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的科研设备、“跨界”的教师团队……在这所170年历史的学校里,碰撞出火花!

来源: 第一教育

作者: 徐倩 赵玉成

时间:2020-11-16 15:52:08

享有“西学东渐第一校”美誉的徐汇中学,坐落于寸土寸金的徐家汇。

从徐汇公学到徐汇中学,这所名校迄今走过整整170年。170年来,学校以“汇学”为校训,传承“崇尚科学,爱国荣校,多彩发展”的办学传统,逐步形成“成己达人,兴学兴邦”的汇学文化。

眼下,这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开始绽放出新的光彩,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透露出这所百年老校在新时代的新谋划和新布局。

历史传承

古今传承的“西学东渐第一校”创造了诸多第一

从徐光启到徐家汇,从徐家汇公学到徐汇中学,这所1850年创办的学校,如今作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校园中的“崇思楼”修旧如旧入选全国十大文物修缮项目,依然作为“徐家汇4A文化景区”第一站位于徐家汇的中心地段。

据统计,徐汇中学培养古今传承中西汇通的“汇学型”人才60000多人,代表人物有著名教育家“爱国老人”马相伯,地质学泰斗翁文灏院士,“近代雕塑之父”张充仁,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中科院副院长严义埙,世界著名原子物理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周知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兴铭,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褚君浩、潘健生,翻译家傅雷,戏刚家洪深,现代作家叶辛,游泳世界冠军杨爱华等等。

1914年时任上海知县的洪锡范,来徐汇公学参观后发表演说,称之为“中国各种学堂之标准”。1931年学校立案转制,当时的上海市教育局对该校的评语为∶“该校创办于1850年,历史悠久,成绩斐然,素为沪地教会中学之冠。”

在中西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这所百年名校的变迁对于上海乃至中国的中学校史研究具有标本意义。

徐汇中学是近代上海最早按照西方办学模式,分学科进行班级授课的学校,还因其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的诸多第一而被誉为”西洋办学第一校",或被称作“西学东渐第一校”。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徐汇中学开创了无数个第一∶第一个开设数理化课程;最早运用电化教学;最早拥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第一个开设法语、英语、拉丁语课程并开设外语语音室;第一个设置音体美课程;第一个对学生进行油画训练;第一个编撰多学科的校本教材《汇学课本》…….

学校也继承与发展了严复所主张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体育、智育、德育三育并重的教育理念。

在德育上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基于此学校特别注意对学生德育方面的观察,设有功课单考查学生的道德品行。

在智育方面,学校很早就开始编撰涵盖诸多学科的学校课本,时称“汇学课本”,其中包括泰西科学、哲学宗教、世界历史、地理、法语、英语、拉丁语、音乐、体育等课本,是上海乃至全国较早拥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和外语教学语音室的中学,也是我国最早试办电化教育的学校。

开拓创新

打造“硬核”的融合、多彩课程

走进徐汇中学的校园,波音787飞机模拟驾驶、无人机、高铁调度与模拟驾驶、水下机器人、机器人救生、3D打印、卫星制作与应用、天文观测台、“太阳能+风力”风电站等“高大上”的实验室,在徐汇中学已建成了22个。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一所中学能拥有如此先进的科研设施。

这所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创生诸多学科课程、分学科教学班级授课制的新式学校,1850年就有60门课程,被誉为“中国校本课程创生地”。学校现有120门校本课程,其中科技32门,艺术24门,体育20门。

170年来,徐汇中学从未忘记过初心。理科、工程与科技教育始终不断,融进了学校的基因,为今天的科创素养培育厚植了文化、奠定了基础。

在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全力支持下,学校建造了足以为研究生科研提供实验条件的“高速列车模拟驾驶实验室”以及“高铁运输组织仿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沉浸式的教学体验。

与“硬核”实验室相匹配的,是旨在拓展中学生科创能力的“2+X”科技创新课程群,以及学校自主研发的校本教材。

学校从顶层设计上架构出科创特色课程群,走出一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特色发展之路。其中,“2”指的是“生物工程+交通工程”,“X”指的是其他工程。

早在2007年,徐汇中学就率先与在国际生命科学领域上具有领先地位的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成立了“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创建了5个生物工程实验室,这就是学校最初的课程群雏形。

一直以来,徐汇中学的课程培养目标非常清晰∶“要把学校办成科学家、工程师的摇篮。要改变中国中学生普遍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跨学科创新思维能力的现状。”

170年来,徐汇中学历史上经历过很多次课程改革,从“中西课程结合”到“语言与科学并重”,再到“全面而多元”,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课程设置上,始终离不开“多彩”二字,并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课程是真正的育人载体。

在校长曾宪一看来,理想中的校本课程,一定要让人终身受用,要服务于人的生命、生活需求。除了科创课程群的创建,体育、艺术、心理健康等特色课程在徐汇中学都得到了多彩的呈现。


老校友们在怀念母校时说∶“母校坚持在道德教育、智力开发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各种文体教育,使我们学生身心活跃、体魄健壮。体育是母校的特色,课程设置中有体育课,每天下午四时学生必须到操场上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就我们住读生而言,下午课程结束后,不准留在教室内,每人必须参加球类活动,初中生中练踢小橡皮球很普遍,各年级也组织各自的球队,比赛起来争夺得很激烈。”

