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须先立志!这样的开学“第一课”让学生铭记一生

来源:文汇网

作者:王星 吴金娇 姜澎

时间:2020-09-02 10:17:46

为学须先立志。

9月1日,沪上中小学迎来秋季新学期的开学首日。即日起,沪上各高校也将分类有序安排学生分批返校、报到入学。

在沪上大、中、小学,以开学教育“第一课”为牵引,在一批思政、德育名师的领航、指导下,学生们重温“真理的味道”、聆听抗疫故事、厚植爱国情怀、触摸信仰的力量。

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教育之道。对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来说,开学“第一课”也是一堂温暖人心的“思政大课”: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情怀,是立德成人、立志成才的信念。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这个开学季注定是特殊的。而温暖人心的“第一课”,注定让人难忘,足以让学生一生铭记。

【小学生的“第一课”】

知行合一,帮助孩子们种下勤劳奋斗的种子

9月1日一早,上海市一师附小校长鲁慧茹就如往常一样,等待在校门口,微笑着迎接每一个小学生。今年是她从教的第40年。

开学典礼上,稚嫩的一年级新生打着快板上台介绍自己;自信老练的哥哥姐姐,把假期走访红色地标的所思所感做成视频分享。轮到鲁慧茹发言了,她满是期待:“希望你们在学校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成为正气、大气、有灵气的祖国未来接班人。”

小学生的开学典礼总是简短而活泼,但是鲁慧茹为了开学典礼思考了很多。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在学生的心灵从小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

面对还习惯于蹦蹦跳跳的小学生,如何在让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发生?鲁慧茹说,通过在一师附小多年的实践,她发现要根据孩子年龄特征,开展丰富多元的实践,让孩子多看一点、多学一点,帮助他们成长。

让学生走进养老院,已坚持了13年

在鲁慧茹看来,德育无处不在,甚至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可以滋养孩子们的心灵。

昨天是开学第一天,一师附小大队辅导员贾为卿就已经联系好了曹家渡街道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本周五学生将去为老年人服务。在一师附小,学生以小队为单位,利用每周五提前放学的时间,走进养老院做志愿者,这个传统已经坚持了13年。

今年,由于疫情关系,学生们已经半年多没有去养老院了。很多孩子其实也牵挂着那些久未谋面的“老伙伴”。得知可以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小规模进入后,学校第一时间就重新做了安排。“在养老院,孩子们有的会给老人敲敲背、捏捏手,有的会准备些节目让老人乐一乐,还有的给他们读读报、说说新闻,或者讲讲学校里的故事。”鲁慧茹说,“很多学生的敬老观念,就是在这样身体力行的活动中形成的,根本无需反复跟他们说要尊老、爱老。”

从更广阔的大世界汲取养分

鲁慧茹认为,课本上的知识相对固定,但在课外乃至校外,还有很多“养分”学生应该主动汲取。

中共二大会址、毛泽东故居、刘长胜故居、蔡元培故居、四行仓库、静安区党建服务中心……这些学校周边的红色地标,成为一师附小不同年级学生的“据点”,大家早就利用探究课的时间走了个遍,红色基因也便慢慢植根于内心。

每周五中午,学生在教室用餐时,广播里会响起SMG为学校特别制作的每周新闻集锦节目——新闻引力波。主持人会模仿小朋友的语气,将一周的天下事生动地串联起来。到了五年级,学校会组织大家去远郊“军校二日训练营”。去之前,每个学生都要先学会几件事:包馄饨、整理衣服、叠被子……因为在军校,这些都是必备技能。“让他们接触军人、了解军营,除了能让他们身姿更挺拔,更是一堂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鲁慧茹说。

即便是传统意义上的春秋游,鲁慧茹也希望孩子能在放松的同时学点“本事”——去植物园里认识植物,去顾村公园时了解顾村历史……

帮孩子“寻找”理想,人生目标会越来越清晰

问起理想,很多孩子常会说,我长大想当个科学家。但究竟怎样才能当科学家?当哪方面的科学家?科学家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其实他们并不知道。

每每和大家聊起立志向,鲁慧茹总会拿自己举例。从小喜欢看书想当作家的她,17岁起去奉贤农场务农,一有空便写诗。后来没当成作家,但业余时间也发表了很多专著和诗歌。时至今日,语文老师出身的她,还会在看到作文题后,写上一篇“下水作文”与学生分享。“我常跟孩子们说,有了理想,就要找准方向努力,这样目标才会越来越清晰。”鲁慧茹说。

