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男耕女织”、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生活图像,快来看华东师大这个教育影像展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时玉

时间:2022-12-23 10:14:33

本网讯(记者 刘时玉)古代的农民是如何劳作的?“男耕女织”有着何种文化内涵?12月20日,“男耕女织: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图像隐喻”第六届教育影像展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图书馆开幕,以中国传统农事生活为主题,展现《诗经·豳风七月图》至宋及后世的《耕织图》《蚕织图》《棉花图》等传世农事图像,为前来“观看”和“阅读”的当世参观者,打开一扇理解传统劳动生活及其所构成的教育文化的窗口

据了解,我国农耕文化的历史悠久,农事活动和工具的图像起源也很早。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反映原始农业的岩画存在,后来各历史时期皆有大量表现农耕、蚕织和畜牧活动的生动画面出现。

走进展区,最为经典的耕织图像——源自《诗经·豳风·七月》的“豳风图”,即映入眼帘。这是现存的南宋马和之创作的《豳风图》卷中的《七月》一图。该图从右至左描绘了豳地百姓仰观星象、农桑劳作、进献宴饮等场景,表现出稼穑艰难、体恤民生的意味,构成了西周早期社会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其不仅蕴含厚生主旨,还体现了影响后世的“兴观群怨”的教化方式、诗图互释的教育话语的端倪。

image.png

《豳风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呈现传统日常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图像绘制历史里,由南宋楼璹创作的《耕织图》与后世围绕此图延伸的绘画活动,向今人诉说着一个关于古代图像教化与文化传承、改造和传播的故事,这也是本次展览的重点。

楼璹所作的《耕织图》,描绘了江南农桑生产各个环节,再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男耕女织的生活场景,也为了解古代农桑教育提供了珍贵的图像史料。参观者可在展区中,观看从浸种到入仓的具体生产过程。宋高宗还令翰林图画院摹绘了楼璹进献的《耕织图》,展览现场看到的《蚕织图》便是由此而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幅《蚕织图》是第一次详细绘出提花机的机体、结构和操作方法,比《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所记载提花机早了400余年。

image.png

《蚕织图》卷上,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明代的邝璠在编写《便民图纂》时,为使普通百姓更易接受,将《便民纂》与楼璹《耕织图》进行了合编,他对《耕织图》没有完全照搬,而是予以增删、改动。邝璠还使用了吴歌即竹枝词,令书本内容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后来,当清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时,楼璹的《耕织图》进入了他的视野,他即命宫廷画师焦秉贞重绘耕图、织图各23幅,并亲自题序,为每幅图作诗一章,成内府刊本《御制耕织图》。至乾隆年间,多种版本的《耕织图》仍陆续推出。

image.png

《便民图纂》 邝璠编

由宋至清,《耕织图》流传甚广,出现了很多临摹本与翻刻本,远不止展览所示之画作。此外,《耕织图》也发展为民间的年画,农业技术推广转化成了如戏曲、神话、风俗一样的文化风俗现象。《耕织图》甚至还跨越了国土,对欧洲、日本、朝鲜产生过深远影响。

image.png

《耕织图》(局部),内阁文库及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与《耕织图》类似,展览呈现的清朝《棉花图》绘作也彰显着古代图像教化与文化传承的意蕴。方观承所绘的《棉花图册》,后经乾隆题词又被定名为《御题棉花图》。嘉庆皇帝也对《御题棉花图》进行了刊刻,此版成为后世流传最广的刻本。《棉花图》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展现了棉花种植、织纺、织染成布的全过程,是当时倡导和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的流传至今的可贵资料。

image.png

《御题棉花图》(局部),清代文石刻墨拓本,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此外,展览还展示了其他描绘农事生活的重要传世图像,陈列了一些传统农具。在展区二,陈列着清代乾隆年间郎世宁、金昆等所作的《清院本亲蚕图卷》,此图描绘了清乾隆九年孝贤皇后行亲蚕礼时贯穿诣坛、祭坛、采桑、献茧仪式过程的宏大场景。

image.png

《清院本亲蚕图》第三卷采桑(利)卷(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次策展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丁钢教授指出,图像的教化传统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教育系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民族的精神历程、生活样态,社会性和自然性相统一的人文精神皆隐于其中。藉此展览,我们既可窥探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又可进一步思考今天的道德教化和社会发展如何真正建设在民生的基础上。

在展览现场,循环展播着与展览同名的原创文化纪录片。该纪录片在国内首次将数张古代图像高清复原,使之转变为富有生活气息的动态图像。与此同时,展馆里还开展了藏书票拓印、猜字答图、创意填色、主题拼板和即兴戏剧工作坊等体验活动,令现场的参观者在具身的观看和参与中感受古代的传统劳动是如何发生的。由此,通过围绕主题的实物、图像、影像和趣味互动等形式,展览生动而鲜活地勾勒出“男耕女织”的教育文化图景。

通过本次展览中丰富的图像内容可以发现,诗图互释的教化功能已融入民生、民俗之中。据悉,表现农事生活的图像经过刻意的再创造和提炼,使传统社会基本的生产技术呈现出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也规定了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性别角色和生产关系,通过将女德与君子之务的道德义务赋予技术工作,使其转化成为公共秩序。同时还可体会到,固定的图像背后乃是一系列互动的过程,包孕着古代普通民众协调自然资源和人造之物的方式,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沟通、尊重和理解的尝试,以及植根于日常生活的可见文化素材如何回应和再塑现实的教化路径,而这即使本次展览经图像所呈现的传统文化依然具有生命力。

如今,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早已被时代的发展所超越,追溯“男耕女织”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教育文化母题,其中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天道和人道的合一,社会生产的性别合作等内涵,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中,让我们体味了人文精神传统,以及面向现实和未来的意义。

华东师大副校长雷启立表示,教育影像展以图像和影像的方式集中呈现中国传统社会中日常劳作,相较于文字,更生动再现了千百年来烙印在中国人的精神血脉中的社会风俗和农事教化。影像展拓展了博物馆教育方式途径,创新了博物馆的学习方式。它不仅是一年一度的展览,也已经成为了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个极具口碑的文化品牌。

责任编辑:刘时玉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