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所“新成长学校”,专收“拒学”学生……

来源:文汇网

作者:王星

时间:2024-01-29 10:28:19

新成长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攀岩

告别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全市160余万中小学生从本周一开始迎来了寒假。

在位于南上海的奉贤,有一所新成长学校,在这个寒假前举行了一场“休业式”:老师几乎悉数出席,祝贺学生们完成了一个学期的“学业”,可当日出席的学生,却半数未满。

这所学校,被当地人称为“四无”学校,即无单位法人、无固定校舍、无教师编制、无在籍学生。

刚结束的这个学期,在此学习的学生来自12所奉贤基层学校,总计22名初中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此前都因种种原因休学。

新成长学校开办迄今一年多时间,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帮助这些孩子重新走出家门、回归校园生活。

满足这些特别学生的特别成长需求,新成长学校“新”在哪?能否独辟蹊径,为“拒学”的孩子找到一条回归之路?

65%的出勤率?实属正常

菜场路1132号,奉贤区教育学院1号楼2楼,是新成长学校这学年的所在地。

记者采访的这一天,恰好赶上学校举行寒假放假前的“休业式”,整个活动,既简单又宽松。新成长学校校务组成员、奉贤区少年军校副校长赵丹军用一个视频回顾了本学期以来师生们经历的点点滴滴。从教室布置到心理团建,从国防实践到职业体验,从走进自然到健身活动……相比普通初中学校,这里的校园活动要丰富得多。

很快,到了颁奖环节。到场的每位同学都可以上台领取证书,表彰他们在学习、参加校园活动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优异表现。只是,这场“休业式”的出席率,实在算不上高——当天来参加的学生,总共只有9位。

在赵丹军看来,这样的情况实属正常。“对于这些孩子,我们都期望他们能够多走出家门、多来学校。但究竟能不能来,每周能来几次,还是取决于学生和家长的实际情况。平时上课,学校的整体出勤率大约在65%左右。进入冬季后,有的学生由于起床困难、呼吸道疾病等原因,在上课日的上午,这一比例还会有所降低。”

新成长学校的教学时间安排,较普通学校也要宽松得多。每周二、三、五,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15分,通常一天只排四节课。学校对学生到校时间也不作硬性要求。但即便如此,要让学生走出家门,并非易事。

小文的妈妈,深有感触,“来到这里学习以后,女儿的变化真的很大。”

小文在新成长学校已学习了一年时间,她的出勤率也从最开始每月去一次到如今每周去学校两、三次。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小文就休学在家。去年初来我们这里时,她应该读七年级了。刚开始,她不怎么说话,和我慢慢熟悉之后,我得知,她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钓龙虾。”刚过去的这个学期,赵丹军不断鼓励小文,并承诺,你尽量多来上学,找时间就带你去钓龙虾。”

今年的这个“休业式”后,赵丹军等来了一句让他开心许久了话。小文主动跑来问,“赵老师,什么时候能带我去钓龙虾?”

“拒学”的孩子,遭遇了什么?

没有办学经验可循;每个学生身上的问题都不一样……可以说,“摸着石头过河”的新成长学校,要面对的难题不少。但它的出现,对于像小文妈妈这样的家长来说,无异于是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新成长学校创办以来,目前总共开设了两期。寒假前的这一期,开设了两个班:一个面向九年级学生的“新星班”,以及一个面向六七八年级的“实力班”。赵丹军说,这两个班级的名字,都是学生们自己取的。

在到“新星班”学习前,小珍已有一整年没上过学了。她跟老师说,感觉自己以前就像个“补课机器”,虽然成绩还不错,但妈妈要求严格,让她透不过气。小珍的每一天都被兴趣班填满,她感觉自己每天都在煎熬。八年级升九年级的假期,小珍问妈妈,学习和快乐哪个重要?妈妈回答:当然学习重要,都初三了,哪来什么快乐。妈妈还时不时提醒小珍,一定要努力学习,一定要考上XX高中。后来,自感抑郁的小珍问妈妈:“我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妈妈说:“你没病,就是叛逆!”

从此,小珍关上了房门。

“实力班”还有一名六年级学生,叫小辉。从小他与奶奶爷爷生活,父母则常年带着妹妹住在市区。不料,2022年,奶奶生病住院,小辉办理了休学。去年9月开学后,小辉刚回学校,便与同学发生口角摩擦,于是再度“请假”回家。

小辉的班级里,还有一名学生叫小新,是个“游戏王者”。因为父母平时较忙无暇管孩子,小新这几年沉浸在网游世界中,打《王者荣耀》的水平颇高,还开设了个人视频号讲解游戏,关注他的粉丝达1万多人。按照小新父母的规划,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孩子初中毕业后就可以送到国外去留学,没想到的是,刚进初中的小新,决定不去学校了……

这些孩子,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又如何帮助他们摆脱问题?

