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时玉 朱征平 摄影 毛立新
时间:2023-02-28 14:28:58
本网讯(记者 刘时玉 通讯员 朱征平 摄影 毛立新)“研究成果丰实,总报告所提炼的基本经验、反思与展望,视角独特,富有创见。”“选题契合教学内容,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合作,然后不断加以完善,两方面的结合研究做起来才有动力。”“这项研究还充分发挥主研校、志愿校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基于学校特色的个性化实施,从而为丰富经验、优化提升提供着空间,也激励了各参与学校的积极性,提升了大家的成就感。”……
在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一场由上海市教委教材和语言文字管理处、静安区教育局等单位组织实施的上海市教委非竞争性社会科学课题“区域视角下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建设的行动研究”结题汇报会,赢得了专家的肯定评价与殷殷期待。
上海市教育督学、静安区语委办副主任丁炜,代表课题组作了题为“经典诵读彰显特色 培根铸魂塑造人格——区域视角下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建设的行动研究报告”的结题汇报,她从选题价值与研究意义、研究过程与采用方法、研究成果与实际效能、深入研究的反思与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尤其是提炼形成的“健全组织架构,建立长效机制”“立足学校特色,建设课程资源”“认知高屋建瓴,践行脚踏实地”“经典诵读科研引领,资源建设以点带面”这四条可复制、可传承、可推广的中小学实施中华经典诵课程资源建设的经验,并介绍了一师附小、静教院附校、市北中学实施研究以来取得的成果与成效。
据介绍,实施这项研究以来,3所主研学校从各自校情出发深入探索总结,卓有成效地推动着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成效鲜明。一师附小遵循儿童年龄特点,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每年春夏秋冬四季开展主题为“品味四季 诗书中华”诗词诵读活动,在师生群体中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了师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精神,洋溢着浓厚的“在愉快中诵读经典诗词,在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成长的愉快”之神韵与风采。
静教院附校积极攻坚克难,以教育部规定的国学经典篇目和上海市教委推荐的阅读篇目为主,以教师结合教学拓展的内容和学生依据个人阅读兴趣、需求所选择的内容为辅,通过师生问卷调查等逐步形成特有的国学诵读课程资源体系并编辑成册,形成了“致雅书苑经典诵读资源”、供六至九年级学生使用的“国学经典诗词类分级阅读篇目”。
市北中学作为上海市经典诵读写的基地,在致力于加强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中,以学生社团联动的实施途径,总结了“以校本课程资源建设为载体,积累中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以学生社团活动为平台,展示中华经典诵读成果”“以统编教材实施为抓手,推进中华经典诵读落实”的3条经验,形成了学生自主活动发展的一个品牌。
与此同时,市西小学、闸北实验小学、民办扬波外国语小学、育才初中、彭浦四中、青云中学、市西中学等中小学校主动参与辐射推广的实践,有效推进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提升与相应课程资源的积累。
“看了研究总报告、分报告、资源列表、研讨纪要等内容后,我发现这个课题有5个特点:第一是立足当下与谋划长远相结合;第二是顶层设计与协同实施相结合;第三是注重方法与强化实践相结合;第四是梳理成果与彰显成效相结合;第五是经验提炼与个性创造相结合。总报告总结的4条基本经验,对于同类研究,或者说相关的工作非常有借鉴价值!”应邀与会指导的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上海交大附中人文课程中心主任乐燎原、静教院科研室主任王俊山等正高级特级教师对该结题报告给予了评价与期待,他们对课题主持人丁炜老师和所有参与者致以敬意,也祝愿课题在后续的研究实践中取得更大的发展。
与会专家在对报告予以充分肯定、就区域持续深入研究提出建议的同时,对参与研究推广实施的10所学校的研究成果逐一作了点评,并与校长、教师代表互动交流。上海市特级校长张人利对从曾长期在附校任教的丁炜等主研人员表示赞赏,并建议与会校长们在今后师资招聘、教师成长等方面注重年轻人的发展潜能与可能。
静教院副院长、区语办副主任黄根初表示:“专家们的评析、指导非常精彩,为我们静安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尤其是‘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经典诵写讲’系列活动及书香校园等相关研究工作指引了方向。一年多来,大家克服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积极投入这项市级课题研究,既圆满完成了预期研究目标,又有效推进着各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他对静教院附校表示感谢:“无论是一年前的今天本课题开题研讨会,还是一年之后的今天正在举行的结题汇报会,附校都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活动提供了颇具科技创新、学术氛围的研讨互动场所。”
黄根初指出,静安区语言文字工作要贯彻实施国家和本市教育、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规划,打造静安中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建设的特色品牌,提升语言文化铸魂育人水平。他要求,要致力于使青少年在热爱中华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语文素养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显著提升,使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助力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各校要努力筹建有学校特色、区域特点的中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库,以及可以传之久远的“立根树魂”语言文化等成果,为促进学校和区域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全面发展、奋力推进“国际静安 卓越城区”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高标准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汇报会还邀请了崇明、虹口等区语委办领导参加,观摩宣传片《诵苑拾珍——静安区中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建设研究巡礼》,研读《诵苑拾珍——静安区中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建设的有效实践与基本经验汇编》,充分了解这项市级课题研究过程,以及静安区域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系列活动成效。
静安区语委办表示,将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经验并予发展提升,强化、打造更多学校中华经典诵读的特色品牌,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转化为“立根铸魂”“以文化人”的行为,使经典诵读扎根校园,让课程资源建设覆盖各学段各年级各学科,共建共享,引导师生不断弘扬中华经典、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