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专家谈2021年秋考出题思路

来源:上海招考热线

时间:2021-06-23 10:37:55

2021年6月7日至 9 日,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以下简称“秋考”)顺利举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各学科命题组专家就试卷命制过程中贯彻的出题思路进行了总结。

语文:坚持立德树人 聚焦学科素养

2021年上海秋考语文试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同时考量为高校选拔人才的需求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要求,遵循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考查重点突出,命题指向明确,科学有效,充分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

试卷着力体现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上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优势,选材上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既贴近学生生活,更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在积累应用部分,语料对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的介绍,激发学生对建党100周年历程的回顾;现代文阅读一对人类广泛合作行为的探究,促进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由来及前景的思考;现代文阅读二小说主角一诺不移、重情重义的美德,文言文阅读一的主人公方正严明、不从流俗的人格都对学生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作文题引导学生从时间的沉淀、从历史与现实中发现和认识事物的真正价值,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认识人生意义的必要步骤,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一环。

二、聚焦学科素养,体现学科本质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试卷尤其能够把握对学科素养的这一基本认识,注重选文的文本特征,突显不同文体在语言运用中的区别,调动学生不同层面的思维能力,考查其思维品质、审美鉴赏的品位及对文化的理解。现代文一为社科类文本,试题聚焦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借助文本中的概念辨识、比较、理解社会现象,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作者对材料的运用,解释材料与观点、推断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合理性。现代文二和诗词作为文学类作品,要求对于作品中的形象、情感、艺术有整体的感受和把握,试题要求学生涵泳语言、体会构思,从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塑造、作品谋篇布局进行多角度的分析、鉴赏和评价。两篇文言文的考查注重对古代汉语的积累和运用,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分析文言文一主人公的说话艺术,体会文言文二语言由散入骈的效果,力求体现出两类文体在功能上的差异和表达上的多样性。这些试题构成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一个有机整体。

三、守正出新,稳中有变

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整体保持稳定。试卷依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结合中学教学实际,延续历年高考语文命题思路,结构科学合理,题干指向明确,难度适中。现代文二的选文在构思上与教材中《最后的常春藤叶》《项链》等名篇相合,学生答题时被激发的相关联想和体验丰富了考核评价关注内在学习品质的意义。诗词鉴赏中对作者借想象之景拓宽词境手法的关注,也呼应了教材中杜甫《月夜》、柳永《八声甘州》、周邦彦《苏幕遮》等作品的教学,让学生在迁移运用中暗含比较的意识,帮助学生在阐释单个作品时构建更为丰富的理解背景,使他们的体验和认识更加深入。

本次命题也积极探索,力求新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在高考语文命题中加强情境设计是国家对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要求,也是落实语文课程发展的必需。现代文二中请考生以学校文学社公众号“最感人小说”栏目编辑的身份为小说撰写一段推荐语,对于情境设置的可能性、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性、测量评估上的科学性都有充分的考量。这种情境设计在试题中的出现,帮助学生将个人体验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引导学生对特定情境深入思考,对语言的功能进一步体验,能够充分呈现出学生对语文素养的多样性的认识,符合综合性、应用性、开放性的教育评价要求。

数学:启思维之源 彰育人之能

2021年上海秋考数学试卷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起点,融入社会时事,注重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考查,以体现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和实现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考试功能。试卷内容分布合理、阅读量恰当,有利于考生稳定心态、增强信心、从容发挥。

一、注重概念理解,启思维之源

数学知识构建于数学概念之上,数学思想方法的灵活运用植根于概念的理解。试卷注重对概念理解的考查。例如,填空题中的等比数列问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无穷等比数列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两个数列基本量的关系,进而求得结果;选择题中的参数方程问题,考生可以通过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实现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化,从而选出正确答案。籍此,引导中学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导向,注重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理解概念的内涵,也理解概念的外延,在深刻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开启数学思维的源泉。