奉贤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施文龙说,在一些青少年身上,因非常规病事假无法到校上课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剖析背后的原因,互联网只是因素之一。近年,除了居家学习期间上过一段时间网课,有的青少年还沉迷短视频或网络游戏,陷入“网络成瘾”,再叠加学业压力、亲子矛盾、人际关系等问题,一小部分学生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厌学情绪。特别是进入初中后,孩子有了较为独立的人格和主张,一旦和家长或老师发生了冲突,就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但遗憾的是,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种种情况,有些家长并没有意识到,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022年“十一”长假期间,在施文龙的提议下,奉贤区教育局根据前期排摸,召集了有类似问题的十几位家长,举行了一场座谈会,让家长们把孩子的故事和家庭的困扰讲出来。

“我家孩子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家里的饭不要吃,整天点外卖,也不跟我们交流”“孩子有抑郁症状,要服药。吃了药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来,学校去不了,越去不了就越脱节,后来就不敢去学校了”“女儿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心事重重的样子。小时候我们还能管,现在完全管不了”……

那天,坐在台下听的,不仅有任教于奉贤中小学校的老师,还有区教育学院、区青少年实践教育中心(少年军校)、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开放大学奉贤分校以及区心理学科的相关负责人。

“家长们介绍完情况后,我们紧接着就开了一个会,一起商量如何帮助这些‘拒学’的孩子回归正轨。”施文龙说。

非传统意义学校,交出不一样的“成绩单”

2022年10月,奉贤区正式启动“新成长关爱教育计划”,通过实施重点学生建档立卡、居家学生送教上门、家校合力新成长营、新成长家长沙龙四大项目,尝试为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重建更适合的育人环境、重塑更适合的兴趣目标,力求让他们重新融入更温馨的家庭和校园。

2023年9月,这一创新育人体系正式升格——成为新成长学校。

这样一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办学“成效”如何?接受记者采访时,奉贤区少年军校校长、新成长学校常务副校长邢华展示了一张“成绩单”。从2022年至今,“家校合力新成长营”一共开办了两期。第一期招募了三个年级的27名学员,最终有6位学生参加了中考并考入了理想的学校,还有9位学生回归了正常校园生活。

从去年9月开始的第二期,共有四个年级的22位学员参加。与之相匹配,学校汇集了20位学科类导师,7位心理导师,39位艺术、科技、体育类活动教师,以及5位专职管理老师。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70余位优秀教师是在奉贤全区各教育单位充分动员后遴选的,其中不乏多位区四星级、五星级班主任以及优秀学科教师。

以志愿者而非老师的身份,与新成长学校的学生结对——非同寻常的“教学”该如何开展,上课到底给孩子上什么?

不少优秀老师,果不其然,在这里碰壁了。“有些孩子,无论你和他说什么,他都不说话,不理你。”一位老师说。

慢慢来,寻找突破口。在新成长学校,每位学员每周都有一节专属的心理课,可以和结对的心理老师“一对一”交流。“有些孩子在家和父母完全没话说,到了这里以后,经过一两次深入交流,愿意和老师说几句心里话。”心理导师钱彩群对学生小菁的印象很深。

最初,小菁也很沉默,只在一次和她对话的时候说,自己喜欢动漫,最喜欢的动漫人物是拉姆。于是,钱彩群就让小菁将相关动漫作品发给她。“回去仔细看了之后,我发现,小菁在性格上跟拉姆是有一些相似的。于是,我们就从拉姆聊起,我也鼓励小菁,让她重拾画画这一兴趣爱好。这学期,学校还协调了五位有不同专长的美术老师为学生授课辅导,非常受欢迎。”钱彩群记得,小菁去年9月进入新成长学校,每周三天的课,她最初只能坚持去两天。两个月后,在导师的鼓励下,她开始尝试每个月回原来的学校上两天课,因为她想为接下来的中考做准备。不仅如此,小菁对未来人生已有了初步的规划,她想当一个二次元人物的手绘师。

奉贤区五星级班主任、南桥中学的陆剑舞老师,是新成长学校的一名语文导师。她注意到,班上好几个女生写得一手好字,上课也比较积极,感觉她们对语文是有兴趣的,就是持续力和专注度不太够。这些孩子的语文课怎么上更好?陆剑舞和另外两个语文老师一起备课,决定在教古诗文的时候改变一下形式。“我们找了些和课文对应的诗词音乐,然后教她们边读边唱。唱着唱着,有些学生低落的情绪得到了扭转,慢慢开朗起来。”陆剑舞说。

