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加快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六年来上海教育事业发展成就巡礼②

来源: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时间:2025-01-03 10:28:21

2018年9月,新时代以来的首次全国教育大会召开;2024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又一次召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上海教育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砥砺奋进,以高质量教育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的上海篇章。

新年伊始,“上海教育”政务新媒体推出“六年来上海教育事业发展成就巡礼”专栏,通过图文,系列介绍上海教育的新发展和新成绩。

上海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化学校改革创新,推进学校思政工作发生格局性变化,探索形成了一批改革成果,广大师生不断坚定“四个自信”,精神面貌积极向上。

勇立潮头,探索形成一批示范性改革成果

“三全育人”工作理念深入人心。依托部市共建机制,上海深入落实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示范区建设任务,在全国率先成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创新发展中心”,开展先行先试。聚焦全面加强党对思政工作的领导,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市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专门统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抓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思政课”建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劳动教育、校外教育等事项。各高校成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本校方案,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区校、校校、校社、校企“4个联动”机制,“三全育人”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并付诸实践。

“大思政课”试验体系全面深入构建。入选教育部“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整体构建“大思政课”试验体系,在全市布点建设“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7个、重点试验区12个、重点试验高校31所,“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104个,探索大中小一体化、校内外一体化、知信行一体化的综合改革试验模式。高校全覆盖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中小学探索开设导学、导读和主题活动课程。围绕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等开设专论课。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分领域重要思想或重要论述开设个论课。在全市高校“一校一课”创新打造“中国系列”课程,并向中小学延伸,有关经验做法入选中组部“党的十八大以来攻坚克难典型案例”。在高校全覆盖开设“中国系列”课程的基础上,探索开设“强国系列”课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成立上海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机制,打造“讲台上的新思想”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观摩课品牌,开展一体化师资培训和课程建设研究。 

举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建设座谈会

“人民教育家”于漪在“讲台上的新思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观摩活动中寄语

首创课程思政改革在全国推广。聚焦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和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责任,深入实践“学科德育”改革, 首创课程思政理念和教学改革。出台《关于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建设4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中心,推进上海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示范团队建设。教育部在上海召开课程思政现场会。上海课程思政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相关经验做法入选上海市委“改革开放标志性首创案例”。修订中小学学科德育教学指导意见,建设学科德育协同研究中心和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形成近千个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学科德育特色课堂。

举办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展示会

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为学生讲授“中国道路”课后,与现场学生交流

上海体育大学“国乒荣耀”课程第一讲由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施之皓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