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科如何产教融合创新育人?这个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时玉

时间:2022-07-08 09:54:11

本网讯(记者 刘时玉)外语学科如何提升育人质量、实现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创新发展?增强外语人才在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胜任力?日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举办了“外语学科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创新高端论坛”,一万余名高校教师和政企代表线上参与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包括国际传播、国际贸易、跨境电商、国际组织、涉外法治、国际教育6个模块、16场报告,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各行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论坛旨在推进新文科背景下政校企协同育人,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提升外语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和对接社会能力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于雪梅指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积极与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教育实习基地,已取得一定成效。她相信,各行业领域的高水平专家在本高端论坛齐聚云端,必将为外语学科履行责任和使命,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做出新贡献。

image.png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培训中心副主任王逯屏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格局、新要求,国家亟需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涉外人才。她相信通过本次论坛,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培训中心将与外研社及各高校加强合作,在多个领域探索创新开展外语学科产教融合育人的新模式。

image.png

外研社副总编辑常小玲辑表示,外研社一直服务国家战略,探索教育创新,以国才考试、1+X证书VETS考试和国才创培中心为抓手,打造专业化、数字化产学合作育人共同体,未来将继续与院校、企业携手,促进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有机衔接,发挥高等外语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

据了解,我国面临的新形势和任务要求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对此,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表示,产教融合对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尤其必要,众多院校已与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协作,建设实习基地,聘用专业导师。他指出了当前产教融合模式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院长温建平从翻译作为课程、专业、学科三个阶段,回顾了翻译人才培养的历程,解读了社会发展对翻译人才核心素养的要求及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应时而生的过程,并介绍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这一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表示,政策、产业、教育融合发展,培养国际新闻与传播人才是时代所趋。他分享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人才培养高校,以培养国际传播人才为目标建设课程体系,组织学生深入一线,挖掘中国故事,进行社会实践的经验。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培训中心会员处处长王莉从当前国际、国内总体经贸形势出发,介绍了中小企业的国际经营竞争力。她表示,中小企业国际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国际化经营人才和经验。培训中心布局块、线、面、链,围绕两个中心,已形成面向企业国际化经营人才、跨境合规人才、国际贸易金融人才三个方向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培训+”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

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麦丽哈巴•奥兰谈到,新疆大学紧抓“一带一路”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俄语专业人才需求的战略机遇,建成了国内高水平的俄语人才培养基地,进一步明确定位、紧扣社会需求、加强实践创新、强化应用特色建设,着力培养适应本地区需求的应用型俄语+国际贸易人才。

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广州商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马蔚兰指出,校企联合育人是当下弥补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缺口的最优选择。广州商学院已探索出“三阶六维”的校企合作发展路径,建设了以外语人才行业胜任力为目标的“任务导向”培养体系,搭建起“混编型行业学院”式的专业集群实战平台。

河南澳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晓培围绕当前跨境电商行业的人才需求,剖析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她建议,院校可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搭建理、实、创、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培养目标。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赟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各高校应基于教育特色实践,强调学科融合交叉,以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国际组织任职,具有多语能力和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形成“五融、四化、三优”的高素质行业人才多语能力与全球胜任力“六合一“培养模式,实现全覆盖对接、全链条培养、全过程融合。

亚太青年MODEL APEC联合创始人、微软大中华区教育行业市场发展总监郭贝思指出,中国在国际组织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优秀的语言能力,能理解国际惯例,具有终身学习、文化智商和人格魅力。她介绍了MODEL APEC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与实际接轨的课程培养体系、模拟APEC全流程议事规则、国际会议出访、国际合作实习实践等。

在涉治方面的研讨中,国际商会仲裁与替代性争议解决北亚地区主任黄志瑾从语言、礼仪、道理三个方面剖析了涉外法律人才消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职业交流障碍的方式,并解读了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在国际交往中,推动跨法域沟通与跨文化交际互通互信,对异域文化多维度理解的独特作用。

在国教育模块的研讨中,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卓指出,中国基础教育需要能用双语开设国际化课程的国际教育人才以及具有跨学科素养的英语教师。山东师范大学进行了外语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推动“学科专业一体化”外语人才培养改革和双语(英汉)双科(英语+数学、英语+历史)卓越师范生书院制培养模式改革。

主办方表示,本次论坛联合政、校、企三界,共谋外语学科服务发展之路径,共商外语学科人才培养之大计,是对我国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响应,是事关外语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和对接社会需求的高端对话。


责任编辑:刘时玉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