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台首次搬入城市公园!第七届“汇创青春”优秀作品汇展精彩开幕

来源: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时间:2022-11-16 09:54:45

11月15日,伴随着歌舞表演《我们都是追梦人》,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承办的第七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季“优秀作品汇展”线下展示活动,在张江当代艺术馆(张江艺术公园内)拉开帷幕。这是“汇创青春”首次将展台搬入城市公园,践行艺术院校专业力量与城市公园共同打造市民文化艺术新空间的有益尝试,也是上海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上海市副市长陈群出席启动仪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和相关高校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部分企业代表等参加活动。

图片

上海市副市长陈群,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毛丽娟,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副主任侯劲,上海大学副校长聂清,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刘樱共同启动优秀作品线下汇展

“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80多家国内外院校踊跃参赛

“汇创青春”是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动高校文创成果转化而搭建的文化创意品牌。该活动以“孵化创意梦想,搭建创业平台”为宗旨,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展演平台,有效促进了“学生作品—孵化产品—文创商品”之间的产业链条转化,不仅助推了高校“立德树人”文创教育成果与市场创新创意产业的无缝对接,形成文化创意产教融合机制,而且对促进上海打造国际影响力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以及营造长三角文化创新创意产业发展生态环境,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活动自创建以来,至今已经成功举办6届。

图片

图片

活动现场展出的学生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广大青年寄予殷切期望——“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基于此,本届“汇创青春”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 ”为主题,旨在通过大学生的文化创意作品,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热爱国家、勇于创新、志存高远、勇立潮头的精神风貌和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担当。

图片

图片

活动现场展出的学生作品

本届“汇创青春”于今年初启动,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已经完成了牵头承办的九大艺术门类以及国际赛作品的征集、评选和分类展示,国内外参赛学校80余所,参与师生数万人次,征集参赛作品近4300件。与往届相比,本届参赛作品内容更丰富,参赛地区范围更广,参赛高校和人数更多,不仅长三角地区的高校踊跃参加,全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如北京、重庆、广东、广西、河南、四川、重庆、新疆、内蒙古、香港等地大学生也积极参赛,同时,还吸引了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艺术院校学生的参与,进一步提升了活动的覆盖范围和国际影响力。

图片

图片

活动现场展出的学生作品

“青春·文化·发展”:“压轴戏”汇聚精华集萃

“优秀作品汇展”是“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季的“压轴戏”,展出的是获奖作品中的精华集萃。本届“优秀作品汇展”以“青春·文化·发展”为关键字,以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为指引,以青年大学生的文化创意视角和创意作品呈现来彰显当代青年大学生解读城市文化、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担当,以创意作品为媒介,讲述上海故事、传承海派文化、唱响“汇创青春”品牌文化,通过文化内涵建设助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激励青年学子争做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图片

图片

活动现场展出的学生作品

在张江当代艺术馆一楼展厅,各展台上视觉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艺术、产品设计等类别的大学生优秀作品创意十足,光彩夺目。二楼展厅,服装设计、工艺美术、戏曲舞蹈、音乐艺术、综合美术(影视)、互联网+、国际艺术等类别的大学生优秀作品汇聚一堂,次第绽放。本次“汇创青春”优秀作品展,将高校学子的优秀创意作品与张江艺术公园浓郁的人文气息有机融合,不仅为市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艺术盛宴,同时也打造了一个艺术与人文交相辉映的城市艺术共享新空间。

图片

图片

活动现场展出的学生作品

本届“汇创青春”优秀作品展示活动为公益性质,自开幕当天起将向公众免费开放一周,数百件获奖作品将在张江艺术公园与市民朋友相见。想要前去参观的市民可在“上海教育”政务微信(SHMEC-xwb)服务菜单“精选专题”一栏点击“汇创青春2022”进入专题页面自助索票,同时也可在这一专题页面中进行在线观展,享受一场别开生面的“云”上艺术盛宴。

图片

特别提醒:线下观展期间,严格按照防疫要求,每时间段入场不超过百人,入场人员必须出示24小时以内核酸绿码。

相关链接

第七届“汇创青春”亮点多多:

关注大社会推陈出新

海内外高校积极参与

贯通作品转化产业链

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

与往届相比,第七届“汇创青春”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亮点,主要体现在:

