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邱丽媛 王雨见(实习)
时间:2020-05-28 14:58:34
“我不哭,我不哭,可是我控制不住我自己啊”“我高兴得要飞起来啦!”“生气的时候,我的脾气大得像一个大猩猩。”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情绪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心理活动, 对孩子而言,在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 情绪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情绪管理就是善于掌握自我、善于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适可而止地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地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情绪管理包括察觉情绪、理解情绪、接纳情绪、纾解情绪。
近期,我们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系主任张明红副教授的专题研究《从 PCK 视角探析幼儿教师社会领域专业能力的提升》所提到的社会性教育的八大核心经验连续做了几期报道,受到了众多家长和幼儿教师的关注。本期,我们继续介绍另一个核心经验 :情绪管理。孩子的情绪发展有什么特点,成人可以怎样加以引导?
善于管理情绪 = 情商高
在人际交往中,怎样的孩子更受欢迎?孩子们往往喜欢“温柔”“阳光”“善解人意”的同伴。比如,看到同伴伤心时能上前安慰,看到同伴高兴时能一起分享。善于调节情绪,并能够换位思考他人情绪的孩子被视为情商高,因为他们拥有管理情绪的能力。
心理学家 Gullone 和 Taffe 将儿童青少年情绪管理归纳为两种不同的策略 :认知重评(对唤起情绪的情景进行重新评价从而改变情绪体验的一种调节策略)和表达抑制(抑制个体情绪体验的行为, 如抑制情绪体验的面部表情),以此作为衡量儿童情绪管理的重要指标。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我们通过儿童情绪调节问卷(ERQ—CA)以及儿童行为问卷(CBQ),随机选取上海市某幼儿园小、中、大班共 169 名儿童进行了“儿童情绪管理与亲社会行为”的调查。
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调节情绪的策略变得越来越有效 ;大班孩子比小、中班孩子更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 ;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亲社会行为水平越来越高。并且,孩子的认知重评能显著预测其亲社会行为(B=0.29,P<0.05),即孩子调节情绪的策略越有效,其亲社会行为水平越高。
可以看出,孩子的情绪发展、情绪管理能力有着显著的年龄特点。
孩子情绪发展有什么特点
情绪管理包含情绪表达、情绪转化、情绪控制三个方面。对 3~6 岁孩子而言,不同年龄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3~4 岁孩子主要培养情绪表达,即能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表现情绪,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情绪 ;4~5 岁孩子主要培养情绪转化,即用恰当的方法宣泄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能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5~6 岁孩子主要培养情绪控制,即控制、管理自己的情绪。下面,用几个案例来进行具体说明。
案例①
长假过后,小班孩子的分离焦虑再次“发作”。当看到奶奶离开的背影,安安伤心地哭了。老师一边安慰她,一边鼓励她和好朋友一起玩娃娃家。想到有好朋友和喜欢的游戏,安安的脸上渐渐“由阴转晴”。可是,过了一会儿,甜甜来了,她站在教室门口哭着大喊“妈妈不要走”,这也勾起了安安和其他孩子的悲伤情绪。一时间,教室里的哭声再次此起彼伏。
3~4 岁孩子的情绪不够稳定,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容易被转移。他们的情绪表达方式比较简单,高兴就笑,不高兴就哭,或者发脾气 ;而且情绪表达的强度大,容易激动,比如,常常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哭起来,常常越哭越兴奋,甚至全身颤抖。该年龄段孩子很难进行自主的情绪控制,一旦情绪激动更是难以控制,且外界的循循善诱也不起效果,而注意转移法则更有效果。
案例②
周末,妈妈带着小泽逛商店,小泽看中一套玩具, 但是家里已经有类似的玩具,妈妈不同意买。小泽哭着说“:一定要买,一定要买。”妈妈劝说:“哭闹没有用,如果你不哭了,可以挑一个家里没有的玩具。”听了妈妈的话,小泽一边点头一边默默地收起了眼泪。
4~5 岁的孩子情绪较稳定,易感性比小班有明显下降, 开始能够接受认知教育来稳定自己的情绪。孩子的情绪表达更为社会化,不再是纯粹的情绪流露,开始有目的性, 比如,孩子说 :“爸爸,今天你发工资,我很高兴,因为我想买一个玩具。”4~5 岁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因其目的和教养方式而呈现出特异性,表达的强度较小班更为适当。但是该年龄段的孩子情绪控制能力较差,自我调整能力弱。
案例③
欢欢特别好客,家里来了客人,他总喜欢缠着客人大喊大叫,像脱了缰的小野马。周末,爸爸的同事要来家里谈工作,前一天,妈妈和欢欢约定:“明天来的客人是和爸爸谈工作的,你只要有礼貌地打声招呼,然后自己去玩,不要打扰他们哦。”欢欢懂事地点点头。第二天,欢欢“人来疯”的情况果然缓解了不少。
