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托幼
作者:王坚 邱丽媛
时间:2020-05-28 14:58:34
宝宝不愿意和同伴分享他的玩具。
囡囡在班里找不到好朋友,总是一个人玩。
老师给小组布置了任务,宝贝总是游离在外,不知道怎么跟大家合作。
……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万人迷”,但当自己的孩子达不到这些要求时,我们会反思哪里出了错吗?其实,发生这些状况往往是因为孩子缺乏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我们用君君的事例来了解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同情等。之前,我们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系主任张明红教授的专题研究《从 PCK 视角探析幼儿教师社会领域专业能力的提升》中所提到的社会性教育的定义和它所包含的 8 个核心经验。本期,我们就幼儿亲社会行为(以个体为对象)采访了黄浦区瞿溪路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让大家了解其内涵、意义,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以个体为对象)。
案例一:
4岁的君君是家里的小太阳,平时有点小任性,爸爸妈妈跟他讲道理,他都当成耳旁风。家里的老人对君君百般宠爱,事事依着他。可是, 妈妈一直期望君君能够早点变得懂事。
最近,老师请小朋友每人带一个玩具来园和好朋友分享,君君总是挑旧的、不喜欢的玩具。妈妈发现后,问君君 :“你为什么不愿意带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汽车去幼儿园?”君君担心玩具汽车会被弄坏,所以不肯带。妈妈告诉他 :“没关系,如果玩具坏了或者掉了,妈妈就再给你买新的。” 这样,君君才勉强同意。
在妈妈的劝导下,君君高兴地带着汽车来到幼儿园。自由活动时,君君和琪琪商量,搭一条长长的坡道,玩开赛车。君君想把一块很大很长的板拿到另外一个地方,可是他一个人搬不动, 而琪琪,却在一旁自顾自地玩汽车。这时,轩轩看到了,毫不犹豫地跑过来和君君一人抬一边, 两个人轻轻松松地就把坡道搭好了。
关于分享
孩子不愿意分享怎么办?
你是不是劝说孩子,强行把他的东西分享给别人?
你是不是在心里嘀咕“这孩子怎么这么小气,一点儿都不像我”?
先别急着给孩子贴“标签”,分享要视孩子的年龄特点而定。
3~4岁阶段分享行为发生频率下降。3 岁后, 孩子对于物品的所有权概念开始建立,加上自我中心开始萌发,所以他非常珍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这个阶段的孩子还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享。
4~5岁“均分”阶段。即分享后,对方一定要有所回报。这个阶段的分享行为还具有对象性的特征,孩子往往愿意和自己喜欢的人分享。
5~6岁“慷慨”阶段。孩子希望分享能带来快乐, 或是出于对社会规范的遵守。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具有不同的分享动机, 但属于真实分享行为。
分享应该在尊重孩子物权的情况下进行引导,千万不可强行分享。君君妈妈的做法比较妥当,在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打消孩子的顾虑,引导他自愿地进行分享。
关于合作
大家一定会觉得轩轩懂事、会合作,而琪琪只会自顾自,显得有点自私。研究表明,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3 ~ 4 岁平行或独自活动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还没有产生合作的意识, 最为明显的表现是他们常常平行或独自活动和游戏。
4 ~ 5 岁共同活动阶段。此时孩子开始出现合作行为,合作的目的性和稳定性逐渐增强,但很少有自发的合作行为。
5 ~ 6 岁自发的合作活动阶段。此时孩子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行为,合作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如果在合作中发生了问题, 孩子们会自己讨论解决。
轩轩所表现出的合作行为通常是大班孩子才有的行为,这种合作行为在小班、中班大部分孩子身上很难观察到。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琪琪是自私的孩子。幼儿园里的很多游戏都蕴涵着合作行为, 比如娃娃家、舞台表演、小医院等。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互相尊重、相互协作,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
案例二:
放学了,平时早早就会来接君君的妈妈迟迟没有出现。原来,妈妈生病了。回到家,君君看到妈妈躺在床上,手上还贴着输液贴,马上跑到妈妈跟前:“妈妈你疼不疼?难受吗?”君君一边关心地问,一边摸着妈妈的手,并轻轻地吹着。
