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东实验校长沈洪:重实践体验,劳动教育应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时玉

时间:2020-04-30 19:00:05

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他们才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对此,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校长沈洪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一些认识、思路和做法。

image.png

记者:沈校长,市东实验学校为何要将劳动教育作为办学特色之一?

沈洪: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勤劳、勤俭、勤奋、勤勉等等赞美勤劳的词句比比皆是,劳动已深深地嵌入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市东中学创建于1916年,开办之初学校就重视劳动教育。除了基本学科教学外,把机械制图作为必修课,并开设木工、金工等劳动课。解放后第二任校长吕型伟先生更加注重对学生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培养,学校有自己的农场、工厂、车间、作坊、车队和实验室等,实行“课内课外两个课堂并举”,为学生劳动搭设丰富的平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家庭甚至两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家务劳动已经不需要孩子承担。由于担心劳动中出现安全问题,校园劳动也少之又少。造成不少学生自理能力差,怕苦怕累。久而久之,轻视体力劳动者,不珍惜劳动成果,满目追求高消费,啃老等社会陋习将在下一代身上愈演愈烈。开展劳动教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记者:作为一所公办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市东实验对劳动教育有着怎样的独特理念和见解呢?

沈洪:面对学校劳动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学校将劳动教育作为创建以“慧聚市政教育,智创城市未来”为特色的上海市特色高中的重要抓手,紧密结合“着力培养具备公共意识、家城情怀、服务品格、实践能力、和谐理念的未来城市传承者、建设者、服务者、管理者、领导者”的育人目标,使之与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环境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劳动教育不是阶段性的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应当注重潜移默化,尤其要重视言传身教,发挥榜样的力量。作为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不仅可以发挥教师和家长的作用,更能大手牵小手,让共青团员和绿领巾红领巾一起劳动,共同体验劳动的快乐。

劳动教育不能纸上谈兵、仅停留在认知层面,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结合中高考新政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要求,学校、家庭、社区共同为学生的劳动实践提供平台和途径。劳动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要求,必须与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相辅相成,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发挥学科的育人作用,营造全员参与的育人环境。


记者:市东有“劳动积分制”“劳动服务班”“绿色行动”“学制贯通家庭指导”“行走的课堂”等特色做法。其中,学校是如何将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呢?

沈洪:对市东实验学校来说,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未来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劳动可以在静态的课堂上学习,更需要在真实的劳动情景中培育。日常的社会现实生活就是一个个“行走的课堂”,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们真实感知劳动的意义,培养劳动的情感、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

根据三个学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我们的劳动实践分层有序递进。

小学生立足校园,开展学区内的实践活动,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营造温馨整洁的班级和校园,整理学校的小菜园、草药园和果树、鱼塘。他们采访校园内的厨师、花匠、保洁阿姨、门卫师傅等普通劳动者,感受劳动的辛苦和快乐,培育尊重每一位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成果的情怀,让校园不仅有故事,还有温度。

1997年,市东中学在全市首创“见习居委会主任”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依托这个品牌,初中学生走进社区,和居委会主任一起工作。面对垃圾分类进社区的新课题,同学们深入到各自的社区,通过观察、走访了解社区垃圾分类的现状和遇到的困难,并把实行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提倡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制作成宣传资料到各自的小区和居委会主任商量,开展宣传活动,帮助社区居民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高中学生即将踏上社会,城市的未来将由他们来创造。做城市的主人,为城市的发展出谋划策。同学们发现市东实验学校被四条单行道包围其中,四条的方向也颇为神奇,它们不能互相连通。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类似这样的情况多吗?有无改进的可能?带着疑问大家踏上了寻找答案之路。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许多,有的同学自愿组成了“绿色小记者”社团,他们将全力调研城市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的情况。更多的学生将参与城市历史、文化、能源、交通等相关问题的实践探究。

作为“千校携手,热爱自然,绿色生活”的中美“千校携手”项目学校、上海市环境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花园学校、2018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学校承载着市东百年历史、学校精神的聂家花园、校史陈列室、费达夫烈士雕塑、吕老书屋等有故事的建筑,我们的“劳动教育”一定能将学校精神的传承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刘时玉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