一是在作品内容上,推陈出新,“红色作品、抗疫作品、非遗作品、环保作品”等主旋律作品成为一大亮点,通过文创作品根植爱国主义情怀,彰显“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的时代主题。同济大学的动画作品《致敬百年》,上海大学的虚拟现实作品《辉煌历程:党的二大》,上海戏剧学院的舞蹈《颂忠魂》《红梅赞》,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反映我国女性航天员励志故事的作品《梦想》等,都充分体现了学生通过学习“四史”厚植爱国情怀、激发创作灵感,运用最新的数字技术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科普教育类动画作品《大学生抗疫日常》、上海杉达学院的视频作品《记疫》、上海师范大学的作品《看那窗外》等,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人与人之间在同心战“疫”中的温情与相守,以及疫情之下对社会责任的再思考。同济大学的《太极功夫视觉艺术化》、上海音乐学院的《光影敦煌》等作品,反映出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推广上的精巧构思。上海理工大学的创意作品《AB双通道人包共检安检站》《社区智能引导机器人》等,着力于民生安全领域的设计创新,为形成一个更安全、健康、智能化治理的社会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与建议。

还有不少作品关注当下的社会热点,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学生作品《那一天》,表现了在城市老龄化问题下对阿尔兹海默症老人的深切关注;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的《美的定义》,关注了现在年轻人热衷的网红、医美带来的大众审美话题;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舞蹈作品《星星的世界》,通过作者对身边自闭症儿童的切身观察,反映了大学生对特殊人群的关切及人文情怀。上海师范大学《奶奶的一封信》等作品,则反映了大学生对上海城区建设的敏锐观察。这些优秀的作品,通过新颖的艺术创意、深刻的思想洞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类命运的青春使命和责任担当。

二是“汇创青春”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扩大,不仅覆盖长三角,而且拓展至国内其他地区,并成功“出海”吸引欧美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积极参加。“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始终以“孵化创意梦想,搭建创业平台”为宗旨,坚持以品牌内涵建设发展为主线,提升汇创青春的品牌文化建设内涵,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由东华大学承担的《学生中心、产教融合:基于“汇创青春”长三角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实践》课题,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特等奖”。上海大学博士生周子正的创意作品《陨石水面与绳结》,不久前获得了国际知名品牌发起的2022新锐艺术家奖的支持,被尤伦斯(UCCA)当代艺术中心收藏。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国际赛,不仅吸引了十余所外省市高校参赛,同时还吸引美国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纽约艺术大学、普瑞特艺术学院,英国伦敦艺术大学,意大利帕多瓦音乐学院,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日本东京工艺大学等多所海外高校的参与,提升了“汇创青春”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畅通“汇创青春”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的输出渠道,“企业命题、学生创作、公司埋单”成为一大亮点,充分体现了艺术创作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视觉传达类作品,不仅邀请企业参与评审,而且与上海国际设计交流中心的WSF项目组合作,在作品展示活动中新增“潮玩设计”特别单项。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与上海博物馆紧密合作,学生以博物馆馆藏文物为原型,设计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创衍生产品,汇展期间开通网上直播间进行营销推广,从而打通了文物衍生品的市场化运营通道,完成了从作品→产品→商品的产业转化链条。通过这些校企合作方式,“汇创青春”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搭建了学校与企业的桥梁,以文创产品为载体,弘扬传统文化、引领潮流时尚,并帮助有才华有潜力的高校学生实现自己的设计理想和商业价值,同时也是为企业输送优秀的设计人才、促进学生就业。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16届珠宝首饰设计与鉴定专业毕业生张佳慧就曾是“汇创青春”的获奖者。她从2016年5月起就创建了自己的珠宝首饰创意工作室,通过不懈努力,她先后创立J&V珠宝首饰创意定制和“鱼你相依”非遗当代首饰等珠宝品牌,是嘉定区菊园新区的我嘉文创馆“忆空间”的运营负责人。在创业过程中,她还多次深入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她的事迹得到了媒体的广泛报道,获得社会的肯定。

四是致力于打造上海全球创意城市“设计之都”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双重城市定位,VR、元宇宙等科技热词频现,作品将科技元素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赋予作品以崭新的艺术形式和新时代深刻的思想内涵。如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的舞蹈作品《美人图》运用高科技技术与传统艺术相结合,以多媒体技术为媒介,提高舞蹈作品的表演形式,丰富舞蹈作品的表达内涵。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戏剧作品《仰望天空》采用了当下流行的VR技术,利用VR技术多感知性、浸没感、交互性、构想性强的特点,重塑观演关系,打破舞台上的第四堵墙,强调虚拟现实广阔的想象空间,加强观众的听觉、力觉、触觉、运动感知,将新科技技术作为叙事媒介,颠覆与重塑舞台上的时间、空间概念。上海财经大学承办的互联网+文创类项目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线上元宇宙展厅为访客提供更直观、更完整、更生动、更具沉浸感的体验空间,让线上文创展示更有创意。

摄影:郑逸洁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