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占世界人口比重将减大半,少子老龄化正迎人口拐点,生育与教育焦虑谁先解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时间:2022-11-19 21:00:00

这几天,世界人口总量刚刚突破80亿。而距离2011年10月31日的“世界70亿人口日”,仅仅过去了11个秋天。

然而,当世界人口远未达峰,我国人口数量却即将迎来顶峰。在“三孩”政策下,中国还是出现了生育焦虑、少子老龄化、跨区域流动等新的人口变化趋势。日前,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研究院联合教育经济实验室、教育人口实验室合办“国家教育宏观政策论坛年会2022”,专门设置人口、人才和教育关系的议题,探讨这一新趋势给教育带来怎样的重要影响,以及教育应该如何应对。

世纪末中国人口或“对折”不足7亿

“世界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长,中国人口总量即将迎来拐点。”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丁金宏教授研究认为,未来一到两年,中国人口会迎来一个顶峰时期,达到14.1亿以上规模水平;此后总量就会下降,而且下降的过程非常长,也会很猛烈。

事实上,10年之前,我国出生人口规模在1600万水平,而2020年出生人口仅1200万,比上一年下降265万,降幅高达18%。去年的出生人口也只有1062万,创下1949年以来新低。根据预测,今年出生人口或将不到1000万。

“至于下降到哪里是最低点、下降多久才会反弹,现在还是一个正在讨论的理论问题。” 丁金宏表示,一种乐观的估计是10到11亿是最低值。而记者了解到,根据卫健系统有关专家的情景模型预测,中国人口将在两三年内进入负增长,到2050年减少到约12.64亿,2100年将降至约6.85亿,相当于“打了对折”。

由此,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从现在的18%左右降至6.5%左右。与此同时,“世界80亿人口日”之后,地球上的人口还将持续增长,丁金宏预计将来估计会达到90到100亿之间,甚至突破100亿。一升一降之间,“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口的份额会逐步下降。”他表示,因此教育资源的预测和合理配置至关重要。

上海平均每位适龄女性只生0.7个

不可否认,在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生育焦虑已经从家庭问题变成公共问题。不久之前,社会还在动员民众尽量少生孩子;但很快,年轻一代不想生孩子了,即使生育政策不断调整和优化,生育意愿还是不高。在中国,全国3亿儿童约占世界儿童人口总数的12.5%,这一比例目前较大程度低于中国人口在世界人口中的占比。

来自上海市卫健委人口家庭处的数据显示,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之后的次年,也就是2017年起,全市人口出生呈逐年下降趋势,2017年到2021年这5年,出生人口分别是19.7万、17.4万、16.9万、12.76万、12.5万。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医院分娩8.69万人,同比减少6300人,下降6.76%。据预计,今年全年常住人口出生数量可能不会超过12万,2025年仅10万左右。

横向对比看,上海市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从2020年的0.73,降至2021年的0.70,也就是说平均每位适龄女性只生0.7个孩子。这不仅低于全国的1.3至1.4水平,也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比如美国1.7、日本1.4、韩国1.0。

生育焦虑,其实很大程度是教育焦虑引起的。丁金宏研究团队去年在沪进行访谈式调查,访谈了上海各个阶层、各个地区的受访人,不管是有孩子还是没有孩子的,甚至是刚准备结婚的,一谈到生育的问题就涉及教育的问题,一谈到孩子的问题就常言“没有精力去培养孩子,怕耽误孩子的一生。”可见,生育焦虑和教育焦虑两个问题相互叠加、相互强化。

跨省迁移也存在教育资源结构性矛盾

值得一提的是,经调研,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意愿反而越低。与会教育专家直言,如何缓解全社会的教育焦虑,成为回应生育焦虑的关键。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人口大规模跨省迁移的现象和趋势非常明显。长三角、珠三角这些相对发达地区成为人口流入地,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这些相对不发达地区则是人口高强度流出地。

丁教授指出,如此状态引发两个问题:其一,相对发达地区的人口集聚,造成了教育资源集聚;其二是人口流动与教育资源产生了匹配性问题。“外来人口在流入地没有充分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教育资源还不能很好地与之匹配。”他认为,如何在制度上保障流动人口家庭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如何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优质的受教育机会,都是教育必须回应的重要问题。

论坛上,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指出,当前我国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例如高中毛入学率、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特别是研究生入学比例等指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教育发展除了广度、深度、高度,还有绵延度。”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表示,绵延度指的是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让每个人在生活中有不断学习的机会和动力,让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使得教育真正能够在社会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对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性和战略性支撑。

图片来源:受访高校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