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王蕴玮
时间:2020-04-30 19:11:15
疫情期间,在家里通过在线课程开展学习的同时,不少同学都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拿起锅铲、扫帚,帮着爸爸妈妈一起完成家务,掌握了许多新的家务技能。对于上海同济黄渡小学的同学们来说,这样的家务劳动大家一点都陌生,不论是跟家人一起在家开辟“小菜园”、发挥想象设计创意料理,还是跟爸妈讨论家里的布局、重新规划储物空间,同学们都是热情满满,做起来也有模有样。
同学们的表现与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自然分不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开展劳动教育以来,同济黄渡小学始终把劳动教育作为给同学们最好的生活教育和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进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学校仍然在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劳动教育生态过程中坚持对劳动教育的探索。
通过收获的幸福体会劳动的价值
因为疫情不能出门,跟奶奶相约小菜园成了同济黄渡小学的姚梓尧这段时间的必修课,翻土、施肥、浇水,一样样做下来,除了发挥了自己掌握的技能在奶奶面前露了一手,让姚梓尧体会更深的还是种菜背后的那些门道。
什么季节种什么菜、每样菜种多少、怎么观察不同作物的生长……亲身感受了奶奶怎么样合理安排种植、对不同蔬菜悉心照料,姚梓尧说自己更加明白了耐心和坚持的含义,“只凭一时热情肯定种不好,不仅种菜,其他事也是这样”。
引导同学们从劳动中收获心智、品德的成长正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济黄渡小学副校长李书静告诉记者,学校坚持这么多年劳动教育不仅因为它是对体力、技能的锻炼,更因为劳动中融合了对“智”和“德”的培养,在培养同学们生活能力的同时对于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也有重要意义。
“取得劳动成果之后同学们的那种喜悦和满足是其他的课堂上很难有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幸福感产生的过程,带领同学们去体会劳动的价值,激发大家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李书静说,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一直把在劳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意志品质、加强责任心作为劳动教育的目标之一。
“五力”课程带动全面成长
为了在加强劳动的基础上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学校在课程体系和校园的劳动生态上都下了不少功夫。
对应“德智体美劳”5个方面,学校推出了“五力”(魅力、实力、活力、才力、能力)劳动幸福课程,在基础课程中加强劳动意识的培养,在拓展课程中强化劳技、自然、美术等课程劳动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并开发以剪纸为龙头的编织、泥塑、刺绣、厨艺等校本“魅力”幸福课程,还有“农耕小匠节气行”等新劳动课程。
同时学校成立了校本劳动教育教研组,继续加强对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一次游园活动中,学校设立了二十四节气民俗体验区,其中的农耕博物馆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同学们来说,那些锈迹斑斑的工具,仿佛把陌生的劳动场景带到了大家面前,身处其中,张懿洁同学说她仿佛已经能看到农民伯伯劳作的画面,感受到其中的辛劳。
课堂之外,学校还通过“小饭桌行动”、建设劳动小岗位等方式把劳动教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每天,每个班级都会选派一名同学作为“小饭桌”桌长,早上去食堂看看食堂阿姨们如何择菜、洗菜,课间通过视频链接看看大师傅们为了烹调出可口的饭菜做了些什么,午餐前小桌长们要帮同学们把饭盒分好,提醒同学们文明用餐,餐后再协助食堂阿姨整理饭桌,只要一个上午下来,就有不少同学对一顿饭背后劳动的不易发出感叹。
通过“家班共育”发挥家庭、社会的作用
在校内完善劳动教育的同时,学校也把目光没有局限于校园,劳动教育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
带着“让家庭成为劳动教育第一课堂”的理念,学校要求学生在家庭中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此,学校德育部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家务劳动目标和要求:
年级 | 目标与要求 | 家务劳动 |
一年级 | 自己的事学着自己做 | 会叠小件衣服,会摆放。 |
二年级 | 大人的事情帮着做 | 会收洗碗筷;能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三年级 | 找到劳动小岗位 | 会洗刷餐具,会摘菜、洗菜、淘米。 |
四年级 | 争做劳动小能手 | 会整理房间,做到整洁、有序;了解电视机、电风扇、取暖器、热水器、空调等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能自己开、关这些电器。 |
五年级 | 用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 学习一些植物栽培常识,会养花草,并进行养护。 |
除了必要的家务劳动,每年寒暑假学校还倡议全体同学“跟着爸妈去上班”,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环境,感受到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去创造,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发挥劳动教育“为职业劳动做准备”的独特功能,培养孩子对每一份职业和每一位劳动者的尊重。
为了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学校还计划为班级开辟一畦田园,让它成为班集体的小岗位,让同学们在春天翻土播种、观察生长,夏天除草捉虫,学习养护知识,秋天收获,朗诵交流,表达心情,冬天开展研究,做好规划。班级可以种植出棉花,可以收获大豆,可以采撷蔬果……让“一畦四季田园”课程,带领孩子们把课堂延伸到自然、从学科知识延伸到多维领域,从享用成果延伸到劳动创造,让“学习——劳动——发现——创造”形成具有学校特点的劳动教育思维链。
记者 王蕴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