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山学校:劳动融入校园四季,发现身边的精彩

来源:《上海教育》杂志5A

作者:陈之腾 郁丽英

时间:2020-05-07 16:33:01

image.png

在日常教育中,松江区小昆山学校发现,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学生往往会对身边的精彩缺少关注,进而缺少劳动意识、创新意识与生活情趣。另一方面,学校有着较为丰富的自然教育资源,如学校的竹博园内有十几种不同种类的竹子,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可以观赏、有的可以加工编织、有的可以制作笔杆。校内还有多种果树,可以组织修枝、观察笔记、采摘、制成果酱等。如能为身边“日常”的劳动教育寻找有趣的载体,让学生产生创造的欲望和劳动的需求,让学生融入环境之中,就能让学生通过体验、探索、创新,感受劳动对生活产生的积极意义,提升生活的创造力,懂得利用身边事物提升生活情趣。由此,学校决定将“四季课程”与劳动教育融合成为四季劳动课程。

确定以 “四季课程”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之后,分管德育的校领导立即动员,召集自然教师、劳技教师、艺术教师、大队部、政教处成员成立 “四季劳动”课程组,确保四季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落实、推进与评价。在学校德育目标与劳动教育总目标的引领下,课程组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征与劳动能力与劳动项目特性,通过研讨,分别制定分年级四季劳动教育目标并加以落实。

“通过开发学生身边熟悉的不同季节花草树木的劳动项目,让学生感知四季的奇妙变换,劳动的丰富多彩,懂得不同季节对劳动的需求产生的变化性,从而促进生活劳动习惯的培养,对不同类别的劳动树立正确的认识,懂得劳动是日常生活、自身成长不可或缺的部分。”课程组教师表示,四季劳动教育融合学校文化特色,融入学生日常,情智共生,方能彰显学校“自然和谐”的办学理念。他们在校园日常学习生活中开发劳动项目,挖掘潜在的劳动教育功能,通过融合自然学科,如“寻找最美银杏叶”“笋儿真鲜美”“树儿要过冬”;融合传统节日实践,如“增彩元宵扎花灯”“采叶包粽子”;融合学校艺术特色,如“编制收纳好帮手”等活动,形成九年成长劳动项目系列。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劳动能力的水平,学校为一至九年级的学生打造四季劳动项目系列,将每个劳动教育项目进行目标具体化,让学生对劳动任务更明确,同时对每个项目所需的劳动技能、劳动认知、劳动习惯、劳动创造等各项发展更具指向性。劳动教育项目均根据学生周边事物与季节的关联进行开发,更生活化、更日常化。学生在九年学校生活中,在经历各项真实项目中操作、设计、体验、探究、创造,体味不同种类劳动的艰辛与乐趣,不断提高自身劳动素质,同时通过完成丰富多彩的劳动项目,提升同伴合作意识与能力,感受分享成果的美好,真正体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在日常且长期的系列劳动教育中,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促技、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以劳创新的目的,真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季劳动课程实施后深受学生欢迎。学校在项目评价反馈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非常喜欢这些劳动项目,并对下次的劳动项目充满了期待,有的甚至自己也提出项目创意。通过开展学校四季劳动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意识逐步提高,劳动技能也有所突破,更重要的是学生对通过劳动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的感受更为深刻。一位同学说道:“从未想过不同季节还需要不同的劳动。以前对四季的认识几乎只停留在书本上,通过劳动,我对四季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更能够体会古诗词中一些对四季的描述了,也更懂得四季轮换与生命的意义。”还有一位同学说道:“我很感谢学校的一草一木,因为它们让我认识到了生活的美好。我也很感谢劳动,因为生活的美好都源自它。”

记者了解到,丰富年级四季项目的开发是学校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学校将利用地域优势,联系周边“百亩良田”的资源,把四季劳动教育做到双线贯通:既要有教育广度,全面覆盖、内容丰富;又要有教育深度,关注学生德能共长、可持续发展,让所有学生通过四季劳动,服务生活,创生精彩。

记者 陈之腾 通讯员 郁丽英

责任编辑:金寒草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