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有爱的家庭关系才是孩子成功的开场
专家呼吁家庭教育要走出重学业发展、轻生活教育的误区

来源:文汇报

作者:张鹏

时间:2023-12-26 09:40:28

      “对你而言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孙云晓曾经主持过一项针对中小学生的大规模调研,“有个温暖的家”成为高居榜首的答案。当下,越来越多的家庭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通往孩子未来幸福的密码是什么?日前,在中福会发展研究中心与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上海开放大学联合主办的“教养下一代是我们全民的责任”校家社协同育人论坛上,几乎所有专家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温暖、有爱的家庭关系才是孩子成功最隆重的开场。家庭教育要从重学业发展、轻视生活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建立更完善的校家社合作育人机制,让家庭更像家庭。

      
       每天能否吃到父母做的早餐,对孩子成绩有影响
      
       上海纽约大学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晓刚提出,若从生命历程的视角来看,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0-6岁儿童早期教育为孩子成年后认知和非认知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换言之,“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俗语,已经被科学家们从脑科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科学领域所印证。
      
       2021年,苏州相关机构对五万多名初二学生父母展开调查,对比研究发现: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很多,其中家庭藏书超过200册对学生的成绩影响达到109分,但令人意外的是,每天早晨能够吃到父母做的早餐的学生比这一条不达标家庭的学生平均考试成绩高出63分。孙云晓解读说,这说明,良好的家庭生活尤其是最亲密的关系、对教育的重视与支持,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业发展。
      
       这项调研数据,也让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席居哲颇为认同。哈佛大学的“格兰特研究”表明:与母亲关系亲密、沟通良好的孩子,成年后工作平均年收入比其他人高出8.7万美元;与兄弟姐妹相亲相爱的人,平均年收入高出5.4万美元。最有爱的一群人和最没有爱的一群人相比,年收入差距达到14.1万美元。“由此可见,积极的家庭关系,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幸福成长,甚至是今后的社会成就。”席居哲说。
      
       “阿尔法一代”的家庭教育不应总以考试升学为中心
      
       家长越来越重视儿童早期教育是好事,但令不少学者忧虑的是,这样的重视却有些“走偏”。席居哲就观察到,很多家长自己在吃饭时手中也会捧着手机,却一味要求孩子与电子产品“绝缘”,同时亲子关系因为学业辅导而经受严峻考验。“现在的孩子被喻为是阿尔法一代(α世代,指2010年后出生于数字时代的孩子),由于社会的变迁,这代孩子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若家长还用传统教育方式与孩子交流,恐怕收获有限。”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协同创新中心等机构曾于2018年发布了《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通过对全国18万多名中小学生和3万多名班主任的调查,结果显示,四年级和八年级家长对孩子最关注的前三个方面是:学习情况占比79.8%和79.9%;身体健康占比66.6%和66.5%;人身安全占比62.2%和52.2%,比例远高于道德品质、日常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或特长以及心理状况。其中,对孩子心理状况的关注,占比均不超过10%。
      
       孙云晓直言:“家庭教育总是以学业考试、升学为中心,似乎家庭关系、情感道德和生活技能都不重要,这样的家庭关系对孩子成长或许具有反作用。”
      
       让家庭教育回归于创造美好生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主任医师刘漪每年都会面对一些心理出现问题的青少年,在她看来,这些孩子缺乏自我认同,缺少伙伴的陪伴,也少了点与大自然接触的时光。“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单一归因于家庭教养方式不对。”刘漪分析说,但家长需要知道的是,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年轻父母竭尽所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却鲜有家长思考,每个孩子的特质不同,他们给予孩子的是否为孩子所需。
      
       对此,孙云晓认为,家庭教育应该是生活教育,学校教育是学科教育,而社会教育则是实践教育,三者缺一不可,才能让孩子全面地成长。但如今,家庭教育忽视了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导致许多家庭出现重智轻德的知识化倾向,影响孩子身心发展。
      
       孙云晓举例,家庭教育中应该关注对孩子品德的教育,但这种教育不是简单的口头说教,而是应该给孩子提供在家庭中参与劳动的场景,从生活实践中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并且只有做到家校教育导向一致和持之以恒,才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一定要让家庭教育回归于创造美好生活。”孙云晓说:“家庭生活教育之所以值得大力倡导,是因为生活体验是让孩子发现自己潜能优势的关键条件,也是培养健康人格的根本途径。”

责任编辑: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