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好初中⑦ | 上海市三门中学:激活学校办学生机和活力

来源: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时间:2022-11-18 15:55:3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上海自2018年实施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以来,各区各校着眼做强内功、抬升底部、持续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初中教育”这一初衷正逐渐变成现实。

学校更强了,口碑更好了,学生受益了,越来越多的“强校工程”实验校,发生着喜人的变化。小育推出“家门口的好初中”专栏,带你探寻“强校”的秘密。

上海市三门中学(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初级中学)地处杨浦、虹口、宝山三区交界之处,2018年7月,成为上海初中“强校工程”百所实验校之一。学校抓住机遇,集聚教职工的实践智慧,制定了“强校工程”三年实施规划。依据规划,学校开始了改变原有困境、提升办学质量的攀登之旅。

图片

学校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树立备课新思维,让学生思维更活

在校长秦娟看来,精准施策是“强校工程”的关键。针对在2015年上海市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中部分学生“思维能力”较低的短板,学校把“强校工程”的“一校一策”定为“学生思维培育”项目。“学校为培育学生思维品质而设计教学。有了备课的新思维,教师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秦娟说。

同课同构让老师们在压力下成长

在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质》同课同构教学活动中,俞佳帅和沈晓东老师以“关键问题及其追问”为抓手,实施“思维示范”策略,从学生中发现问题,在学生中解决问题,课程获得了学生的喜爱。教研组的老师们也说,俞老师的课越来越有“味道”了。

相同的篇目,相同的建构,却因不同的教学风格而变得精彩纷呈。这种被教师戏称为“秤一秤”的同课同构研修模式,虽让他们倍感压力,但也乐在其中。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学校青年教师明显得到了成长,在学生思维引导上做得更活、效果更好了。

图片

学校通过举办不同层面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备课能力

研讨“五备”,做孩子思维的引路人

物理学科汤华和曹多靓老师最初是从“两备”入手,着力培养学生思维的,“两备”即“备教材,备课件”。身处同一备课组的他俩一起研讨,共同确定教学内容,但各自制作课件。通过教学研讨,理化教研组的教师们发现,不同的课堂组织形式对课堂效率影响较大,继而提出“第三备”——“备课堂组织形式”,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或“单兵作战”,或“同桌互助”,或“小组讨论”。但即使有了“三备”,大家发现还是有问题。

图片

通过“五备”,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

于是,便有了“第四备”——“备关键问题”,用关键问题组织学科教学内容,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理化教研组还将教师“备关键问题”深入到“第五备”——“关键问题下的系列追问”,以展示学生的思维路径为目的,结合关键问题充分预设各种可能,设计追问。

从“两备”到“五备”,研讨之路不断深入,不仅有效提升了教师们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意识,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成长的曹多靓老师,不仅评上了中级职称,今年还当上了理化教研组组长,开始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长经历带领新教师共同成长。

图片

“五备”后,教师们注重课后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

用好高校资源,推出更多优质课程

注重内涵、深化课程改革是“强校工程”的关键。“强校工程”后三门中学进入市级课程领导力项目组,专家们对学校课程改革全程予以“一对一”指导;2019年,杨浦区政府牵线搭桥,促成学校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办学。学校抓住机遇,依托外部助力,研究制定了课程实施方案,组织团队深化实践探索,努力实现学校课程品质和教学水平的“双提升”。

2021年暑期,三门中学开启了“走进财大的少年之旅”特色活动。在上海财经大学老师的带领下,初一年级的孙舒行同学在金融实验室里体验了一把股市交易员的紧张刺激。在财大的“教授讲坛”上,他了解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职业,如精算师、分析师,知道了资产是要通过合理投资才能产生最大效益。在大学校园里,他与财大的研究生们共同探索金融知识的奥秘。

孙舒行还幸运地“抢”到了依托上海财经大学师资与课程资源开设的“Python”课程。如今,他已经能够自己编写程序来实现初二数学课程部分内容的求解方法,这极大地锻炼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Python”课程让孙舒行体会到,“科技改变世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他指尖上的小小奇迹。不仅如此,他还获得了第二十届上海市青少年计算机应用操作一等奖。