5~6 岁孩子在一般情况下情绪相当稳定,情绪表达已经能够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强度也减弱。他们开始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不让消极情绪影响正在进行的活动,比如,孩子下棋输了,情绪比较低落,但经过安慰和鼓励能够调节情绪,分析问题,再次振作起精神。
压抑情绪≠更合群
问卷调查的另一个结果显示,孩子的表达抑制不能显著预测其亲社会行为(见图 1),即孩子抑制情绪的行为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没有显著影响,也就是说,压抑情绪并不会让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变得更受欢迎。比如,孩子想玩同伴的玩具,有的压抑等待,有的直接抢夺,但更好的做法是把自己的情绪告诉别人——“你玩了那么久,我一次都没玩过,可以给我玩一会儿吗”。我们鼓励孩子合理表达情绪,想办法纾解和调节情绪,因为情绪没有好坏之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同样具有价值。当情绪来了,可以试试这样“hold 住”情绪——
转移注意 :以新颖的玩具、欢快的音乐、有趣的动画片和故事等吸引孩子的注意,让孩子体验快乐的情绪。比如,小班的孩子刚入园时容易产生分离焦虑,可以让孩子带一件喜欢的玩具或者爸爸妈妈的照片入园,当孩子想爸爸妈妈的时候拿出来玩一玩、看一看,转移注意力。
适当宣泄:告诉孩子,有消极情绪的时候可以说出来,也可以哭,只是要注意方法,不要伤害别人。当然,还有一些小技巧,比如,非常生气的时候,做几个深呼吸,默默从 1 数到 6,心里的“小炸弹”就不会爆炸了 ;或者可以握紧小拳头,数到 3 放开,如此循环几次,直到自己觉得不那么生气了。
运动充能 :带着孩子到户外跑一跑、动一动,晒晒太阳,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和爸爸妈妈或好朋友玩游戏,为好心情“充能”。
共情化解 :抱抱、亲亲、抚摸孩子,安慰孩子“我想你一定很难过吧”“我知道你也不想这样”,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促进孩子表达自我,再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
培养孩子安定愉快的情绪
要培养孩子安定愉快的情绪有哪些方法呢?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孩子,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孩子,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如果孩子做错了事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更不能打骂。
●为孩子树立榜样●
家长的榜样作用包括 :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 ;和孩子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孩子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
●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允许孩子表达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孩子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他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发现孩子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化解消极情绪。
●提供充分的亲子陪伴●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母亲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哪怕只有半小时,也能起到提高孩子认知水平和社交能力的作用,而且这样的作用能延续到孩子成年后。在亲子陪伴时可以问问孩子,比如,“你今天和好朋友玩了什么有趣的游戏”以此引出话题,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
●运用多种媒体材料●
和孩子一起阅读相关的绘本,比如《我好害怕》《勇气》《我好生气》等,和孩子一起聊聊故事里发生的令人害怕或生气或高兴的事。还可以让孩子听一些欢快或平静的音乐,或让孩子用绘图的方式表达情绪。
亲子小游戏
3~4 岁:情绪表情卡
材料准备 :各种情绪的图片或照片
将情绪图片排列好,正面朝下。孩子随机翻开图片,表演其中的表情,由家长来猜。猜对后,互换角色继续游戏。游戏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孩子聊聊图片中的情绪,让孩子知道各种情绪词汇,比如,快乐、惊讶、害怕、愤怒。
4~5 岁:吹吹情绪球
材料准备 :乒乓球若干、小筐(上面写“情绪垃圾站”)
孩子用记号笔在乒乓球上画出代表自己心情的表情符号,说说为什么有这种心情。将桌子的一边设为起点,另一边放置“情绪垃圾站”。家长和孩子站在起点吹动代表自己心情的乒乓球,看看谁的球先被吹进“情绪垃圾站”。每进一球得一分,得分高者获胜。
5~6 岁:愤怒的小鸟
材料准备 :发射物(如小沙包、小皮球等)、积木、记录表
游戏前,家长和孩子共同约定游戏规则,比如, 游戏输了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游戏开始,家长和孩子一起用积木垒高搭建目标物,根据目标物的高度或数量选择合适的发射物击打目标,记录游戏结果,说说游戏感受。
记者邱丽媛 王雨见(实习)
专家支持:张明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系主任、副教授)
(感谢宝山区机关幼儿园、黄浦区瞿溪路幼儿园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