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竹林: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久久为功,因人而异

来源:《上海教育》杂志5A

作者: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副院长 张竹林

时间:2020-05-07 16:29:53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着眼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视野中谋划,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有重视劳动教育的传统。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在学校和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还是比较有成效的。可以说,今天并不是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或者讲,是一种历史新传承。但从现实的视角审视,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对于劳动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般性的学工学农活动,“五育并举”常常被简化成德智体“三育”;在“应试教育”“分数至上”的功利思维和“溺爱孩子”“包办代劳”等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下,尤其是受“诚实劳动和工农劳动不能‘快速致富’‘一夜暴富’”等扭曲价值观影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弱化异化缺位错位现象比较严重。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这也是我们今天的教育所承担的时代重任。

笔者以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无论是在制度设计,还是实践推进和专业研究中,要坚持“四个育人”的理念,即,综合育人、融合育人、一体育人和“三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时代劳动教育有着更广阔的外延和更深厚的内涵,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和促创”等综合育人功能,而不是单纯的技能和体力活动,劳动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有效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教育,是培养能够具有劳动知识、劳动技术素养、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深刻理解,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有一个过程,开展劳动教育需要久久为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因时因地因人而行,决不能进入了一个新的“功利化教育”陷阱,防止穿新鞋走老路。近期,笔者在调研中注意到,各个学校、广大老师和家长们对于加强劳动教育十分欢迎,充满期待。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担忧,主要体现在几点:一是希望不是“一阵风”,不是“运动式”,不是临时“盆景”,而是长期“风景”;二是不能成为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新“负担”,而成为育人“动力”新能源;三是担心不要成为新一轮学校硬件“军备竞赛”,而是希望是育人“内涵比武”;四是怕上面千条线,变成下面一根针,活动繁多,表格多多,“微信”指挥,难于落实;更怕“一任领导一个法”,而应是“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画到底”“一个调子唱到底”。

笔者以为,劳动教育如何更有针对性地介入学生成长,最关键的有两条,其一,要明晰贴近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理念,心中有方向;其二,要做好载体研究,有哪些学生喜闻乐见、家长和老师认同、又切实可行的载体,行动有抓手。这是当下推进劳动教育,需要认真思考并尽快付诸实践的。

要善于用创新思维,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寓教于劳,寓劳于乐,构成一种区域、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发展的劳动教育文化。比如,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和发源地,在历史的进程中,蕴育了上海这座城市深厚荣光的劳动底色,并且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和创造着上海新的劳动传奇,这是一部鲜活的取之不竭的劳动教育上海“素材”。要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和载体向广大青少年讲清讲透讲活,通过丰富有效的活动,将历史和现实铸就的上海“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元素融入各种劳动教育实践中,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人人爱劳动”的成长环境,让劳动教育成为新时代上海教育新名片。

在此基础上,除了做好劳动教育的课程设计、基地建设、活动安排、师资培养等基础工作外,形成家校共育和科学有效评价机制至关重要。家校共育是劳动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之举,要将“家庭是孩子劳动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劳动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落到实处,切实推进家校合作。要研制更加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和可操作性方案,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同时,劳动教育的研究工作要向纵深推进,要从市级层面加大统筹力度,将劳动教育资源整合,克服 “多头分散”“多龙治水”弊端。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