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时玉
时间:2023-11-02 13:12:51
本网讯(记者 刘时玉)“超过30万人关注一个这么高度专业化的论坛题目,足以表明,教育实证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10月28-29日,“第九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论坛组委会主任、论坛主席袁振国教授说道。据了解,自 2015年举办以来,“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成了国内教育学界共同期待的学术盛会。本届论坛线下开设37场平行分论坛,8场特色工作坊活动,吸引了上千人报名线下参会,30万人在线观看直播。
论坛持续聚焦教育实证研究中的各类方法及其应用,设置了由18家学术机构主持的“实证方法平行论坛”和19个学术团队召集的“主题研究平行分论坛”。其中,18家学术机构在主题的多样性上,不再简单以质化或者量化为二分,趋向混合与多学科取径,如“教育社会调查的多学科取径与技术”;在精细度上,有对实证研究方法中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的细分,如“教育实证数据采集方式与技术”;在前沿性上,涌现了“人工智能方法与教育实证研究”“数字人文与教育实证研究”“教育研究中的脑科学方法及其应用”等;在反思性上,有多个论坛在主题中明确提出了对方法应用的反思,如“教育研究中的中介/调节效应分析与反思”“教育中的结构方程模型应用与反思”“教育研究中扎根理论的应用与反思”“教育混合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反思”等。
实证方法在促进教育相关主题研究的深入和有组织科研方面,作用非常明显。因此,主题论坛还涌现出了很多新兴的跨学科的教育研究新领域,如“医学教育中的实证研究”“工程教育实证研究与工程教育学发展”“教育生态中的实证研究”等。其中一个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在这些主题中,出现了面向教学实践一线或教学学科的教学实证研究,如“实证研究与区域课堂教学改革”“变量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的地理教育实证研究”等。可见,教育实证研究不是高校研究者的“专利”,身居一线教学的中小学教师也可以做得同样出色。
此外,作为一项“经典栏目”,“期刊与作者面对面”是教育实证研究论坛的一大品牌,几乎每年场场都爆满,吸引了许许多多参会者的关注。今年的“期刊与作者面对面”沙龙,主办方邀请了35家高水平期刊,与作者和读者们展开“面对面”的对话。围绕“什么是好的实证研究选题”“如何运用实证方法”“如何投稿”“投稿后如何与编辑部沟通”“如何对待外审意见”等问题,在场的与会代表们纷纷与各自目标刊物的负责人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探讨,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实证研究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华东师范大学的胡岩、范笑仙、赵欣分别主持了“综合组”“高教组”和“学科与技术组”的主题沙龙。
本届论坛还精心安排了《教育量化思维与推理》《说理与达意》两期的“实证方法教学工作坊”。开办实证方法教学工作坊,切中教师们教好实证研究方法课的需要。主办方还邀请了国内外顶级的研究方法与应用的专家开设了两场实证方法应用工作坊暨新书发布会。
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又特别重要的专场,那就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创刊40周年的学术活动。该专场以“方法·写作·发表”为主题,吸引了线上线下共4万余人的观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贵华教授做“抵御科研‘灰色地带’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主旨报告,陕西师范大学史耀疆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宋萑教授、南京大学黄斌教授分别围绕“随机干预实验”“循证研究”“因果推断”等不同研究方法做专题学术报告,《教育经济评论》副主编胡咏梅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杨九诠编审从教育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的角度分享了如何识别和理解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如何提升论文撰写水平的成功经验。
据介绍,本次学报教科版创刊40周年的学术活动,也是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度校庆学术报告,同时在CCTALK、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大夏书系等平台同步直播,产生了巨大的学术影响。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社长黄薇、副社长胡岩分别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雷启立致辞。
“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 已经成为了新时代中国教育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也成为了观察国内实证研究发展前沿、让世界读懂中国教育发展的独特窗口。正如论坛主席袁振国教授在开幕式的致辞中所说,希望明年的第十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能够发展成为“世界教育实证研究论坛”,让全世界更多的国家、更多的学者,来共同参与,进一步推进教育研究方法的进步和实证研究的深化,共同推动中国教育实证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据悉,作为本次论坛的第一项特色活动,主办方于10月27日晚举行了第六届、第七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者现场交流分享会,请获奖论文作者代表及其推荐机构的嘉宾老师一起对谈,聊一聊好的研究是怎样做出来的,以及那些优秀论文写作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