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杂志5A
作者:徐 星 杨 嵘
时间:2020-05-07 15:32:47
在学校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出现在教学楼、食堂、寝室楼、体育馆……在校园生活的每一处,是与师生共同生活的人,与师生无比亲近,却也往往疏远,师生对他们也并不了解,这群人就是学校的后勤工作者们。为了让学生去了解这些“与他们有关”的人们,体验并理解后勤工作所呈现的平凡的伟大,同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从书堆中抬起头来,回到真实的生活,在真实的劳动中体验、感悟、反思,上海中学创新了以“后勤体验周”为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2019年3月初,上海中学一年一度的后勤体验周在团委志服部的策划下拉开帷幕。高一、高二年级各班都分配到了不同的岗位,体验后勤工人的工作。在这一周,学生走出书山题海,寻访龙门岛、食堂岛、寝室岛、龙西岛、体育岛,遍历生活中平时并不接触的事,也有了很多的感触。
在高一(1)班,学生写道:“我一直都在体育馆打羽毛球、排球,却从来也没有关注到这偌大的体育馆,竟一直是如此的整洁。这都要感谢清洁工叔叔阿姨们的倾情劳动。虽然我体验的时间并不长,但擦拭扶手时没过一会儿就腰酸背痛,可见平日里这些叔叔阿姨劳动打扫的不易。”
高二(3)班的学生说:“卫生间作为学校的基础设施之一,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所在。穿着黄背心走进卫生间,我便踏上了工作的岗位。我们洗净抹布,认真擦干水渍,两人合作捡起地上的垃圾扔入大垃圾袋中。这的确是又苦又累的工作。短短十几分钟的劳作一点也不比军训时打扫寝室轻松,可当我们最后将工作交由还在收拾我们打扫出杂物的大叔检查时,受到了其真诚的表扬,感动之余我也深知受之有愧。”
高一(3)班学生说:“操控除草机可不是简单的活计,几位初学者使用得极为吃力和艰涩,那除草机移动得极慢,似乎有些磕磕绊绊。此时,就是经验丰富的大爷们出场的时候了。他们一把搭上除草机的把手,让机器能够稳稳前进。渐渐地,志愿者们可以独立操控除草机了。他们控制着除草机前进、转弯。机器嗡嗡鸣叫着,草屑间或飞溅,身后留下一道道干净的草坪,短短的绿草像是男孩子们的板寸,在初春的微风留下淡而充满生机的清香。”
高一(6)班的学生体会说:“后勤体验周是相当有意义的。但是,有一些后勤的任务,本身就可以是我们的日常任务。我们每个人的举动,都会增加或减轻后勤工作者的工作压力。比如在垃圾分类时,把塑料瓶扔到普通垃圾桶里,等等。改掉这些,从根本上为后勤工作的叔叔阿姨减轻负担,才是本次后勤体验周的目的。”
高二(7)班的学生说:“捞湖的主要工作就是用网兜捞起湖中的小杂物。看起来只是纯粹捡捡树枝,并没有什么难度,但真正实行起来却不那么容易。网兜的木柄并不是那么长,无法捞起湖中心的垃圾。在反复尝试与摸索后,我们手扶栏杆,利用水波的流动顺利捞到了远处的杂物。捞湖的过程并不轻松,回想起以前,学校环卫工人甚至需要翻越护栏,冒着掉到湖里的危险清扫湖面,我想对他们说一声:‘辛苦了!’”
当后勤体验有了代入感,学生便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习用自己的服务去换来他人的微笑和认同、换来和谐,一方面,心怀敬意和新鲜感去领略所有教职工们看似平凡的生活,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在他们的生活圈中也泛起了涟漪。彼此间信息的交流融汇恰恰也是构建美好生活共同体的必要条件。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要体验劳动,学会感恩,学生们不仅需要感恩后勤工作者们平日的付出,也需要感恩生活中更多的劳动者。后勤体验周,就是这扇窗,是学校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上海中学“生活教学”“劳动教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