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把思政课堂搬到“绿水青山”间,让师生“零距离”体悟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时玉 刘远康 董晓光 摄影 杨玉璋等

时间:2024-03-20 13:18:08

在绿水青山间,“沉浸式”开展“两山”理论实践研学,“零距离”体悟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乡村实践。连日来,东华大学把思政实践课堂搬到习近平总书记首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小山村——浙江省安吉县余村。

打造绿水青山“实景课堂”

沪上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训实践基地揭牌

image.png

思政课教师在“两山”大石碑前实景教学

据了解,余村是“两山”理念诞生地,正是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余村实现从炮声隆隆、粉尘蔽日、靠山吃山的“采矿经济”,到溪流潺潺、草木掩映、养山富山的“绿色创富”的嬗变。

“余村的变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实践的一个缩影。”思政课教师孙晓艳在“两山”的大石碑前,与同学们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中国式现代化是个大主题,我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个角度切入,带领学生在美丽余村真实听、真实看,近距离感受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这样的课堂没有大道理,讲起来令人信服。”

开在绿水青山间的“大思政课”,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生金吉儿兴奋地说:“当我们和老师一起来到‘大石碑’这里,看着眼前的绿水青山,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深度体验当地村容村貌与风土人情,那一刻真正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最近她更是将毕业论文选题定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唯物史观基础》,在实践学习基础上持续深化理论研究。

image.png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训实践基地揭牌

除了“两山”大石碑外,东华师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安吉足迹边走边学,在余村老水泥厂旧址探讨绿色发展理念,在未来乡村展示馆体悟践行“两山”理念的乡村建设新图景,身临其境品味“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不仅现场讲,东华还携手安吉正式发布“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实践‘两山’思政大课校地合作课程”,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得更远。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教师教育学院支持下,活动还揭牌上海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训实践基地,地点就设在东华大学,未来将全面开放大学思政课育人资源,辐射服务全市中小学,不断深化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鲜活素材,这也提醒我们要在广阔天地间开好‘大思政课’。我们先后在杨浦滨江讲‘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在浙江宁海讲‘千万工程’,在浙江安吉讲‘中国式现代化’,我们想打造的思政课堂是体系化的、由点及面的,是课程、资源和方法等育人要素的链式整合,让立德树人关键课程更有生命力。”

“脚沾泥土”开展驻村实践

以“思政实践育人基地”拓宽育人平台和实践空间

提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探索特色农产品时尚传播路径、与当地小学生共同进行设计创作……在这次思政实践课堂中,东华大学坚持把思政课与实践相结合,特别安排社会实践、实地调查等环节。90多名学生既涵盖了本硕博不同学段,又包含了艺术设计、时尚传播、环境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不同专业背景。他们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路径的安吉实践认领“任务卡”,在深度驻村实践中以专业所学赋能乡村振兴。

image.png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与当地小学生共同进行设计创作

image.png

人文学院学生开展助农直播

“与村民同吃同住,谈家常、话家事,还开展了晨读、夜谈、撰写日记、现场汇报、结业展示等活动,这样的实践方式新鲜而又‘接地气’。”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硕士生王佶婧和小伙伴走访水文化展示中心、实地采样、调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并提供可行方案。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023级博士生王淼也意犹未尽地说:“这次带领着安吉县天荒坪镇中心小学的小朋友为家乡设计IP,他们将自己眼中的安吉画出来,我们通过艺术设计再加工,在当地土特产包装、文创产品等项目推进落地,以设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image.png

东华大学思政实践育人基地揭牌

为了提供更加广阔的育人平台和实践空间,东华大学强化校地联动,揭牌成立思政实践育人基地,村书记、青年创客、农场主理人等受聘为校外导师。学校还启动全国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竞赛,成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青年宣讲团,不断提升实践育人实效。

“安吉是‘两山’理念诞生地,也是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为我们开展实践育人提供了天然‘金矿’。我们希望以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路径的安吉实践为生动素材,既带着书本讲原理,又带着学生躬身实践,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增强实干本领,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东华大学团委书记秦泽峰说。

多年来,东华大学始终把实践育人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为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东华大学有意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将思政课从教室延伸到广阔天地间,让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实践育人共同体”与学生共同浸润在实景教学现场,实现理论学习、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前总觉得乡村不会是我的就业方向,这次来到余村直播助农,我发现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在这里干事创业。未来,我也想拥有一个这样的‘大自然’工位!”东华大学人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赵冉深有感触。

记者 刘时玉 通讯员 刘远康 董晓光

摄影 杨玉璋等


责任编辑:刘时玉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