 个月的婴儿对镜子中的自己很感兴趣,但认不出他自己 ;13~20 个月的婴儿特别注意镜子里的映像

与镜子外的东西的对应关系,对镜子中的动作伴随自己的动作更是显得好奇,但似乎不愿与他“交往”;20~24 个月的婴儿能明确意识到自己鼻子上的红点并立刻擦掉它。研究者得出结论 :2 岁左右的婴儿具备了初步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是人称的转变——

“我”

孩子会用第一人称“我”来称呼自己,他会说“我要”“给我”“我不”,再后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些深奥的哲学问题也会出现在孩子的小脑袋里。孩子开始想要了解自己,也渐渐知道了自己和别人的区别,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有了质的飞跃。

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有其规律。

image.png

阶段一:“生理自我”意识(3~4岁)

午睡前,孩子们走向盥洗室如厕。梅梅刚走进盥洗室,就看到涛涛站着小便,梅梅觉得很有趣, 探出小脑袋看了一眼涛涛 :“咦,怎么男孩子是站着小便的?要不我也来试试吧!”于是,梅梅也学涛涛的样子站着小便,结果没多久就听见梅梅大叫:“老师,快来帮帮我,我的裤子湿了!”

老师马上赶来,一边帮梅梅换上干净的裤子, 一边对梅梅说 :“梅梅,男孩女孩如厕的方式是不同的,涛涛是男孩,所以他是站着小便的,你是女孩, 应该坐在马桶上小便哦。”

专家说:

3~4 岁孩子的认知发展具有具体性,他们对自己的性别、身体已经建立起初步的认识。孩子会发现男孩和女孩有很多不同,比如衣着、如厕的方式、喜欢的玩具等,他们还会对很多事物、角色进行性别标签化,比如,男孩喜欢玩汽车、演司机,而女孩喜欢玩洋娃娃、演护士。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孩子逐渐产生了性别概念,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性别,并产生了性别恒常性:知道自己和别人的性别是稳定不变的。在此时期, 成人要给孩子做好示范,传递正确的性别观念和与之相一致的行为,强化孩子的性别观念,勿把男孩扮女孩或把女孩当男孩养。

可以这样做 :

发现孩子对性方面的知识有好奇和需求时,帮助孩子正确认知男女的不同,坦率地教给孩子这类知识。

结合绘本或生活中具有明显性别特征的内容对孩子进行引导,比如,观察不同性别孩子的穿衣特征,认一认厕所门上的男女标志等。

正面回答孩子的性别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适当教授孩子一些浅显的性知识,家长坦然的态度和冷静的处理会淡化孩子对此类问题的好奇。

告诉孩子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比如“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别人不许碰”“怪怪的小秘密要告诉妈妈”等。

image.png

阶段二:“社会自我”意识(4~5岁)

一天,小磬的妈妈和老师进行了交流,妈妈发现小磬在家里和在幼儿园里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小磬在家里做什么事情都非常任性。只要爸爸妈妈不满足他,小磬就会又哭又闹,爸爸妈妈拿他没办法,只能一而再再而三无条件地满足他。而在幼儿园里,小磬的表现却非常好,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

专家说:

小磬在家里和在幼儿园里的表现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异,是因为这一时期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得他们能够清楚地认清自己在家里的地位与在幼儿园里的地位不同,知道自己在家里的任性行为在幼儿园里是行不通的。小磬的这种行为很普遍。

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是孩子“社会自我”的一个重要部分。要孩子进行自我约束,首先应尽量避免对孩子的所有要求都无条件地加以满足。其次,遇到孩子吵闹的任性行为时,家长要先让孩子冷静下来,再与孩子一同分析要求的合理性,如果合理, 那家长一定要满足孩子,如果不合理,那无论如何都不要满足孩子。第三,如果家长得知孩子在外总是对自己的合理需求进行过度的自我约束,也需要及时帮助孩子调整这样的行为,让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权利,强化“自己合理的需要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得到满足”这一事实,帮助孩子建立正确合理的自我意识。

可以这样做 :

在家里和孩子约法三章,要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遵守一定的规则。

对孩子合理的要求给予具体、有针对性地肯定和表扬,让他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权利。

鼓励孩子向好的榜样学习(家中的哥哥、姐姐或幼儿园里的好朋友等),利用榜样激励法让孩子学习自我约束。鼓励孩子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注意调整难度,让他感受经过努力获得成就的满足感。

image.png

阶段三:“心理自我”意识(5~6岁)

此刻是荷花池幼儿园小社团的招募活动,社团活动丰富极了,有梦幻剧场、金话筒、小不点泥巴、巧手DIY……孩子们兜 兜转转,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文文和磊磊都想参加小不点泥巴,他们走到小不点泥巴的招募牌前停住了,看着自己手中的名牌,却没有把它挂在自己心仪的招募牌上。文文说:“我想参加小不点泥巴社团,但是妈妈觉得捏泥巴在家也能玩,再参加社团就是浪费时间,所以妈妈想让我参加舞林大会。”磊磊也叹了一口气,说:“我妈妈也不同意,她觉得我平时比较害羞,应该多找机会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所以妈妈想让我参加金话筒社团。”

在选择社团活动时,两个孩子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 听从成人的建议和坚持自己的想法。这是孩子在人生早期“心理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关于培养兴趣爱好和建立权利意识的目标。

玩自己喜欢的玩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有了自己的看法,也有了一定的价值判断。鄙视或否认孩子的爱好,或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忽视孩子的真实感受, 会让孩子缺乏主动思考,主动选择的能力。有自己兴趣爱好的孩子,会主动地学习相应的知识,未来在学习、生活中也会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成为一个意志坚定、有毅力的人。

可以这样做 :

关注、呵护孩子独特的兴趣爱好。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做事 ;或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

孩子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他在做事中树立自尊和自信。

image.png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自我意识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个性的形成过程中十分重要。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因此, 具有帮助认知自我和世界,并有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作用。

和孩子玩一些亲子小游戏,能帮助孩子发展自我意识。

image.png


大大小小

玩法: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游戏从任意一人开始。先开始的人说:“大苹果(或任意一种水果)送给你。”同时,两只手比画一个小圈(即口令和动作相反)。然后,随机指一个人。被点到的人说:“大(小)西瓜送给你。”同时,两只手比画一个小(大)圈(即口令和动作相反),随机指定下一个游戏者……

如此循环,直到游戏者的动作和口令一致时视为失败,本轮游戏结束。

男生女生蹲

玩法:爸爸妈妈和孩子同时参加游戏。爸爸是大男生,妈妈是大女生,男宝宝是小男生,女宝宝是小女生。游戏从任意一人开始。

例如:妈妈念“大女生蹲,大女生蹲,大女生蹲完小男生蹲”,边念边做下蹲的动作。妈妈完成后,小男生必须立即跟上并念“小男生蹲,小男生蹲,小男生蹲完大男生蹲”,同样边念边做下蹲的动作。然后,大男生立即跟上,如此重复。

每个家庭可以根据家庭人员的实际情况开展游戏。

我是棒宝贝

玩法:两个人面对面,玩拍手歌的游戏。一边双手交替拍手,一边说说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例如:

我是棒宝贝,起床叠被子, 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 扫地擦桌子,洗脸照镜子, 梳头戴帽子,干净的好孩子。

我们都是棒宝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真是棒棒的棒宝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专家支持/张明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系主任、教授)

宋 青(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园长)张 雯 (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教师)

模特宝宝/龚 蓓


责任编辑:刘时玉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