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电磁眼、思维脑等底层攻关,它们也要自主可控,大零号湾机器人创新联盟来了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时间:2023-09-26 09:57:45

我国首台空间机器人,其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灵巧机械手系统,以及中国空间站问天舱机械臂系统。事实上,无论上天还是入海,机器人的活动范围已经“换了人间”。

上海交大机器人手握茶杯

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汉在2023浦江创新论坛——机器人创新科技论坛表示,机器人“无处不在”,机器人化制造是智能制造的前沿发展方向,最终将通过无处不在的机器人、无处不在的传感、无处不在的智能,实现无处不在的制造。

丁汉院士作大会报告

当天,论坛在“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举行。在多位院士专家等见证下,“大零号湾”机器人创新联盟同时成立。据悉,该联盟由高校、园区、企业代表共10家单位联合发起,共同做好政、企、校的桥梁,支撑大零号湾区域机器人领域创新创业。在这一湾区,区校企已初步形成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该联盟将放大机器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效应,积极打造紧密互动、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

大零号湾机器人创新联盟启动

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深耕布局,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主战场,“大零号湾”所在的闵行区集聚了医疗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等各类硬科技企业,正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智能机器人成为闵行科技创新的“核爆点”、产业升级的“动力源”、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赵杰教授作大会报告

现阶段,中国造机器人的智造水平究竟如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赵杰表示,近十年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在产品性能、产业规模等多个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产业链存在诸多短板和产品低水平重复的现象依然突出,如何实现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陆军院士作大会报告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陆军研究员先后担任我国首型国产预警机、首型出口预警机总设计师,为我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技术进步和装备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认为,应通过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融合,攻克“电磁眼”、“思维脑”等底层关键技术,打造出一条我国自主可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体系,成为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基准创立者和工业体系建立者。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致辞

“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重要标志,而在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培育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支撑的活力之源。”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表示,上海积极推进机器人领域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引导科研人员不断创新和落地科研成果,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融合。

图片来源:受访高校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