为了引导挖掘孩子的兴趣所在,一师附小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的每周二下午“快乐活动日”,他们就可以从科学、艺术、体育、人文、生活这五大类几十门选修课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选错了也没关系,下学期可以再换一门。”鲁慧茹记得曾经有一个女孩选择了舞蹈,毕业后考取了上戏附属舞蹈学校,“她毕业前跟我说,她的理想是做专业舞蹈演员,实现不了就去当舞蹈老师。”

在鲁慧茹看来,小学是青少年的萌芽期,通过丰富的校内外实践和家校合作,可以让他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对探索的兴趣,了解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并在内心种下奋斗的种子,激励自己成长、成才。

【中学生的“第一课”】

跟上时代的思政课,才会让学生真喜爱真受益

这个新学期,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开学“第一课”上,迎来一位抗疫英雄。当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队长郑军华来到现场做报告时,一幕幕白衣战士星夜驰援武汉的事迹再现,感动了很多学生。

在一旁观摩的华东师大一附中特级教师陈明青,曾于2019年3月1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作为八名代表之一,代表全国高中思政课教师做主题发言。

陈明青对开学“第一课”现场涌动的热潮并不意外,让她真正惊喜的一幕发生在“第一课”的末了:听完郑军华的讲述,学生们积极留言、提问。“疫情期间不少党员医生冲锋在前,您认为他们身上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请问我国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上究竟走到了哪一步?”“大数据、云计算是否可以在医学中发挥更大作用,建模可以用于疫情防控吗?”……

“这就是如今的高中生,他们思维活跃。亲历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不止于发自内心的一刹那感动,而是从感动中抽离出来,更加理性地思考,关心的问题不再止于自我,而是从‘小我’层面转向‘大我’,关注人类的命运和未来。”身为教师,陈明青对学生们的表现赞赏有加,但同时,她也意识到身为一名教师的责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师也要在专业上一路奔跑,思政课堂只有常讲常新,跟上时代,学生们才能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真学真信才能真用,教师“领跑”作用至关重要

从教22载,作为高中政治特级教师,陈明青始终深耕德育教育,不断开拓创新。她是很懂学生的“网红”老师。

在陈明青看来,昨天这场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上,学生们所展现出的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正是自己多年来孜孜不倦耕耘德育的重要动力。

“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必须要有理论基础的支撑,要通过学习,让他们从理性层面认识、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陈明青认为,00后学生成长于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让这代学生通常不再接受老师的单方面灌输。与此同时,身处信息爆炸时代,也对这一代人的思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拥有了成熟的思辨精神,才不会被互联网上的各类观点‘牵着鼻子走’。”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陈明青认为,教师的“领跑”作用至关重要。在课堂里,她往往使用大量鲜活的案例,除了政治,还会涉及历史、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例如讲到哲学与文化板块内容,需要向学生解释何为“发展的眼光”时,她会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切入点,从农村发展与环境保护谈起,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她也不忘启发更多学生思考:“当我们今天谈论环保时,并不能简单地将破坏环境的责任推给前人,而是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为只有看到问题、方能进步,今后才能避免错误的重复。”

学生们之所以喜爱陈明青讲的思想政治课,是因为她的课程“有血有肉”,生动有趣不死板。

例如,去年进博会期间,陈明青带领学生去虹口北外滩进行实地调研。学生们结合自己的所学,积极为北外滩未来发展建言献策。这堂实践课有一个“后续”:陈明青的学生将调研的成果提交给一位人大代表作为参考。再比如,陈明青先后带着学生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和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通过“时空穿梭”,让学生体悟革命先辈和当代英雄之间一以贯之的党员先进性。

用陈明青的话说,她的课“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让学生从旁观者变成主体,在自觉参与中入脑入心。“只有真学、真信,才能真用,学生们才会以主人公的姿态投入国家的未来建设。”

课堂与舞台同频共振,“奋斗的青春最美”

包括陈明青在内,沪上越来越多中学教师持续走在探索德育教育的创新路上。

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很重要,可落实到教学实践层面,具体应该怎么做?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校长肖英告诉记者,学校首选的落脚点是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将戏剧教育的核心元素糅合进课程,借助艺术的手段,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近年来,上戏附中每年都将戏剧党课设为开学“第一课”。开学典礼前数月,学生和老师就开始策划、排练,从剧本创作、人物造型到台词排练、舞美灯光等,学生均全程参与。