“君君,妈妈要吃药了,你能把桌子上的水端过来吗?”爸爸拿着药走进来,对君君说。君君小心翼翼地把桌子上的水杯拿过来。君君趴在妈妈床边,一会儿摸摸妈妈的头,一会儿看看妈妈的手说:“妈妈,你的额头已经不烫了,很快就会好起来。”“妈妈,我帮你吹吹,一会儿就不疼了。”看到君君懂事的样子,妈妈的眼里泛起了泪花,激动地说:“谢谢宝贝,你长大了。”
经过这件事,君君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他经常会问妈妈“累不累”“开不开心”,有好吃的东西也常常和妈妈分享。“君君,你能帮妈妈拿碗筷吗?”每当吃完晚饭,妈妈请他帮助一起收拾碗筷时,君君都二话不说,勤快地帮妈妈拿碗、搬锅等。
“三八妇女节”那天君君画了一张全家福,等妈妈下班一回家,他就立刻跑过去,说:“妈妈,我爱你!”给了妈妈一个甜甜的吻。
关于同情
虽然在爸爸妈妈的眼里,年幼的君君任性、不懂事,但是看到妈妈生病难受的样子,君君也学着妈妈平日照顾自己的样子,给妈妈吹吹手、给她端杯水, 这些看似小小的举动都表达了孩子的同情和关心。
研究发现,3 ~ 6 岁孩子的同情主要产生于对老弱病残的关心和爱护,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可以是现实社会或者是文学作品中的人和物。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同情观念的发展水平有显著差异。大班明显好于小班,但两者仅在同情父母和同伴上有显著差异。
关于安慰
安慰也是孩子的一种亲社会行为,研究发现,在孩子出生的第二年,当别人表现出明显的难过时,孩子不仅能够以相似的情绪做出哭泣的反应,而且还会为对方提供如拥抱或轻轻拍打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安慰行为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增加的趋势,而且女孩的安慰行为比男孩更明显。
关于助人
虽然君君的助人行为还受到情境和成人的暗示, 但这与他比较缺乏相关技能的年龄特点有关。比如妈妈请他帮忙收拾碗筷,君君爽快地完成了任务。
孩子的助人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表现出特别的发展趋势 :通常,助人行为会在小学中期逐渐达到最高峰,到青少年早期则呈下降趋势,到成年早期又有所增加。
君君为何从“小任性”变成“小暖男”?
情感在先、行为在后、认知相随是孩子社会性教育的一大原则。3~6岁的孩子通过感知与体验来建立对世界的认知,感知与体验让孩子能分辨他人的情绪,进而产生共情。所以,如果成人用简单、生涩的大道理教育孩子,他们是难以消化的。
妈妈生病的事,激发了君君同情、关心的本能,在与过去自己生病的经历建立起情感联系后,君君将关心转化为语言和行动。君君的这一表现得到了妈妈的感谢和赞美,他的能力感与价值感同时获得满足,这样的强化行为可以促进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所以,家长有时可以适当示弱,让孩子充当成人的保护伞,增强孩子的情感体验,巩固孩子的亲社会行为。久而久之,孩子会建立起内化的认知,而懂得合作、分享、助人、同情、安慰的孩子更受欢迎。
这样的改变有何意义?
具有合作、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孩子不仅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温暖,而且常常会使自己在社交活动中更受欢迎。促使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将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
学会社交。对于孩子个体而言,亲社会行为是其融社交 入周围环境的通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行为,既是友善和联盟的信号,又能引起接受帮助者的积极情感,从而可以促进孩子融入社会情境,促使在交往过程中产生更为密切的人际关系。
调节行为。亲社会行为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范例,促进孩子对自我行为的调节。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当孩子成为亲社会行为的受益者时,他们通常会更仔细地观察和考虑这种行为是如何实施的,以此作为自己身体力行的榜样。
融入群体。除了对孩子个体有益之外,亲社会行为还有助于形成具有积极意义的团体,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环境。一般来说,鼓励孩子采取合作、分享、助人行为的群体比那些不注重这些价值观念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互动更加友好,而且群体的效率更高。同时,群体成员之间经常出现互相帮助、合作、分享、安慰等行为时, 会对群体的归属感产生积极的作用。
●专家支持/张明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系主任、教授) 孙建颖(黄浦区瞿溪路幼儿园园长)许一晨、陈 璐、程梦馨 (黄浦区瞿溪路幼儿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