不指望解决所有问题,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尽管只有22名学生,但新成长学校的课程表,每周都不一样,内容覆盖人生导航、才艺体技、学科辅导、社会实践等板块。这里的学习,硬性规定很少,弹性很大,学生既可以在学习中途选择回原学校,也可以在经过一学年结束后再做选择,并由导师继续跟踪指导。

赵丹军说,每周末,学校会召集老师开一个线上会议,交流学生的情况,然后根据实际做一些微调。比如开学之初,通常会安排心理破冰类、兴趣活动类课程。进入后期,虽然也有学科类课程,但如果发现有学生压力较大,老师也会调整课程教学难度。

数学老师王聪记得,自己刚到“实力班”为11位学生上数学课时,他提前准备了8份不同层次的学习资料,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进度。“可能有些学生在原来的学校学习跟不上,也得不到太多关注,但在这里,我们会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成长空间。”

当然,除了这些顶配的教学“软硬件”,在学生入学时,学校也对家长提出要求。比如,所有学生每天必须由家长亲自接送,早上把孩子送到教室,下午再接回家。一来是为了确保安全,二来也让家长和学生以及老师有更多的面对面交流机会。

“每天午休以及放学等待家长来接的这段时间,我们都会和孩子聊聊天。我们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有时是受到家庭或网络的影响,但也有些孩子是因为在学校里与同伴发生了矛盾,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这些情况家长未必知晓,所以我们要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实力班”班主任梁斌告诉记者,不仅如此,每周六,学校还安排了新成长家长沙龙,专门邀请这些家长来学校,由老师和他们交流学生过去一周的情况。

担任班主任的徐俊红老师说,把孩子送来新成长学校后,不少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融洽了不少,亲子关系出现转机,这是好迹象,说不定孩子不久后就可以“走出来”,重回自己的学校,重启校园生活。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对孩子依然没有足够重视。“少数家长忙于工作,连放学接孩子都没时间。最夸张的一次,老师把一个学员带回自己家吃好饭,等到晚上八九点,她的父母才匆匆忙忙赶过来。”

在施文龙看来,尽管新成长学校是一所“四无”学校,但它却有着普通学校无法比拟的“五优”——最优的教育大爱、最优的课程设置、最优的专业师资、最优的家校合力、最优的资源保障。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去原来的学校上课。我们的考虑是,为他们营造一个新的环境。在这里,学生可以暂时放下那些让自己紧张的学业,重新出发,一点一点地调整状态。我们不指望能一下解决所有特需学生的问题,但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能帮到一个是一个。”施文龙说。

本学期结束时,邢华欣喜地发现,有学员提出,希望学校能在下学期增设考试的自主选择权。事实上,不久前的初三一模考,也有学生问老师要了试卷,带回家自己练习。

“我们这里的学生,并非都存在学习困难,有一些同学本身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因为家庭教育或心理原因导致不愿去学校。对于愿意继续努力学习的,我们会让他们根据自身状态的调整情况择机返回原校‘试试看’,如果依旧不适应,新成长学校随时欢迎他们回来。”邢华说。

记者手记

读懂孩子,方能让阳光照进

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面对部分因厌学、拒学而遭遇成长问题的孩子,都感到有些棘手。如何帮助他们?学校教育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正在奉贤发生的这场新成长关爱实验,给人带来的不仅是温暖,还有启迪。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了不少发生在这些学生身上的故事。他们或因原生家庭问题,童年欢乐过于短暂;或因和父母意见相左,亲子关系陷入僵局;或因同学一句不经意间的“玩笑”而受挫,从此抵触学校……有老师说,他们每个人都像一本书,关键看你能不能翻开并读懂它。也有老师说,这些脆弱的孩子把自己“封印”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教育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重新打开一扇窗,甚至撑开一条缝也好,让阳光一点点照射进去。

事实上,孩子成长出现“偏航”,并非一朝一夕。要想帮助“拒学”的孩子重回正轨,也无法一蹴而就。一方面,教育单位内部要达成共识、齐心协力,让最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帮助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另一方面,孩子的问题往往渗透着家庭的问题,因此来自家长的支持尤为重要,家校形成合力,才能为孩子成长带来新动力。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不论是天资聪颖的优等生还是出现厌学情绪的孩子,都是教育面对的对象。奉贤教育工作者的这场实验,其实是对教育本质的主动回应。帮助一度“拒学”的孩子走出家门、重返校园,即便困难重重,合力破题也是教育应有之义。

而在努力破题之外,当下,如何从唯学业成绩评判标准中跳脱出来,给青春期的孩子释放本不应属于他们的压力,读懂他们、走进他们、唤醒他们,确是值得家长、学校甚至社会共同深思的问题。

文/王星  图/奉贤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刘时玉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