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师剧铸魂育人 全程导师制陪伴成长 沪上高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人

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

时间:2024-05-24 10:32:41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指出,“上海一定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深入人心,努力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要抓好青少年等重点人群”。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视新闻》推出“践行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育新人”系列报道。

从排演原创大师剧讲好党史校史,到深化全程导师制陪伴学生成长,近年来,沪上高校不断创新立德树人的方式方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

真理的味道有点甜,这是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2017年,原创大师剧《陈望道》首登复旦舞台,自此久演不衰。从剧本创作、演员培训到道具布景,一代代复旦人重温大师生平,一批批青年学子追忆红色往事。

陈正阳复旦大学学生原创大师剧《陈望道》演员

首演至今,原创大师剧《陈望道》已经公演十余场,观摩人数达到近万人次,更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环。

李欣瑶复旦大学学生

不仅于此,这部大师剧更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转化为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库。深入挖掘历史,师生共建读书小组、讨论《宣言》文本;围绕“望道精神”,陆续设计推出20种、68款文创产品;志愿服务、讲解摄影等喜闻乐见的衍生活动,也吸引到更多青年学子参与其中,“绘声绘色”传承红色血脉。

黄洁复旦大学学工部副部长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不仅要创新形式,还需要贯穿始终。在上海大学宿舍楼,一场师生之间的谈心正在进行。

对上大理学院副教授白丽华来说,这样的交流四年来已经习以为常。从2019年起,上海大学全面启动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改革,从本科新生入学起即配备一位导师,全员参与、全程陪伴、全方位指导。白丽华就是其中之一,在学生中她还有一个特别的称呼——“白妈妈”。

从刚入学时的身份转变,到快毕业时的求职压力,当学生遇到大学生涯的种种困惑,全程导师都会陪伴左右、指引方向。

白丽华 上海大学理学院副教授

目前,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已经在上大实现了全覆盖,根据学院的不同特点,还施行“一院一策”。在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们会鼓励本科生提前走进实验室,开展合适的研究课题,激发学生的科研志趣。

肖俊杰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

通过推出“书记院长谈”、“导师说”等先进典型,搭建“导师工作论坛”、“导师下午茶”等交流平台,不同学科的全程导师也可以共享经验。

成旦红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

创新形式、完善机制,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道路上,沪上高校也将继续上下而求索。

责任编辑: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