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国科学家同楼,奋力“追光”——李政道研究所基础研究生态调查(下)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徐瑞哲

时间:2023-08-21 13:13:42

       隔着一条金科路,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的斜对面,是“工字形”的李政道研究所。研究所的西北侧,两河交汇,形成一道小河湾。

今年,在浦东新区支持下,坐拥清水绿岸的“李所湾”成了新地标。

世界级研究机构讲求“环境”,不仅是体制机制,也包括宜居宜业。在李政道学界影响力以及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招引下,全所汇聚百余位科学家,来自六大洲的16个国家和地区,外籍科研人员占比约40%。从评价到考核,研究所接轨国际,形成高水平基础研究的“生态圈”“氛围感”。

引才:对标国际,本土调适

事实上,李政道研究所的缘起就是国际化、开放性。2014年12月,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致信党和国家领导人,提议在上海交通大学建设一个类似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的世界顶级科研机构,吸引一群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历练一批中国自己的顶级科学家。

2016年11月28日,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大正式成立,最初位于闵行校区的李政道图书馆4楼;2018年4月7日,年过九旬的李政道先生受聘为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实验楼选址张江,于2021年12月3日建成启用。

与慕名而来的不少海外科学家一样,卢卡研究经历丰富,先后就职于欧洲地中海气候变化中心、北欧理论物理研究所、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以及意大利弗拉斯卡蒂国家实验室。如今,他选择中国,受聘为上海交大长聘教轨副教授、李政道研究所的李政道学者。

在李政道研究所专家楼安家落户的他,从意大利举家乔迁,入住7号楼的全装修套间。走进拎包入住、通透敞亮的公寓,居住条件与国外没有什么差异。园区里,可与海内外师生分享智慧教室、报告厅、阅览室、咖啡吧等,还有各种运动空间。

为让国际学者完成本土调适,心无旁骛在沪从研,单位还为他们子女入学甚至配偶工作提供解决方案。俄罗斯籍的李政道学者瓦迪姆,去年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固态与材料物理研究所来到李政道研究所工作,他的夫人身为科研人员,也在这里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张江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赵昕告诉记者,即使在2022上半年的特殊时期,也没有一位海外学者离华回国,“今年多达10个国家的师生在上海过了一个中国年”。

考评:不唯论文,国际评价

定居上海已近4年,最令马来西亚籍李政道学者许金祥自豪的,有两件事。其一,他的妻子就在张江药企工作,两人2021年在沪诞下一子;其二,去年底,不到40岁的他获得上海交大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立项,项目经费400万元。

“你摊开手掌,平均每秒钟都有1个缪子穿过;如果坐上飞机,那么在万米高空中就会有大约20个缪子穿过。”手持一块小小“电路板”,许金祥告诉记者,缪子与电子是亲兄弟,比电子重约200倍,它是高能宇宙射线轰击地球大气后的产物,得益于超强的穿透力以及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可以跨越数十公里的大气层直达地表。为了追索缪子这一基本粒子之源,许金祥从京都大学、东京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到华盛顿大学,分别完成了本硕博学业以及博士后工作。他还长期加入美国费米实验室的缪子反常磁矩实验,其结果证明缪子的行为和标准模型理论的预言并不相符。

在许金祥眼中,上海交大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对青年学者的支持力度与国际同处领先水平。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可说是“设问制”,必须提出重大科学问题,接受院士评审。既然立项资助,必有评价考核,但他面临的考评,可不是“数文章”“算绩效”。

上海交大科研院院长曾小勤介绍,特区计划一次支持至少5年,到期还可滚动支持。不求发表论文多少,只要年底提交进展报告,甚至不需中期考核。在资金分配上,过去“买油盐的钱不能买酱醋”,现在自主调配,灵活性高。

当然,不用发论文,不等于不发论文。对于学者个人,考核期被拉长到6年,每3年有一次考核,最终决定能否转入晋升通道。国际化的李政道研究所也最看重国际同行评价,一篇高质量的国际论文代表作揭示出“设问”的谜底,足以压倒多篇过程性论文。

“深研究、大研究的心态完全不一样,‘打法’也不一样,根本不必拉课题、讨经费,更不是为了赚钱、营生。”赵昕说。

氛围:宽容失败,不惧风险

“中国效率,上海速度,让这里的发展非常迅速。”身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研究所创始所长、现任首席科学家弗朗克·维尔切克说,“李政道研究所已经非常国际化,它的运行机制和模式与我所了解的任何一家中国的传统机构都不一样。”其实,李政道研究所与国外研究机构也不一样。在许金祥眼中,发达国家实验室里五六十岁的科学家比较多,而这里明显更加年轻化,富有朝气与活力。

不过也有一个例外,在李政道研究所被亲切称为“老爷爷”的李政道讲席教授柳田勉来此已经快4年,过年也没回日本。他曾是东京大学卡弗里数理联携宇宙研究机构教授,成名就在青年时期。1981年,博士毕业没几年,他在东京一次会议上提出粒子物理领域的“跷跷板机制”。如今,面对以各国青年为主的李政道研究所成员,他充满信心,表示将继续尽己所能培养年轻一代的科学家。

氛围宽松宽容失败,不惧风险自我加压。在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院士看来,基础研究方面应该做好“三个区”:既有面向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的“集中区”,又有面向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融合区”,还有面向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的“自由区”。眼下,李政道研究所聚集世界级科学家,更有充满梦想的青年科学家,既给年轻人更多自由探索空间,又逐步打造稳定的科研支持体系,完善符合基础科学研究规律的评价制度,鼓励这些拔尖人才大胆挑战,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科创前瞻布局,当下上海光源正在建设被称为第四代光源的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为了向“暗光计划”提供实验必需的高能电子,“邻居”双方达成合作意向。

这些年轻的学者有望最先找到暗物质?“100次尝试,可能在做前99次时都是失败的。”同为李政道学者的钟瑞丹,平日也与许金祥等人一起在手写触屏前聊课题,她说,“但如果再等几年再给我一些时间,我第100次尝试的结果或许就会是一个很重要的大发现。”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