二、丰富途径选择,倡学为之用

许多数学问题的解决途径并不是唯一的,解题方法和途径的选择、策略的运用,决定着问题解决的成效,也是考生数学素养的体现。试卷中有相当部分试题“入口宽”,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有不同的解题途径。有些试题,不同的解题途径体现的是不同方面的数学素养,而另一些试题,不同的解题途径体现的是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及灵活运用程度。例如,立体几何解答题,考生既可以通过几何推理计算求解,也可以借助向量工具计算求解,两种解题途径分别体现了考生的几何推理素养和用向量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素养;而三角解答题中,对三角公式的选择则反映出考生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的能力。有丰富解题途径的试题设计,旨在倡导学习中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因题制宜,学为之用。

三、创新问题情境,激探究之慧

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有力的工具,开展实践与探索,在关联或复杂的情境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是考生创新能力的体现。试卷中创设了一些新颖的情境,考查考生的自主分析、转化问题等探究能力。例如,在求解填空题中的数列最值问题时,考生需要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又如,函数解答题中引入新概念,考查考生对新概念内涵的理解与运用,从具体到抽象,为考生铺设层层阶梯,考生可借鉴平时数学概念学习活动中的经验,用类比的方式进行尝试,总结规律,深入分析。这些试题面貌新颖,不落俗套,着眼于激发考生创造的智慧。

四、关注社会发展,彰育人之能

试卷中部分试题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应用型试题的设计,既体现出数学源于实际,又显现了数学本身的应用价值。通过现实问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激发考生作为未来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例如,概率问题以上海当下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为情境,感悟美好生活,并引导考生关注身边无处不在的数学问题;又如解答题以本市推进“五个新城”建设为背景,利用数学模型对现实问题进行数据分析,潜移默化地引导考生感受社会的发展,激励考生为将来的城市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智慧,把个人发展融于社会发展之中,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主人。

总体而言,试卷起点低、难易适当,重概念、讲方法,既有数学探究、也有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希望广大考生各展所长、考出理想水平,更希望考生常怀为祖国强大、社会发展而学之心,不断努力!

英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教育评价系统改革

2021年上海秋考英语试卷命题持续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教育评价系统改革。

本次考试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旨在通过试题语篇与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顽强的奋斗精神及坚定的红色基因。比如,翻译试题涉及“劳动意识”“健康习惯”“拼搏精神”“红色教育”等主题,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承担新时代民族复兴大任。写作试题通过创设帮助外国朋友选择汉语课程的语境,传播中华文化,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本次考试涵盖语篇源于英语国家真实语料,语言地道,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具有代表性。考试内容不仅考查学生英语学科必备知识,还考查学生发现、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和综合品质。比如,听力语篇涉及介绍某些公司鼓励员工午休以促进其工作效率的举措,倡导劳资和谐关系和社会人文关怀;介绍人工信息咨询服务,凸显在网络环境下人工服务的不可替代性。听力长对话涉及寻找暑期兼职,鼓励学生合理利用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为未来职业早做规划。阅读语篇涉及小说原著节选,培养学生文学赏析能力;同时还涉及体育锻炼中自我保护及自动驾驶技术等主题,不仅考查学生理解、加工文本及读图能力,还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锻炼习惯,引发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现实问题的思考。

本次考试测量目标明确,试卷结构稳定,难易度适中,区分度理想。比如,听力短对话难度由易及难,通过真实交际情境,考查学生获取、辨识及理解等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检测学生的语用能力。语法与词汇试题语篇涉及疾病传播与线上购物主题,在真实语境中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法和词汇的能力,拓宽学生有关疾病传播的知识,并培养学生节俭生活的美德。完形填空试题语篇涉及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动,不仅综合考查学生的词汇和语篇知识,也培养学生要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意识,并以此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概要写作语篇聚焦可视化思维方式,不仅综合考查学生理解、提炼、整合及产出语篇的能力,也拓宽学生对于不同思维方式的认识,并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兼容并蓄、发挥自身的独特性。选句填空语篇涉及饮食与健康误区,既考查学生的语篇知识,也引导学生正确辨别生活中的常见信息,形成独立、批判思维。

总体而言,本次考试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有关要求。本次考试试卷设计合理,符合高校科学选拔人才需求,助力实现教、学、评深度融合,引导师生涉猎不同语篇素材,注重关键能力培养,实现人才选拔、考试评价、教育引导及教学反拨的一体化。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