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道》上海首映 复旦学子隔空对话百年前“新青年”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程媛媛

时间:2023-03-24 15:57:48

本网讯 (记者 程媛媛)3月24日,以《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者、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先生为故事原型的电影《望道》正式上线全国各大影院。上映前一天,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电影《望道》上海场首映礼上,600多名青年学子和老师重温了老校长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与百年前新青年的滚烫青春同频共振,体悟跨越百年传承不息的精神力量。侯咏导演,刘烨、文咏珊等主演及主创团队来到现场与复旦师生面对面分享台前幕后故事与创作体会。

819ada5e91704c25a7e979fa7bb1770.png

伴着春日的微风细雨,乘着无数师生的翘首期盼,陈望道老校长的故事回到了他辛勤耕耘过的复旦园。影片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切入,展现其笃定恒心、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并全景式呈现他及其身边仁人志士一生寻找并坚持真理的征程。

103年前的初春,年仅29岁的青年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火从此在中国传播开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这段历史、讲述“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并在给《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中,对望道先生首译宣言给予高度评价。如何通过大荧幕将“真理味道”和“宣言精神”浸润观影者心田?电影《望道》从剧本框架到拍摄细节,处处包含创作团队的匠心。

“这是一个重大的创作题材,我们一定要拍一部在思想上有意义、在艺术上有价值,并且能够让普通观众有所感动的作品。三年里,这个信念一直在支撑着整个团队付出努力,一路走到今天。”上影集团副总裁、影片监制徐春萍说。《望道》剧组的每人进组第一天,就是通读2万字的《共产党宣言》,一字一句领略背后的微言大义。作为复旦“8811”的校友,她也表示很荣幸能拍摄陈望道老校长的故事,感受到母校为这部电影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虽然电影任务艰巨,导演侯咏却“没有多想就直接钻进了项目里”,过程中大量研读资料、反复研讨、打磨剧本,光是相关文献和书籍就整整摞了两大箱。他还带领主创一起来到复旦,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和复旦大学校史馆学习参观。

“主旋律和好看并不矛盾。”侯咏认为,观众在电影中希望听到的不是说教的话语,而是有趣、有内容的故事。因此在执导电影过程中,他尤其注重具体的事,赋予电影以足够的信息量。“看一遍是很难观察到全部细节的,相信大家第二遍看,依然会很感兴趣。”

影片中周恩来为陈望道送盘尼西林的片段,让不少观众出乎意料。这段故事是侯咏团队在认真研读史料后发现的。“周恩来在重庆期间为营救被关押和受到威胁的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做出了许多努力,其中也包括通过复旦大学地下党与陈望道本人秘密保持联络。”送药的细节,将当时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逻辑巧妙串联起来。

侯咏回忆起在台风天拍摄的一场夜戏,狂风暴雨突袭,导演的监视器帐篷被风“哗”地吹起,十几个人合力拉住,拍摄结束后大家全身都被淋湿。“虽然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但我们整个团队齐心协力,顺利完成了影片拍摄。”

1920年走上复旦大学讲台;1940年在复旦创办我国第一所高校“新闻馆”;担任新中国成立后复旦的首任校长,时间长达25年……陈望道的一生与复旦密不可分,为复旦的发展和建设忘我工作,为复旦种下了赓续百年的红色基因。

“我以前一直觉得大家和我一样,只知道陈望道先生的几个小故事,但来到复旦后才发现,这里的师生对老校长的感情非常深。”陈望道的扮演者、演员刘烨感慨道。电影筹备期间,他曾来到复旦学习参观,偶遇一个学生,“很年轻,应该是00后”。当时,这个学生在求证了他将要饰演陈望道的消息后,说出了让刘烨久久难以忘怀的两句话——“很感谢您能来饰演”“真心希望您把我们老校长演好”。

一句感谢,一句希望,让刘烨深感荣幸也备受压力。电影开机以来,刘烨跟随剧组做调研、查资料,不断深入陈望道的故事,但求不辜负陈望道学生后辈们的期待。

翻看资料照片时,刘烨还关注到一个细节:“照片里的望道先生一般是不苟言笑的,这或许是他严谨的性格或是严峻的时代促成的,但他唯一几张带笑的照片,都是和学生一起拍的。”在这些温馨的合影里,刘烨仿佛看到这位坚定而无畏的革命者不常为人所知的另一面——一种放松的、童真的状态,眉目间饱含对学生深深的爱。“复旦一代代学生对陈望道老校长的感情这么深,我觉得和他当年对学生的保护和爱有很大关系。”刘烨语气真挚。

在完成电影拍摄后,刘烨也对陈望道有了独特的认识。“我觉得他像一个大侠。”刘烨笑言。深入了解陈望道后,刘烨得知陈望道6岁习武,精通多种乐器,很会写诗,也能路见不平打跑坏人。“他怀着一颗救国救民之心,把青春奉献出来,只为了国家的振兴。”

电影放映结束,主创团队走上台前,与复旦学子分享创作感悟与心得体会,现场氛围热烈。提问者中,有来自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望道班的同学,还有《陈望道》大师剧的扮演者、新加坡留学生等。

当被问及拍摄“复旦新闻馆”片段时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刘烨说,一张在重庆重建复旦新闻馆的照片曾让他备受震撼,“陈望道先生和几位学生在一起,身着长衫,瘦削到两颊深陷,可以想见老先生当时心力交瘁”。于是在拍摄时,他给自己立下规定:最多不超过两天,一定要跑一个5公里甚至更多,让自己从外形上接近他。以至于他拍摄“新闻馆”片段时,足足比平时瘦了17斤。

影片中,杨阿龙、杨逢林父子的故事也让大家深受鼓舞。演员魏尊所扮演的杨逢林是一名复旦新闻系学生,尽管在拍电影前从未来过复旦,但魏尊在电影准备过程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唱复旦校歌。在现场同学们的要求下,他也在现场倾情献唱,赢得满堂喝彩。

影片中呈现的1920年左右的年轻人,放在今天正是80、90与00后的年轻人,而在本片许多群众演员当中,也有很多复旦学子客串。片中的一场送别戏,让很多主创深受触动——陈望道等人被迫辞职离开浙江一师,正在抗议的学生们在操场上自发唱起《送别》。同样身为老师的侯咏,是“带着眼泪拍的这场戏”。刘烨当时也感受到了“化学反应”,感觉歌声好像有一股力量,“我当时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相信复旦学子传达出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复旦能有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学生,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他说。

“一部好的电影除了要有好的剧本,还必须要有好的导演和优秀的演员,电影《望道》做到了。”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望道之子陈振新说,“《望道》不是一部专题片,它讲的是100多年前救国救亡、寻找真理的一群人,望老是其中的一员。”

欣赏完影片,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董树婷说:“我们复旦人终于有了一部自己的电影,所以感到很光荣。看到老校长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追求真理改造社会的故事,也让我在精进学业的过程中更有动力。”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孙振宇表示:“在国破家亡、战火纷飞的年代,陈望道和他身边的革命者放弃个人得失、救亡图存,令我非常震撼。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有这样义无反顾的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当天活动尾声,《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为主创团队赠送书法作品“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责任编辑:程媛媛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