“通过钻研人物的特点,学生在表演中代入角色,从而感受到自身命运、家国命运紧密相连。”肖英表示,戏剧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情景角色认知”,通过让学生扮演革命先辈、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等,学生在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完成“移情”。从教学实践看,这种“强体验”的形式,不仅可以让新生对校园生活充满向往,老生也能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一线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学生‘三观’塑性的重要时期,要让他们感受到奋斗的青春最美,仰望星空的同时不忘脚踏实地,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通过课堂与舞台的同频共振,让更多学生争做正能量、勇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大学生的“第一课”】

校史育人大师励志,激发学子爱国求知情怀

为了迎接新生的到来,昨天,复旦大学陈望道旧居的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讲解团团长钱威丞和讲解团成员又演练了整整一天。大约一周后,今年新生将分批到展示馆,了解这位品尝了“真理之甘”、并让更多人感受到“真理之甘”的老校长的故事。

在上海交通大学,入学的新生们也正在“云”游览校史馆,了解校史,为入学后参加“第一课”作准备。

……

从眼下到十月中旬,高校将分批开学、迎新。为了迎接开学季,沪上高校总动员,各高校的开学“第一课”都已经列出了排片表,而在“第一课”之前,不少高校的名师已陆续登上讲台,线上线下与学生实时交流自己与国家同频共振发展的经历,各高校的校史档案馆也全新开启,以红色校史教育为抓手,构造大思政格局,鼓励青年大学生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名师上讲台,解析与祖国同命运共发展的人生路

“你们恐怕很难想象,大约10年前,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受邀在上海交大讲课时,讲到一半教室里就断电了,他用手机上的电筒照着黑板给我们的学生上课……而之后,中国经历了如此快的发展。”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杰昨天为上海交大致远学院的学生上了返校后的第一课。在课堂上,他展示了当时拍下的这一段突然断电的视频,向青年学子娓娓道来他亲历的故事,点燃学子们内心爱国、求知的火种。

学生们如今所在的致远学院,就留存着学者们艰苦奋斗的脚印。2010年致远学院初成立时,“一没人、二没经费”,张杰记得,即便如此,当致远学院还只有雏形时,他就向彼时身在海外高校且获得终身教职的三位应用数学家——鄂维南、金石和蔡申瓯教授发出回国发展的提议时,他们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刚回来时,他们甚至连办公室都没有,但艰苦的条件没有浇灭科学家为国育才的理想。可以说,没有一批为国家育才的学者,就没有我们的学院,也没有我们后来的快速发展。”张杰以学院的往事,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为祖国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今年开学前夕,上海交大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大师课程。去年刚当选的最年轻中科院院士樊春海,以及知名教授刘西拉等都陆续开讲,他们把自己的成长经历作为“典型案例”,为学生解析与祖国同命运共发展的人生路。

在复旦大学,《大国重器》《大国之路》等一系列课程也已排好,商飞集团、宝钢集团、高铁集团等国家重点企业的总工程师也将作为新生导师,开学后将陆续登台。

校史给新生的震撼,就是无言的激励

“对年轻学生来说,校史和校史中那些知名校友的故事,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离那些改变历史的人原来那么近,面对这种无言的激励,任何人心中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都会油然而生。”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尹冬梅说。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校史对于新生来说是文化自信和奋斗精神的源泉。今年,复旦大学新生入学后会接到“打卡”任务,其中就包括参观复旦大学校史馆和陈望道旧居纪念馆。“不仅仅是校史,上海本身就是一个红色资源丰富的城市,一大会址、四大会址、望道旧居、钱学森图书馆,这些都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资源。”尹冬梅告诉记者,每位新生入学后将领到一份“菜单”,菜单上是沪上红色资源的列表,对于学生来说,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形成一种学分化的制度。

“每年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课,都会谈到校史,所以今年我们赶在新生入学前,让他们提前‘预习’,感受学校饮水思源、爱国奉献的传统。”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主任张凯在上个周末和学生志愿者一起带着新生“云游”了学校的校史博物馆。

据介绍,在2020级新生入学前,学校进行了新生调研,根据反馈,策划了此次校史馆的线上直播云游。学校从校史馆丰富的馆藏中挑选出十组极具代表性的展品和人物故事,为新生和家长们送上印象深刻的入学前的预备课。从1934年钱学森的毕业证书到最新的“辽宁舰”模型、“蛟龙号”模型、“天鲸号”模型等大国重器……很多新生驻足良久,内心的震撼溢于言表。

摄影:陈德祥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