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破圈”:朝着“生活化”迈出新步伐

来源:文汇报

作者:朱晓卉 王欣悦

时间:2023-02-02 11:27:30

语文向来是受到关注最多的学科。作为母语教育,语文有着超乎学科本身的价值,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

当前,随着学科交互融合的推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提升,作为衔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高中语文教学,该如何开启全新的教学实践,打破传统课堂、传统班级形式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在语言运用与实践方面的制约?

浦东复旦附中分校实施的“尔雅教育”开启了人文社科特色教育的新尝试——通过文科特色分层班级的教育,打破多重壁垒;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深度思维习惯,帮助他们形成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初步学术研究能力;在真实问题驱动下开展“项目化学习”,从而实现人文学科的“全人教育”。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尔雅教育”倡导的是文科学习的理念,而不仅仅是面向所谓的文科班学生的培养计划。它面向全体又各具特色,重视的是对人的全面培养。

在这样的培养理念下,近年来,浦东复旦附中分校不为分数而教的语文教育,实现了育分与育人的统一:2022年高考语文“尔雅班”的均分超过120分,最高得分138分。

打破“班级-教师”壁垒,让学生“遇见最专业的老师”

教学需要经验,更需要老师们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给学生润物无声的影响。语文学科尤其如此。

但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与班级通常一一对应: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学由一位老师全权负责,同时,一位老师通常也只能承担1-2个班级的教学任务。那么,是否能够发挥每一位老师的教学特色和专业所长,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呢?是否可能让老师与学生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从这一点观之,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显然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在笔者所任教的浦东复旦附中分校,语文组10位教师,从教育背景看,其中博士2人、硕士6人,专业覆盖语言文学研究领域的各个方向,如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批评、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等。为了构建灵活的课程体系,学生在入学半学期后就会进行分层教学,“尔雅文科特色班”也于此时成立。

在教学上,根据学情因材施教,我们顺势打破了“班级-教师”的壁垒,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在“尔雅班”,日常教学是根据课文对应的专业安排老师。比如,《前赤壁赋》由古代文学专业的老师讲授,《哈姆雷特》由外国文学专业的老师讲授,《为了忘却的记念》则由现当代文学专业的老师教。由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为学生讲课,有助于引导学生透过单篇作品,了解相关文学的特点与鉴赏方法,从而为大家打开更宽广的视野。

同时,面向全体学生,我们设有专项课程、特选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社团活动课等,在年级间共享文本选读、文化专题、方法论等通识类课程。这些课程极好地回应了“双新”的教学要求,用灵活的课程体系,保证教师可以跨班级、跨学科任教,学生也可以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中“遇见最专业的老师”。

打破“学科-学段”壁垒,专注综合素养培育

育人贯穿教学的全方位、全过程,不能因学科分工而分裂。语文教学同样如此,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和其他学科一起协作,形成更大的育人合力。

为了探索学科融合,我们对语文学科开展了“+1”模式和“+N”模式的全新教学设计,并结合项目化学习的模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语文+1”模式,即语文学科与其他某一学科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创设学习情境,通过设计长作业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创造、探究、表达等多种能力。

“语文+N”模式,是指在某一个综合性实践活动中,以语文学科指导为主要内容,辅之以其他学科的指导。比如,在绍兴文化研学活动中,老师组织学生完成调查报告,通过了解黄酒制作过程,以及完成楹联收集、景点定向、分组账本等——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经历了“语文+N”的学科融合学习。在打破学科壁垒后,学生将更有效地从综合情境中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也是高中的育人目标之一,以帮助他们跨越中学学段、走向专业化学习的准备。为此,我们设计了项目化学习活动,有相同主题间的群文阅读,有某种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但更多的是一种基于课文的“研究性学习”。
比如,当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老师会组织学生进行长达一周的项目化研究性学习实践。项目的起点,是让学生在文本细读中发现问题。在实施过程中,要将项目主体进行拆分,分别从“文意揣摩”“知人论世”“意象意境”“语言特色”“比较阅读”五个方面对李清照的《声声慢》进行考察。项目的终点,是完成对李清照词学成就的评价。

打破“学段-专业”壁垒,为大学学习做准备

同时,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延续性的过程,不能因学段变化而发生断裂,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是九年义务制学习的延续,更应是大学学习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各学段间从知识到技能、从思维到审美上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冲突,其背后既有评价方式的问题,也有教育教学条件的限制。

高中阶段的教学尤其需要打破“学段-专业”壁垒,超越中学语境、对接大学通识教育或者专业教育。对于高中教师而言,在现有的教学框架体系中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更高的认知维度来指导当下的教学。

在既有教材中,学科知识的编排表现出一定的系统性,但系统性不意味着单向性或线性,而应当是一种更综合的、多向度、螺旋式上升的、可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的形式。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开设了以语文能力培养为“经”的专项课程,如《语文学习法》《中国古典文学阅读与批评》《外国短篇小说阅读与批评》等;以中外文学史为“纬”的文学专项课程,如《中国古典诗词导读》《中国现代文学导读》《西方文学导读》等。这些课程在保证内容正确、方法科学的基础上,能够打破原有的学段局限。这样,学生在初高中衔接时,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文本细读和方法论教育,为大学阶段的学习提前做准备。

打破“课堂-生活”壁垒,让语文生活化,让生活语文化

从全面育人的角度看,语文学习不仅仅存在于语文课堂。“让语文生活化,让生活语文化”是语文特级教师张大文老师给我们的新年寄语。而从语文学习到语文生活,“尔雅教育”也打破了“课堂-生活”壁垒,创设了与生活关联的、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比如,通过结合课本阅读,我们倡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以及课文“周边”。“一览众山小”,诗句出自杜甫《望岳》,寓意博观万物,开阔眼界。在我们设计的这个阅读系列中,设定1至2周为一期,每期两到四篇,各年级会根据教学进度予以选文。学生需在阅读后完成读书摘记、思维导图或心得撰写,旨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形成现象-原因、相似-相异等逻辑链,也有助于打通阅读理解与写作构思的思维路径。

再如写作。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在被评价的位置上,既不易调动其修改的积极性,也难以将少数的修改经验转化为自我优化的能力。而随着交互式写作的开启,当教师让渡“评价权”,在班级形成交互开放的写作评价体系,并且创设更多的带有情境与任务的写作机会时,学生的创作热情也被激发了。

“尔雅教育”倡导的“语文生活”,还大量体现在拓展研究、综合实践、社团活动等课程中,让学生跳出高中视野的局限,勇于探究、讨论一些更专业的问题,并让这种学习和研究方法在心中留下烙印。

在整本书阅读的趣味活动中,学生们就举办过一场《红楼梦》主题“文创产品发布会”。围绕《红楼梦》的人物和故事线,设计文创产品,构建一款游戏,设计一款工艺品或化身B站up主,团队合作,各展其长,在项目化学习中完成了对文本情节的梳理和介绍,诠释了经典的新魅力。Z世代的创造力与《红楼梦》的经典意蕴相得益彰,语文生活焕发出了青春的朝气。
当丰富而复杂的具体生活问题开始激发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整合,并将之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时,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得以实现。

责任编辑:程媛媛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