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程媛媛
时间:2023-09-25 11:10:34
本网讯 (记者 程媛媛)9月23日上午,“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交流活动暨《破茧: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以下简称《破茧》)新书分享会在上海杉达学院嘉善校区举行。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学校和产业代表共同聚焦“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展开讨论,旨在链接上海、嘉兴两地红色资源,利用各方平台优势和效应,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探索校企合作新思路,积极形成“资源有效对接、成果及时共享、发展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该活动由上海杉达学院携手人民日报出版社、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上海创意产业协会红色文创专委会举行,通过参观上海民办高校党建创新实践基地,展示以上海红色文化辐射长三角地区红色资源,将党史内容数字化形式呈现,以AR技术、触墙技术等方式,与思政课程和旅游讲解课程相结合,为师生提供沉浸式、互动式的党史学习体验。
《破茧》由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徐光寿撰写,是一部关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党史类纪实文学作品。它用40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回顾了百余年前风起云涌的建党历程,帮助年轻一代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这本书,我既感到使命光荣,又感到责任重大。”会上,徐光寿深情分享了《破茧》从酝酿、完稿到出版的心路历程,同与会专家交流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校园和大学生群体,用可信、可读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二级巡视员、上海杉达学院党委书记李蔚在致辞中表示,当天的活动是个良好的开端,通过建立红色文化“平台+思政”的专业育人模式,探索校企合作新思路,积极形成“资源有效对接、成果及时共享发展相互促进”的新局面,构建富含红色基因传承的特色育人体系,为提升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注入强大的思想能量。
会上,出席各方还就进一步开展战略合作进行深入探讨,计划在“组织共建、特色共创和人才共育”三方面加强合作。上海创意产业协会红色文创产业专委会主任曹天风表示,选择上海杉达学院作为《破茧》走进的第一站很有意义,希望通过“红色阅读润校园”架起通向青年人的红色桥梁。他透露,为了推动红色文化走进年轻一代,这本书从选题策划之初,就曾组织多场创作座谈会,听取少先队员和青年团员的心声和建议,同时,读者只要扫描书中的AR识别码,就能点播分享4集短视频《精神之源 力量之基——解码伟大建党精神》。
据上海市民办高校党工委副书记江鸿波介绍,近几年来,市教委、市教卫工作党委高度重视民办高校党建思政工作,持续推进“民创计划”,做大做强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创新专项计划,建设多个上海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同城协同平台,推进成果辐射转化,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价值和长期效应的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优秀成果。
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表示,人民日报出版社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出版社,将思政工作作为责任和使命,在新时代与青年人沟通注重做好语态的转化、形态的创新和生态的构建,并从新闻传播、展览宣传、红色阅读活动等多个角度提出与上海市教委、上海杉达学院的合作意向。
当天下午,《破茧》新书发布会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上海杉达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暐参加了赠书仪式。
据介绍,上海杉达学院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利用毗邻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的区域优势,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组建围绕上海民办高校党建创新实践基地内的党建展厅为实地的大学生红色讲解员队伍,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和融合思政课程的大学生讲思政比赛;利用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优势,开展红色路线设计大赛和红路实践课堂我来讲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