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对孩子的社会性教育

来源:《上海托幼》

作者:沈 晔

时间:2020-05-28 14:58:34

当你带着孩子参加亲友聚会,孩子却怎么都不肯叫人;

当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着玩着,总有小伙伴来向你告状“他打我”;

当孩子听了好多遍《孔融让梨》的故事,却依然没有分享意识……

这些时候,你一定很生气。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大方有礼,懂合作、会分享,诚实守信、遵守规则,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

没错,受欢迎的人总是相似的——他们都拥有类似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其实都源于良好的社会性教育的熏陶。

所以,如果你也希望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就千万不能忽视对他的社会性教育。


在2017 上海学前教育年会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系主任张明红教授做的专题报告《从 PCK 视角探析幼儿教师社会领域专业能力的提升》引发了众多教师的热议,报告所围绕的社会性教育也成为“热词”——什么是社 会性教育?社会性教育要“教”吗?“教”什么?怎么“教”?

其实,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教师要学习的,也是家长要了解和掌握的。因为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善于交往、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是每一个父母的希望。


什 么 是 社 会 性 教 育

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不知不觉地经历了社会化的过程,即从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成长发展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适应社会。3~6 岁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孩子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而且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对于 3~6 岁的孩子来说,如果能够有目的地对其实施社会性教育,那么将会使他的社会化过程更加顺利。

事实上,“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是一门专门的科学,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教育和训练,以发展儿童的社会性为主要目标,以增进儿童的社会认知、激发社会情感、引导社会行为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性教育和传统的社会教育并不相同。社会教育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是社会施加给孩子的教育, 不能体现孩子的主体性、主动性 ;而社会性教育是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年龄特点, 考虑儿童应该达到怎样的水平。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性教育与社会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两者的出发点不同,社会性教育是基于儿童的。而这一点,恰恰与《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不谋而合。

2012 年 10 月,教育部颁布了《指南》,以为孩子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通过提出 3~6 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指南》将 3~6 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5 个领域,并且对每个领域分年龄段提出了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因此, 这些内容都可以看作是社会性教育的抓手。

社 会 性 教 育 “教”什 么

从“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的概念可以看出,儿童本来就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而社会性教育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进、激发和引导。具体来说,社会性教育是围绕着以下八个核心经验展开的。

 人 际 交 往 能 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集体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根据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家长在进一步培养的时候,可以借鉴《指南》中“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培养目标,分年龄段、分步骤地引导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

 自 我 意 识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深入,孩子身上逐渐出现了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此时,家长应该如何进一步地引导和培养?《指南》为我们指明了各年龄段自我意识能力的培养目标。

 社 会 认 知

社会认知是指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推断,即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不同步的:从认识他人到认识自我再到相互认知,从认识情绪到认识行为再到认知概念。家长要从孩子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将生活中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道德判断正面地传递给孩子。《指南》中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的目标可以作为社会规则认知的参考。

 归 属 感

归属感是自己被他人或团体接纳时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如果“我”被接纳,就会产生安全感、信任感。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首先需要满足的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然后才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因此,《指南》对儿童归属感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即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建立的过程则遵循着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熟悉到陌生的规律。

 情 绪 管 理

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用正确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绪,然后调整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的情绪;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表达适当的情绪;对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适可而止地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及时地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它其实属于自我意识的范畴,《指南》中的健康领域也能找到相关内容。3~6岁儿童情绪体验相当丰富,一般成人体验到的情绪都能觉察,高级情感诸如理智感、道德感也出现了。

情绪管理并非要消灭负面情绪,而是让孩子学会“消化”负面情绪,转化成积极情绪。作为成人,我们需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可能恰当地表达和调节情绪;以欣赏、接纳的态度对待孩子,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情绪;关注他及其周围人的情绪状态,适当地和孩子谈论一些有关情绪及其产生原因的话题。

安 全 教 育

有统计数据显示,意外伤害占我国儿童死亡原因总数的26.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增长,意外伤害已成为0~14岁儿童健康的第一“杀手”。其中,52% 的儿童意外事故发生在家庭。专家认为,意外伤害的特点是意外性和突然性,绝大多数儿童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全教育不仅是保护孩子不受伤害,更重要的是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影响孩子安全和自我保护因素包括他的已有生活经验与思维发展水平。安全教育包括身体安全、心理安全、社会适应安全。同样,《指南》中的健康领域也涉及了这些内容。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亲 社 会 行 为(个体)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它既有对个体有利的社会行为,也有对群体有利的社会行为。比如,扶起跌倒的小朋友这种助人行为,就是受益人为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为他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亲 社 会 行 为(群体)

文明的社会,有一群践行着文明善举的人,传递道德力量,温暖身边人。比如,今年年初的一场大雪后,许多人义务清理路面的积雪,使得道路畅通,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让居民出行更便捷。这种积极的行为,就是受益人以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不再局限于“自扫门前雪”,而是“方便你我他”,使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温度”的社会。



 可见,社会性教育是围绕着这八大核心经验展开的。而这些内容,并不像智力开发那样,是可以通过简单的“说教”来完成的,它更需要家长运用智慧和技巧,潜移默化、身体力行地影响孩子。就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系主任张明红教授说的:“对孩子进行社会性教育,首先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然后用情绪情感唤起认知,激发他们对做好这件事的美好情感。”


那么,在家庭中开展社会性教育的这些内容时分别要注意哪些问题?又有哪些好的方法值得推荐?在接下来的本期话题栏目中,我们将对此做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专家支持/张明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系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