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新范式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23)举行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程媛媛

时间:2023-11-20 10:53:18

本网讯 (记者 程媛媛)“智能沟通:城市共通体的前世、今生、未来——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23)”于11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举行。会议回应二十大报告指出的“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重要精神,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等重大议题,探讨二维码、算法、大数据、数字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数字媒介推动中国城市发展的本土化经验,致力于推进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理论和范式创新。

11月18日上午,论坛开场对话环节围绕“再构媒介:数智城市时代的中国媒介学”这一主题展开,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孙玮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黄旦教授作为引言人发表演讲、对话与会学者,以“数智城市”为视角,探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对于个体和城市社会的整体性影响,以此为出发点,重新思考与定位媒介与传播对于社会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媒介学”,以构建中国特色的传播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为目标,力求形成中国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新范式。

在“媒介”已成传播研究核心概念的当前,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现实,如何避免媒介概念的泛化,对其重新定位,是搭建有中国特色的媒介学科的首要问题。黄旦教授提到,从本雅明笔下讲故事的远方旅者到现代京剧中守着电话机“传呼一千八百日”的退休老人,再到如今通过编程大语言模型为女儿讲故事的父亲,媒介到底什么,从哪一个角度区分媒介、如何区分,回应这些问题,首先要重视媒介的复杂性。孙玮教授认为,面对当下日新月异的智能技术发展,“媒介”的意涵急需扩展,研究需要创造新的核心概念与分析框架,以适应在数智时代人与人、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海量而复杂的交互,媒介不仅仅是社会运转的重要机制,更是直接地影响着人类主体性的生成与存在形态。

此后,参与圆桌讨论的多位嘉宾轮流进行了发言,与会学者们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与学术脉络,就何为“媒介”,如何拓展与定位“媒介”在智能时代的新闻传播学实践与研究意义,进行了深入讨论。

数字城市是当下全球发展所面临的共同命题,本次论坛邀请了在数字城市与软件研究方面久负盛名的著名人文地理学家罗布·基钦(Rob Kitchin)进行主题演讲并与参会学者进行对谈。基钦以“智能城市的时间景观(The Timescape of Smart Cities)”为题发表演讲,他提出,城市智能技术是一种“时空机器”,正在成为同自然、钟表一样重要的时间媒介,创造出特殊的“时间景观”。尤其在智能交通、城市规划、治理等领域,大数据、算法对城市的实时调节,带来了更快速、灵活的城市生活节奏和秩序。

本次的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在广泛征集投稿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委员会评审,共有57篇学术论文入选会议,议题前沿、内容丰富,包含了大量对于当前社会所广泛关注的我国城市发展的成就与现状的思考,涉及人工智能与数字叙事、游戏化社会与城市界面、Citywalk与网红城市、“特种兵旅行”与社交媒介、网络化界面与交通app、“一屏观天下”仪表盘与数字治理、智慧社区与数字交往、新媒介与上海文化形象等与城市发展、数智技术和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学、技术哲学,建筑设计、公共管理、文学艺术等诸多学科,汇聚了来自国内外各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业界同道。

13个分论坛中既有“城市界面:智能时代媒介研究的新视角”“数字叙事:论域、视角与方法”“数字媒介与城市空间”等前沿理论问题;也包括“城市漫游与打卡实践”“媒介、传播地理与都市日常生活”“建筑、图像、声音与城市共通体的想象”等当下火热的城市经验现象。与会同道们以自身的学术背景与所见所闻出发,扎根智能时代的中国城市传播实践,为加快建构传播学的中国自主话语体系贡献思考与力量。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长期扎根“城市传播”这一研究领域,开展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的协作研究,推动机制创新,汇聚全国力量,促进国际交流。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是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一年一度全国性学术论坛,迄今已连续举办十七年,以高水准的学术研究和前沿性的议题,在海内外传播学界获得了很高的学术声誉。


责任编辑:程媛媛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