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考心语 | 综评志愿如何填报

来源:上海高招发布

作者: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刘玉祥

时间:2021-06-28 10:43:11

6月23日晚间,上海考生们查询获悉了自己的高考成绩。不管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成绩已成定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眼睛向前看,仔细谋划志愿布局。有人说,高考升学之路,“七分靠成绩开道,三分靠志愿抉择”。姑且不论这一说法是否科学,理清思路、填好志愿一定是所有考生最近一段时间的要务。

2021年上海本科志愿填报分两段——

一是6月26日至27日填报综合评价批次志愿,

二是7月2日至4日填报其他本科批次志愿。

一般来说,高考成绩达到特殊类型控制线的考生不太会放弃先于其他本科批次开始的综合评价批次志愿填报。但也有一部分考生看着往年综评录取各校各专业分数线,暗叹自己的成绩差了一口气,思来想去选择逃避。其实相关考生此时不必如此“理性”,除非对综评批次各校都不满意,否则都应该勇敢尝试。虽然选择了填报,成功机会或许确实非常渺茫;但是放弃了填报,综评圆梦就真的成为了一场梦。毕竟考生们看到的往年录取线只是往届考生填报志愿的结果,对于本届考生来说没有决定作用,只有参考价值。

须知

一个院校专业组如果没有足够考生填报,他们某些专业的最终录取分数就可能出人意料地低。况且无论综评批次是否成功,都不会对后面的其他本科批次志愿填报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明明有机会,偏偏要放弃”是不够理智的选择。


考生们填报综合评价批次志愿,首先应当仔细研究这一批次的投档录取规则。政策规定,综评批次按照1∶1.5投档,考生进档后还需参加校测,学校根据高考成绩占85%、校测成绩占15%的比例合成总分,将所有进档考生在所进院校专业组内进行排序,待去除其中强基计划录取考生后,由高往低录取排在前三分之二者。综合评价批次执行平行志愿,虽然考生可以填报四个院校专业组志愿,但只可能被投档到其中某一个,并且一旦投档成功,所填其他志愿就自动失效。

深谙规则的非高度优势考生(按近年实际录取情况,指570分以下者)通常会有选择纠结,究竟是宁可“校园一日游”,选择冲击“入围有希望、录取概率低”的理想志愿呢,还是求稳保录取,选择“降低愿望、相对满意”的本位志愿呢?前者还是后者,这是一个问题。建议考生要联动往年本科普通批相关院校各专业的最低录取线来考虑这个问题。如果考生的成绩或位次在本科普通批次也基本够得上“降低愿望、相对满意”的那所院校,那么不妨就在综合评价批次大胆尝试一下“爱拼才会赢”的感觉。同时,把“降低愿望、相对满意”的院校专业组填在下一个志愿位置不失为有效的“组合拳”策略。若是被如愿投档进入了上一个更优的理想志愿,就好好准备校测,争取给自己一个惊喜。若是虽然被如愿投档进入上一个理想志愿,但因校测不够优秀而被退档,也不必沮丧,只要7月2日开始的其他本科批次志愿布局合理,依然可能获得满意结果。若是没能被投档进入上一个理想志愿,而被投进了填在下面的那个院校专业组,也不算遗憾,并且只要校测正常发挥,一般来说录取概率要更大一些。

考生们可能听说过填报平行志愿要注意把握“冲一冲、稳一稳、守一守”的策略。“冲”指填报自己未必够得着的志愿,“稳”指填报和自己实力相当的志愿,“守”指填报往年录取分数远低于自己成绩的志愿。这是针对本科普通批次而言的,不“守”可能面临脱档风险。对于综合评价批次而言,通常无需考虑“守”。这一批次应当注重理性地“冲”、有序地“稳”,此时讲“守”一是浪费了填报相对满意志愿的机会,二是万一被“守”的志愿录取会让自己丧失后面其他本科批次的更佳结果。

需要向考生说明的是,上述分析仅仅建构在技术考量层面。从价值层面来说,考生更应考虑的不是分数有没有浪费,而是自己是不是喜欢、是不是适合,能不能促进自己将来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大贡献。为了“分尽其用”而填报了往年录取分数高,但自己不喜欢、不适合的学校或专业,并非可取之举。把个人选择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是高考志愿填报的最高境界。即使没有达到这一境界,也应当把喜欢与适合视为志愿选择的优先考量因素,在喜欢与适合的前提下追求高分志愿才是对自己真正负责的选择。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