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课文、演课本剧、与学长交流……这所聋校的校园不再寂寂无声

来源: 第一教育

时间:2020-11-25 12:51:28

上海市第四聋校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聋人教育学校。1937年,“中华聋哑协会”发起创办“中华聋哑协会附设战时聋哑学校”。1956年,学校由上海市教育局接管,改为公立。1994年更名为“上海市第四聋校”。

1998年,学校在市教委对本市19所聋校设点布局调整中,成为集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多重残疾教育为一体的上海市中心城区聋校。2006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

如今学校拥有一流的康复教育专业人才和设备,整合医教科研,优化语言教育,关注学生发展,聚焦潜能开发,实现多元技术优势互补,提供优良学习环境和人本化服务,助推听障学生健康成长。

历史传承:语言教育让聋校不再“沉默”

老校长季佩玉每次回忆起1955年刚踏进学校的场景,都会用“彷徨”来形容:

学校绝大部分教师有听力障碍,师生都是用手势进行交流。走进课堂,看到的也都是手势,学生作业中的语言错误比比皆是。无声的手势,甚至连手语都算不上,他们的沟通范围依然狭小,该用怎样的方法打破屏障、走向社会?

1956年,国家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聋哑学校口语教学实验工作汇报会”,讨论制定口语教学班的教学计划,秋季开始在全国聋校推行口语教学。

会上,两节口语教学实践班的公开课让季佩玉茅塞顿开:不会说话只是听力缺失附带的缺陷,通过正确方法教会听障儿童掌握有声语言,从不会说话到会说话,不是理想,而是事实。

从这一年开始,学校致力于听障学生口语教学的实验与探索。历经五十余年,四聋人开拓进取,在补偿听觉缺陷、发展语言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以特级教师季佩玉、顾爱玉为代表的终身献身于聋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队伍,并以优质的语言教育闻名全国。

1989年,学校首创聋校语言教育“32”字教学策略:扬长促短,说认互动;依文学语,以语导文;因人而异,多种渠道;视听相辅,读写并举;进而提炼聋校语言教学的“自然性、整体性和交际性”三原则:

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的语言形成尽可能回归到自然的途径上去,以达到语言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同步提高;

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配合,把语言的形成与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起来;

通过交际途径,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些经验都是四聋语言教育的宝贵财富和实践准则,教师们以此为据,积极实践,总结了一系列教学观念:

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语言形式,以口语为主导,凭借全文,合理使用手指语、手势语和板书作为辅助语言手段。

阅读教学从读入手,在理解基础上多读熟读。

突破朗读训练难点,培养学生正确地、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

2000年,学校提出了“补偿-发展”教育观,即“以耳聋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发展中获得补偿,在补偿中促进发展”的特殊教育观。学校构建了开放性的聋校管理体系,开发适应听障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探索促进听障学生个性发展的“主体参与型”与“学科综合型”教学模式,让听障学生拥有充分学习的机会和最大的发展空间。

语言教育是第四聋校的根基与教育特色,是学校教育文脉的点与线。今天,当你走进四聋,这个校园不再寂寂无声。这里的学生会热情地和你打招呼,即使口齿未必清晰,语言未必流畅,但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对沟通交往的渴望。他们会运用各种方法:口语、手语和书面语与你交流。这是第四聋校数十年践行语言教育的成果,是几代四聋人不改初心、不懈探索找到的答案。

开拓创新:“四融慧育”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

承继传统,融合现代,随着医学康复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的更新,学生产生了更多个性化的需求。

2017年,在迎接第四聋校八十华诞之际,学校提出了“四融慧育”这一聋校教育实施模式,即:融通医教、融合学科、融会生活、融达未来,凝聚教师智慧,培育现代学生。

“四融慧育”的具体解读


融通医教

“教育+医”不仅在于理念,更在于课程设计与实施。

学校建立“一生一册”档案,保证为每个在校听障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融通医教,化解学生的障碍状况,预防潜在的障碍风险,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在课程中通过科学评估,实施个性化的教育康复活动。

学校有完善的“新生入学评估工作机制”,创立了医学专家、听力技师、特教专家、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跨领域、跨学科的圆桌会议”,综合评估,精准定位,共同制定基于评估的教育教学建议。

入学评估:行为测听

跨学科、跨领域圆桌会议

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学校以甄别性的起始评估与实施精准的过程性评估两方面构建学校听觉语言综合教育康复评估体系,预估学生化解障碍的可能性以及发展潜能,为确立教学目标内容、选择教材、实现精准施策提供依据。

基于学科需求,学校细化课前评估,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优化教学设计,强化教学过程性评估,提供个性化教学支持,保证每位学生的学习质量。


融合学科

学校努力打破传统聋校教学模式中把教育分割成一个个小范围的现象,淡化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强化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学校精心设计校园人文环境:

依据听障学生的身心特点打造校园中的图书馆,触手可及的图书,推门可入的朗读亭,让语言学习融入学生校园生活;

改造生化实验室,配备实验设备zSpace,给予听障学生立体而生动的感官体验;

建设“小创天地”,结合信息技术课程配备了3D打印等专用设备,满足不同学科课程实施的不同需要……

朗读亭:无处不在的语言活动

为学生定制的课本剧课程

在课程设计及教学实践中,学校充分尊重听障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方式,将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以学科本位知识为基点的综合性立体知识,带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融会生活

以参与社会生活为导向,学校致力于向学生提供各种真实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运用,让学生学会做人,增进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

学校以活动课程的核心目标“自信·感恩·责任”为导向,将“生命成长体验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向。

活动围绕“认识生命现象、了解成长烦恼、学习自我保护、肯定自我价值、发扬互助精神”五个板块,抓住自然季节寓意,以“春之萌芽”“夏之花韵”“秋之收获”“冬之悟语”为线索设计、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为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储备能量。

“生命之重——妈妈我爱你”负重体验活动

红色人文行走活动——走近黄浦区的红色地标


融达未来

学校还着眼于学生未来生活所需,将生活与劳动技能的学习与艺术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我与外界世界,保持好奇心,激发创新意识,培养自我达成的自信心,形成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聋历届的毕业生们是一个珍贵的能源库,他们的成长历程就是在校学生的学习资源。学校积极探索开发并实施了“大手牵小手 寻觅成长路”的“学长课程”,邀请来自各行各业的四聋学长,不定期地走进学校,为在校学生开设“学长课堂”。

通过“学长”现身说法,为学生搭建起了沟通、学习、实践、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技能学习与探究学习中体验感悟,从正面引导他们,用梦想激励他们,让四聋学生发现梦想,确立梦想,进而展开人生理想的启蒙教育。

与学姐共舞

走进学长们工作的地方

“四融慧育”让学校在崇善向上的精气神中唤醒学生潜在能力,为未来发展储备强大的续航能力。学校相信无论走到哪里,“阳光、自信、可爱”都是四聋学子的代名词。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