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位学者相聚“云端”,共探“中小学高质量课程教材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时玉

时间:2022-08-25 11:33:42

7ab57af35ab46f69306fa42f016b1532_.jpg

本网讯(记者 刘时玉)为推动中小学高质量课程教材的新发展,助力全国中小学高质量课程教材的理论创新和学术引领,日前,在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指导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了以“中小学高质量课程教材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第四届全国课程与教学青年学术论坛。

论坛特邀全国60多位青年学者分享灼见真知,并邀请到多位学界资深学者作大会主旨报告和点评,为推进中小学高质量课程教材建设提供集体智慧与洞见。论坛采用线上会议的形式,极大扩展了论坛受益面。

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在题为“我国课程发展机制:理论、实践、政策的三方互动”的主旨报告中,探讨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发展的一般机制,即理论、实践、政策的三方互动。郭华教授强调,这样的课程发展机制,于课程研究而言,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政策文本梳理、经验探索总结等都有重要价值,标志着我国课程研究走向理性化、科学化的道路,开放性、自觉性日益增强。

6182ac8a5c30449f930880392b69f542_.jpg

1e219ebb8668fdf8bacc6713dc8281a2_.png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作了题为“落实立德树人,开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局面”的主旨报告。崔允漷教授在报告中强调深化课程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着力探索以课程思维建构“新目标”——核心素养目标体系,以结构化的学习经验重组“新内容”,以指向育人方式变革的学科实践建构“新教学”,以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撬动“新评价”,为我国新时代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开创了新局面。

在主题报告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宋萑教授以“何处的知识有价值?——地方性知识与校本课程发展的关系探析”为题作了报告,在延续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课程问题基础上,追问“何处”的知识有价值,从而发展“知识富有之课程”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曾文教授作了题为“评估促进学习何以可行——论学习为本评估的符号媒介和社会媒介”的报告,指出学习为本借助符号媒介和社会媒介使评估促进学习得以可行,并介绍了符号媒介的应用所内蕴的心智形塑原理和交互连接原理。经由符号媒介,学习的现实与学习的理想加以关联,连通了师生过去经验、当下行动和未来发展的时间向度。进一步介绍了社会媒介的应用所体现出的经验交互原理。最后指出学习为本评估主要在教师支持、同伴调节和学生自主行动三种路径中发挥社会媒介的效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期刊编辑室主任余宏亮教授作了题为“数字教材体系:价值意蕴、结构要素与建构路向”的报告。他首先对数字教材体系的价值进行了科学全面的厘定,指出数字教材体系是我国教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对数字教材的内容组成与结构体系的变化进行了阐释;最后提出未来建设路径和实践方略——在具体实践中强化理论研究,引领数字教材体系建设方向;关注应用效能,提升数字教材体系教学实效性;加大制度供给,优化数字教材体系的治理能力;搭建专业平台,夯实数字教材体系的人才支撑。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王哲副教授作了题为“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学习研究的方向和路径探讨:基于心理学的视角”的报告,阐述了当今盛行的图文理论模型,介绍了我国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图片使用的现状,并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维度,为未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图文整合研究指出了方向和路径。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之上,总结出促进小学生图文整合的策略建议。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赵鑫教授作了题为“课程文本理解的情感逻辑和实践路径”的报告。他指出,师生需要遵循情感逻辑,在课程文本理解中树立情感信任、增强情感互动、促进情感亲和,并达成情感共鸣,充分发挥义务教育课程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助理王涛副教授以“在地化全球素养的课程建构与教学革新”为题作了报告。通过对北京、上海、厦门、常州等学校的焦点小组访谈和课程文本分析,研究对中国学校如何结合当地情境和文化细节、融合国际课程理念和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课程融合路径进行了凝练。研究认为,全球公民教育要走出文化浅层学习的困境,迈向更为深层的认知挑战和情感浸润。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智能教育中心副主任何珊云副教授作了题为“项目化学习合作模式的探究:基于拼图法的双线设计模型”的报告,指出项目化学习已经成为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的新型学习方式。研究尝试从如何构建积极的互赖关系出发,构建基于拼图法的项目化学习双线设计模型,从学习流程和学习者身份两个维度呈现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学生合作学习的设计思路与框架,启发我们对于传统拼图法应用模式、拼图法有效性、“专家”身份意义的思考。

河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主任肖磊副教授作了题为“时空的错位:教学课程化思潮及其形成机制”的报告,围绕教学课程思潮化的现实表征、形成机制以及超越之道等问题展开讨论。其研究结论强调课程论学科与教学论学科都应该坚守自身的研究领域,加强重大问题攻关和理论建构,着力提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理论品性与实践品格,以高质量课程与教学研究指导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石雨晨副教授作了题为“跨学科论证式写作及其教学启示”的报告。报告通过分析美国课程标准中有关跨学科论证式写作的相关内容,展示已有研究中基于科学和历史学科的论证式写作教学设计案例,提出适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跨学科论证式写作教学的建议。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一流学科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张良副教授作了题为“论素养观念的传统与变革——一项素养本质再认识的学术史研究”的报告,对素养观念进行了追问。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对素养的理解要超越要素思维、构成思维与实体思维,更加强调素养是一个整体性、生成性与实践性概念。此外,研究强调素养的实质在于道德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伍远岳副教授以“向不确定性敞开:素养导向的课程变革立场”为题作了报告。研究发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课程建设需确立“向不确定敞开”的基本立场,课程工作者需要明确课程本质是关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形成由课程设计走向课程想象的课程思维,由此实现课程在不确定性情境中的过程增值。

此外,本次活动还设置了5个分会场,围绕“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展望”“高质量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育人方式变革下的学科教学研究”“新技术背景下的学情分析与课堂分析”“作业设计与学习评价改革”等主题展开对话。


责任编辑:刘时玉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