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不住材料意旨、观点片面偏颇……写作困境怎么破?教你“疑”招!

来源: 上海高招发布

作者: 李本芳

时间:2021-11-11 09:58:18

当下同学们最大的写作问题可能仍是偏题,具体表现为抓不住材料意旨、观点片面偏颇等。因此,无论怎样强调审题立意都既不过时也不过分。

如何提高自己的审题立意效能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可以采用质疑的方式进行。质疑思维是一种高阶的思维,因对谬误的敏感,在审题立意时会自动发起过滤功能,规避片面偏颇,使思辨落在实处。

一、常在读文中生疑

我们在平常阅读中,就要带着质疑的眼光去看。尤其是范文。同学们读范文有很强的目的性,希望可以促进自己的写作。但实际上,很多同学仅仅是欣赏甚至“膜拜”一下就完成了,并没有达到很好的借鉴效果。读范文更需要独立思考,在范文令人眼花缭乱的行文中概括出其立意及论证思路,并从中就其立意及论证生疑,从而达到深读的效果。

事实上,范文通常是考场作文,在考场紧张的时空中写出的文章往往难免疏漏,在深读中这些疏漏就会成为疑点一一显形,如果能带有质疑的意识甚至俯视的眼光,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和收获。

除了范文,其他论文也可以成为质疑的对象。比如有一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设计》,其中一个环节是审题演练,针对如下材料: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克莱斯勒想要说服一位刚买走一把绝色小提琴的收藏家把小提琴转卖给自己。那位收藏家认为小提琴是自己最喜欢的藏品从而拒绝了他。克莱斯勒于是向主人提出,“在把它的生命交付给寂寞之前,能否让我用它最后拉一支曲子?”收藏家被动人的琴声震住了,激动地说:“这把琴应该属于你……”

拟定了四个立意角度:(1)从小提琴家的角度,用实力说话,实力是感动人的法宝;换一种思路,也许就能成功;执着——成功的要素。(2)从收藏家的角度,让所爱发挥更大的价值;忍痛割爱是一种风度。(3)从小提琴家与收藏家关系的角度,动人心者是真爱。(4)从琴的角度,物遇知音方得其妙。

我们如果带着质疑思维去看,就可以发现除了立意(2),其他立意似乎都有点站不住脚。比如从小提琴家的角度所得的立意多少让人感到不妥,君子不夺人所爱,小提琴家用琴声感动收藏家以获得小提琴,似乎有着功利目的,在此基础上生发的褒义范畴的立意也就容易引发读者的质疑。立意(3)(4)也令人不敢苟同。首先,原材料主要是谈小提琴家和收藏家之间的故事,小提琴是被动的,除非有巧妙的构思和新颖的材料,一般慎从小提琴的角度立意。其次,“物遇知音方得其妙”,收藏家曾说,“这是我最喜欢的藏品”,难道他就不是琴的知音吗?再者,琴到了小提琴家的手里或许只能荣耀一时,而到了收藏家手里,经过包装和岁月的沉淀,身价倍增、更得其妙也不是没有可能。同样,在小提琴家与收藏家对琴的“真爱”角度上,很难比较出二人的真爱程度,收藏家的忍痛割爱可能更是对小提琴的一种真爱。

可见,常在读文时生疑,在借鉴中扬弃,立意能力亦随之不断提升。即使有的范文让人觉得疑无可疑,也会带来别样的收获。

二、善在读材料时设疑

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内蕴丰富、张力十足,读材料时,既应正向解读,也可尝试逆向思考,即所谓质疑。读材料时善于设疑,“善”不仅是一种自觉意识,还体现为能找准有价值的合适疑点,从而快速破解材料。在形式上可采用疑问的方式,方法上运用相反联想找出反例,目的是警醒自己,打破思维定势,尽可能地规避偏颇和片面。

下面以近年来上海高考作文为例,探讨质疑思维在审题立意中的具体运用。

上海高考作文素以思辨著称,“上海作文有两根绳子,一根联系着思辨,另一根联系着生活”。这两根绳子真是妙不可言。就像禅语卦辞,可以作多向性解读。2020年高考作文题,“转折”的背后疫情的影子若隐若现;2021年的高考作文“时间的沉淀”,和建党100周年很难说没有隐约的联系。思辨在某种程度上可谓上海作文的标签,而如何思辨却往往成为写作的难题。质疑和思辨本来就是比邻而居,甚而彼此交融,善在读材料时设疑,自然可以将思辨落到实处。

