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程媛媛
时间:2023-10-18 13:54:40
本网讯 (记者 程媛媛)10月17日,吕志和科学园命名揭幕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张江校区举行。揭幕仪式上,嘉华集团主席及“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吕志和奖)创办人吕志和博士表示,希望创新研究基地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持,帮助促进重大科学突破,同时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以及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交流平台。
吕志和博士是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香港石矿大王、酒店大亨。2022年12月,吕志和博士慷慨捐资人民币2.5亿元襄助上海交通大学“张江科学园”发展。为弘扬吕志和博士的大爱精神,传承“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学校决定将“张江科学园”命名为“吕志和科学园”。
17日上午,“吕志和科学园”命名揭幕仪式在科学园6号综合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吕志和博士伉俪携长女、校董吕慧瑜及家人一行,香港特别行政区前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通,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吴信宝,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校长丁奎岭,嘉华集团来宾、香港东华三院及交大师生代表参加活动。在揭幕仪式前,吕氏家族一行与学校领导共同为园区中心区域竖立的吕志和铜像揭幕。
吕志和博士盛赞本次活动是沪港科技发展交流的重要里程碑。他指出“科教兴国”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主张,支持国家的建设,任重而道远。上海交大与国家战略、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乐见交大在推动科研及创新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表示很荣幸能参与“吕志和科学园”的建设,响应国家积极推动张江科学城科创发展,以支撑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关键举措,透过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面向全球的前沿研究高地。
吕志和科学园是上海交通大学对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参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前沿阵地。园区占地约54亩,共有8个建筑单体,总建筑约10万平方米,可容纳约1200人。目前建设包括“七中心一平台”,即: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超快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创新中心、未来材料创制中心、合成科学创新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中心、DNA存储研究中心,以及公共仪器平台。科学园毗邻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周边科研院所林立、科研氛围浓厚,合作前景广泛。
如今,吕志和科学园汇聚了150余位来自世界一流大学的顶尖科研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300多名博士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2023年上半年,人才集聚效应明显:3月30日,2022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TR35(全称“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中国入选名单揭晓,上海交通大学共入选3人,其中吕志和科学园2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7月17日,中国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交大共3位教授上榜,其中吕志和科学园有2名科学家上榜。
吕志和科学园以物理、化学、生命、材料、信息等基础学科为主,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领域创新科研布局;成立至今,各科研团队共在27类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论文38篇。尤其是近一年来就发表最新研究成果27篇。
吕志和博士还表示,期望吕志和科学园与毗邻被喻为世界五大人工光源工程之一的上海光源,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推动不同科学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2022年11月1日,吕志和科学园和光源打通开放共享之门,致力于形成并指成拳、相互协同、各展所长的新型合作机制,促进双方多维度的优势互补,努力成为交叉学科领域“合力领跑”的大科学装置集群,共同走向科创集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为学校全面实施“交叉创新战略”的排头兵,科学园以物理、化学、生命、材料、信息等基础学科为基石,聚焦变革性、颠覆性、引领性的原始创新基础研究,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领域,助力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攻坚突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围绕“人才、平台、项目”三位一体,打造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科研服务环境和科研组织模式,致力于成为前沿交叉研究的创新平台、重大科学突破的产出源泉、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高地和产业技术成果的转化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