如今,徐汇中学是上海市女子篮球和飞镖传统项目学校,全国足球、篮球、冰雪项目特色学校,还开设了空手道、网球、射击、华尔兹、乒乓球、体育舞蹈、游泳等20门体育课程,在南校区还开设了冰壶和飞碟等课程。

语文老师开飞机,数学老师开高铁,这支“跨界团队”不一般

语文老师开787飞机,数学老师开高铁,英语老师开水下机器人、物理老师调度高铁、体育老师开无人机…在徐汇中学,一支“能跨界,会研究”的教师团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音乐教师出身的史莉莉,2015年通过竞聘担任学校科研和课程发展中心主任。一下子坐上这个位置,而且专业跨度大,史莉莉的心里总有点忐忑。

但她非常认同曾宪一所说“教师是做学问的”理念,并以此对自己高要求,从著书、做课题,到抓全校的科研工作,史莉莉越做越有信心。

曾宪一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步入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也要发生改变。过去,我们习惯了一位老师把一门课上到底,而今后,学习的途径是多元的,老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领路人,本身就要能适应主动学习的趋势。”

自从徐汇中学启动科创素养培育特色高中的教改,很多教师悄悄完成了“转型”,教师逐渐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实施者、评价者。

经过全校教师的努力,教师课题立项和教科研成果越来越多,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校现有教育部课题2项、市级课题9项、区级课题15项,是全区立项最多的中学。学校连续三届被评为徐汇区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

2016年至今,教师出版教育教学书籍12本,其中专著7本、合著编著5本。全校教师论文发表国家级25篇、市级533篇、区级12篇、校级208篇,发表和获奖论文创历史新高。教师编写校本学材59本,正式出版特色课程学材2本。

在徐汇中学,这样的“跨界”老师还有很多。

在3D打印与创意课程上,物理老师汪洋、计算机老师王肖莲和艺术老师方佳铃进行融合教学,探索跨学科、跨领域的科技艺术融合创新。

“90后”教师张德贵担任上海中小学“新科学新技术”创新课程中“多彩的功能膜”课程教师,经过短短一年的锻炼,他从”门外汉"迅速成长为优秀指导教师……

徐汇中学正是有了这些优秀教师带头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研究,学生的创新素养也在课程学习中得到飞速发展。

把学校打造成一个"研究场”

2009年暑假,曾宪一到徐汇中学当副校长。当时恰逢学校要举行160周年校庆,他接到的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整理校史博物馆、汇学文化墙,管科研、课程、文化。

“这就给了我非常多的读书机会,让我对徐汇中学的校史、课程、历史人物有了全面透彻的了解与感悟。"从这一刻起,学校的办学传统“崇尚科学、爱国荣校、多彩发展”就深深地镌刻在曾宪一的心中,念念不忘,他说∶“我对学校文化的博大精深越是了解深刻,越是爱上自己的学校,越有使命感。”

曾宪一在修史的过程中,了解到校史中对"爱国荣校"四个字有着特定的解释∶强调文理兼通,中西贯通;强调科技兴学,科技兴邦。

可见,徐汇中学素有崇尚科学的“汇学”基因。从1850年至今,学校一直致力于理科、工程、科技方面的教育。今天,培养学生的科创素养,也是历史的延续。

在传承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发展“汇学”文化的内涵。

其一,“汇学”和徐汇联系在一起。徐以成己,汇则达人;徐以兴学,汇则兴邦。

其二,“汇学”,它是徐汇中学的简称,又是学校图书馆的名称,还是马相伯亲自书写命名的《汇学杂志》的名称。

其三,“汇学”蕴涵“荟学——会学——慧学——汇学”四“hui”内容,第一个“荟”学———荟萃精华,广学博识;第二个“会”学———参悟规律,善于学习;第三个“慧”学——智慧养成,学以致用;第四个“汇”学———古今传承,中西汇通。

从此,“汇学”二字贯通古今,成为了徐汇中学的专属文化标识。前三个“hui”主要体现了学习层面,如果用一个短语高度概括就是“会研究”,汇学师生做学问的研究实践也让学校研究文化蔚然成风,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研究场”。

今天的徐汇中学校园,校门左侧有“汇学”四重门,大门电子屏下用绿化设计了校训“汇学”;勤体馆楼顶建设了太阳能风力发电站;重德楼楼顶建设了太阳能发电实验室、入口设计了院士墙、六楼建成了5G+R科创实验室;崇思楼小礼堂演播室建设了影像创新实验室;科学实验大楼——砥行楼楼顶建设了汇学天文台。再加上能体现科创特色的汇学泉,操场上原有的日晷、回归石等看得见的工程景观…科创元素已经融入了校园文化的点点滴滴。

学校花大力气建设了科创实验室、建专用场馆为师生做研究平台。科创实验室是研究场、生本学堂也是研究场、功能教室也是研究场,讲到学校每个实验室“从无到有”的历程,曾宪一都如数家珍。“实验室建好了,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要用来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