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这个作文的思辨性并不主要体现在是不是无能为力上,因为貌似选择的命题其实真正的指向是明显的。很多考生一看到“重要的转折”,马上就把这个转折设定成由好到坏的转折,虽然由此也能写出优秀的文章,但宜在此设疑,进而应能想到,世上也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由坏到好的转折,比如一场流行病可能会因为天气转热而消弭。如果是由坏变好,人对事物发展进程作用的探讨应指向转折前;如果是由好变坏,探讨的问题则主要指向在转折后。如果在作文中将这两种转折的情境都考虑到,虽然行文有侧重,但也能兼顾,再来探讨人对事物的发展进程是否无能为力这个问题,会更令人信服。

202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这个题目很自然让人想起2021年上海春考作文题:有人说,你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有人觉得不仅如此。你怎么看?两者在命题形式上如出一辙。单纯顺着“有人说”的说法,显然缺乏思辨,在此质疑,进行相反联想,很容易找到反例,但单纯逆着“有人说”的说法,同样也缺乏思辨,重要的是在分层分析之后的整合,比如有考生整合为“做可做之事,成可成之人”,就是一个不错的立意。

对于“时间的沉淀和对事物价值的认识”一题,“有人说”的说法是一个全称判断句,只是“事物”前的全称量项省略了,显然,“有人说”的说法有一定道理,有些事物的价值确实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被人们认识,比如所谓的“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但事物的价值被人们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吗?这样质疑一下,很容易想到,有些事物的价值一目了然,并不需要时间的沉淀;有些事物的价值可以见微知著,窥斑知豹,现实感知或提前预知,也不需要时间的沉淀,比如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形成伊始就被人们认识。

善在读材料时设疑,关键是能在对比联想中快速找出合理的反例,需要开阔的视野和一定的知识积淀。

三、巧在行文中自疑

从人的角度来看质疑的对象,一是他人,一是自己。在阅读中质疑的是他人的观点,而作文中则是假想他人可能会质疑自己的观点,实质上也就是部编新教材所说的要设立“假想论敌”,而笔者在使用新教材前则称之为“自我质疑”,简称“自疑”。因为审题时立的“意”,未必是最终完善的“意”,有时会在行文中不断得到补充甚至矫正,这个“意”类似“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往往动态生成。在行文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质疑,也是立意过程的组成部分。

行文中自我质疑的一大功用即是抢先堵住别人的质疑,如前文中针对小提琴家那则材料拟定的各项立意中,可用让步关系的句子来做起承转合,预先化解掉读者的质疑可能,以期多少做些补救。比如在立意(1)中,可以加上“虽然小提琴家最后的演奏可能仅是出于对小提琴的一种真爱”之类的句子。

如果说审题时立的“意”是大“意”,分论点是小“意”,则行文中的自疑既针对大“意”也可针对小“意”。不断地对自己的“意”进行质疑,会促成说话行文的严密,使得作文更具有思辨性。

在行文中自疑,巧在自然,巧在适宜,巧在质疑出现的时机和位置,往往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比如论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充分列出理由之后就要想到别人会不会质疑自己在倡导拉帮结派,就有必要在此简要澄清一下团结合作和拉帮结派的区分:前者更着眼于公众利益而后者则往往为了私利不择手段。再比如论述宽容的价值时在充分论述之余可捎带着将宽容区分于纵容,设定了核心概念的边界,使读者在此不再生疑。不少高分作文的作者深谙自疑之道,在行文中善用转折关联词承转段意,不仅使文章浑然一体,也使文章充满思辨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在立意中,质疑不是目的和归宿,不是要全盘否定材料,相反应尽可能地挖掘材料的合理之处,其“破坏性”建基于“建设性”,质疑是为了更好地审题立意,而立意则往往是基于“顺说”和质疑后的结论及对策。正基于此,本文将行文中的自疑看作是立意过程的组成部分。

在立意中也需注意质疑活动的边界和有效性。质疑不是时时事事都如“杠精”般为反驳而反驳,需防止质疑的滥用和无效,防止一味钻牛角尖而不能自拔。

在材料作文的立意中巧妙运用质疑思维,既能将思辨落在实处,又助推写作走向高效。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