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本涛:如何在“教育中”进行劳动教育

来源:《上海教育》杂志5A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五育融合研究中心主任 宁本涛

时间:2020-05-07 16:29:24


所谓劳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劳动”为载体的教育,其核心要旨始终应关注劳动与教育的互动过程以及由互动生成的劳动价值与教育价值。劳动教育的内容也不仅包括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注重劳动的过程体验、创新劳动的方式方法,更包括劳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劳动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复杂性的教育形态,不能走“课上听劳动、课下看劳动、网上玩劳动”的老路,而应紧紧围绕劳动教育的师生共育的“双主体性”,即充分尊重大中小学学生的劳动需求与愿望,也注重发挥教师、家长和社会力量的劳动指导主体性,在真实性劳动教育情景中开展多样化的劳动教育“互育”课,进而实现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丰富价值,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构建整体融通式的系统创新思维和人才培养模式。那么,究竟如何让劳动教育在“教育中”真实有效发生?我认为,深入推进劳动教育不宜摆场面,做加法,而应在转观念、调结构、搭平台、建团队和促融合上下功夫。教师、家长、社会和学生要“四位一体”、多元协同、共同进步。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以唤醒学生劳动权利、责任和意识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个性化需求的多样化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面对各式各样的劳动任务时愿意“上手”。

首先,应唤醒学生对劳动权利和责任的认知,促进学生劳动意识觉醒。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中,只有首先解决好学生基于劳动学习活动的权利责任的认知,制度引导、体系构建等外因才能发挥实效性作用。劳动教育中不受教室限制的自由的活动场所决定了活动类型的多样,参与学习的空间广阔决定了学生参与学习方式多样化,而选择何种活动形式,采取何种参与学习方式的前提是唤醒学生的劳动参与和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对于自身学习权的认知。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形成学生意愿的多途径调查机制,可以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座谈会和主题班会等形式充分了解学生意愿,让学生参与活动选择;二是让学生参与学校活动选择的民主决策,发挥其学生权利,承担起主动选择学习活动的责任,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拿出可行性的活动方案。

其次,要明确角色转化,创新学生参与劳动的学习范式。劳动教育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习可以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授导”,但往往由于学习空间的无所限使得学习不发生,学生的“参与”学习也从未实现。因此,应明确劳动教育活动中学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机构等第三方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创新劳动教育教学活动的学习范式。总体而言,应当明确“教师——学习导师、学生——学生”的角色转化,教师不应当只是再一味地充当简单的“安全员”,学生不再只是“过客”,形成以“劳动”为载体,以“学习”为目的,以“问题”为靶子,展开“参与”“适应”性学习。具体来说,要做到:一是教师要严格履行劳动导师的职责;二是学生要明确学生身份,带着学习的心态参与劳动实践活动。

再者,要关注学生的劳动学习体验,形成知识转化与使用。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中学者频频提倡“深度学习”和“具身学习”。劳动教育中丰富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宽阔的学习空间和自由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了可能。自然地貌和人文景观为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提供了课题研究和项目创作的资源,使得学生问题解决学习模式的深度学习成为可能。而这些活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在活动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的劳动体验,通过交流、合作、互动达成深度体验,在问题解决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转化和使用知识。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一是开发丰富且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劳动教育资源,让学生深度参与到活动之中;二是劳动导师要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投身于“问题解决式”的课题研究和项目创作等深度参与劳动学习体验中,形成劳动知识的转化和使用。

学校要将劳动融合于学校综合教学之中

学校作为主要场域,对劳动教育的实施负有重要责任,要将劳动融合于学校综合教学之中,给予教师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自主权和自信心,让广大教师愿意为做好劳动教育指导“上路”。

当下学校缺乏劳动教育的专职师资队伍,应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劳动教育不是单独存在于学校的孤立的教学体系中,而是融合于德智体美之中,因此劳动教育也应融合于学校综合教学之中。因此,在加强师资培训的同时,应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让教师发挥自身智慧,结合学科教学开发适合所在学校所在班级的课程,自主设计与实施,实现教师的教育教学价值。但是教师的自主权是有边界的,要始终以培养人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一方面,以学生发展和教育意义为基准,注重教育的发展性,尊重学生的自由性,但要明确自由是一系列选择项以及个人做出自由选择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的自主权不能离开其专业性,要尊重教育规律等。具体教学的实施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为基本策略。

社会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

要利用政府的经费投入,引进社会力量,开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内的多种劳动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让社会力量自愿为劳动教育服务“上心”。

劳动教育真实有效发生应当是一个学生有所愿、有所为、有所得的过程。首先,可利用专业力量分析与设计学生恰当参与劳动的学习。鉴于劳动教学独特的教育环境和混合学习环境,做好学生线下劳动参与与学习行为的数据采集有着极高的难度,因为学生的行为变化、情感体验是动态的,是难以以量化的方法和评分的形式来论定的。因此,为了保证劳动教育取得应有的活动效果,需要借助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掌握学生学习规律的变化与波动,找到学生各样学习行为发生的复杂原因以及隐藏的某种关联性,从而做到:一是为学生投身劳动设计项目学习内容;二是对学生在劳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与纠正。

其次,要做好劳动教育的监测与评估。劳动作为一种综合实践育人活动课程,它不可避免地需要接受效果评价。但它更多地发生在课堂之外的自然、社会和人为创设的环境之中,它不应当是“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活动,而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与学习体验活动,它的“学习”更多发生在学生与“劳动情境”之中。因此,对于劳动活动的效果评价考核应当以学生的“参与学习”为中心,以“劳动”为载体,针对学生的参与与学习体验作出监测,从而达成形成性、表现性评价。所以学生劳动成长档案袋的建立必不可少。并且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监测技术成为可能。因此,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袋的建立迫在眉睫。从最初对学生劳动学习需要与能力的分析与基于其所愿的活动设计,到活动中对学生有所为的学习行为的监测与其有所得的学习评估,将这些形成为每一位学生独一无二的学习成长档案袋,记录下学生的发展、变化、成长过程,这将对于实现劳动教育立德树人理念、综合实践育人目标具有现实性意义。

家庭是人才培养和幸福生活的起点和归宿

可将劳动教育作为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和幸福家庭生活的契机,家长要做好对子女的陪伴式、成长式劳动教育,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愿意为做好劳动的榜样作用“上进”。

首先,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从小养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其次,家庭可共创“家庭劳动日”,如通过集体扫除,在劳动中了解扫除风俗、知识等;通过外出采摘果蔬,在劳动中学习食物知识与营养成分、作物生长规律等;通过洗碗做饭,在劳动中掌握生活自理技能、体会家长劳务的不易等。再者,这些家庭劳动活动的进行都应当基于家庭成员的主动意愿,在劳动中加强彼此的交流与沟通,使得劳动活动发挥增进家庭成员的情感、默契、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的作用。

总之,“劳动无处不教育,有劳动未必有真教育。”教育不是学生单向度的智育或体育独大,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才可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劳动教育也不仅仅是“就劳动论劳动”,更应该“就劳动论教育”,回归劳动育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期许。当前大中小学补上、补好劳动教育这堂大课,也不能简单等同于丰富“劳动知识”和培养“动手能力”,而是要回归劳动教育初心——以劳成人,即真正将劳动作为一种深层次的认知体验,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感受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精神,同时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根植于心。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