图片

孙舒行同学在学习编程

依托“强校工程”带来的丰富资源,三门中学着力构建“学校主体办学+社会合力办学”的支点链,突破办学边界,构筑育人合力。2021年,学校依托高校课程资源在“新时代大学附校的发展与思考”市级论坛上作了大会交流,也有越来越多像孙舒行这样的学生在市、区各类活动中获奖。

图片

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画漆画

图片

教师精心辅导学生阅读

打造“抱团”机制,让教师走得更快更远

“双名工程”有机融入“强校”,给三门中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契机。校长秦娟加入上海市名校长培养基地,2位教师加入名师培养基地培训,7位教师被纳入“未来教师储备与培养计划”(“种子计划”),同时学校加强了教师自培工作。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行得更远!”校长秦娟说。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更好地助力课堂改革,学校对教师“抱团发展”制度的完善、过程的规范、活动的推进、评价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抱紧专业发展“小团”。学校成立了“5+3”教师专业发展小团。“5”即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综合五个学科青年教师发展小团,每月活动一次,请教研员指导,主攻上课、听课和评课;“3”即1个青年班主任发展小团、1个科研骨干发展小团、1个高端教师发展小团,每月活动一次,开展主题研修活动,请专家指导,目标在于培养出优秀班主任、科研骨干以及名师。语文教师李冰玉在每月一次的“小团活动”中得益良多,进步很快,在2020年杨浦区“百花杯”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还代表杨浦区参加市级教学比赛并荣获二等奖。

抱好学校协作“中团”。全体教师牢固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实施教研组与年级组之间、各任课教师与班主任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大协作。学校基于“三共”“三全”开展活动,即:共同收集研究教学资源,共同享用教学成果、共同反思教学得失;教师全身心投入协作、教研组全方位开展协作、教导处全程监控协作。教师在同伴互助中愉悦成长,学校也实现了“大循环”。周琪老师在团队带领下,在第一轮“大循环”中就取得了佳绩,她所在备课组任教的学生在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中获得非常优异的成绩。她感慨地表示,没有团队的帮助,没有学校的信任,不可能有这样的成绩。

抱住集团发展“大团”。作为“三门中学教育集团”的核心校,学校组织集团成立5个事务中心,制定集团五年发展规划,建立集团内教师柔性流动机制,以集团名师工程建设为载体,引领不同层面的教师在不同的基础上追求卓越发展。数学教师郭晨麟觉得,每次集团的“一日研修”活动都让她收获满满。大家一起梳理课堂关键事件,探讨关键问题,对问题中的每个字都再三斟酌,努力让问题开放、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郭老师对课堂的每一个追问也很较真,对问题提出后的每一个可能都有预设,任教第4年,她被区里选中,开设了初三数学复习区级推送课,让更多学生体会到了她追问的严谨。郭老师也因此成长为区“教学新秀”。

构建成长空间,让学生发展更自主更持久

三门中学坚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自主发展”,为学生提供成长历练的平台,为学业进步提供了持久动力。

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是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学生自治机构”,为提升同学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大队主席张宇涵同学与大队辅导员商量后,又设立了年级、班级两级学生自管会,组织各级委员参与学校管理,自主负责校园日常事务,开展各类活动,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在充分听取同学们意见的基础上,张宇涵和大队委员们讨论确定学生自管会以“共学、共进、共荣”为核心任务,侧重行为养成教育,致力培养具有个性活力的阳光少年。

张宇涵在推进自主管理过程中,虽然遇到不少困难,但在大队辅导员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支持下,她觉得自己的能力提升了不少,不但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最重要的是学会了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商量、解决问题,实现了个人发展和团队管理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图片

大队部召开会议,认真商讨学生自管会的工作

四年来,“强校工程”不但激活了三门中学教育改革创新的细胞,而且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生机和活力。作为杨浦区的一所普通公办初中,三门中学教育教学状态显著改善,办学特色明显增强,整体办学质量显著提高,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近两年,学校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数学教研组被评为“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理化教研组荣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称号。“强校工程”让三门中学成为周围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家门口的好初中”。

素材由区教育局提供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