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推动“大改革” 上海落实“双减”构筑育人新生态

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

时间:2022-06-13 10:44:58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正式落地。上海全面落实中央“双减”工作部署,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在不断提高课后服务工作水平的同时,积极推进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建设、全员导师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重点项目,不断优化义务教育生态。今天的“创造新奇迹,展现新形象”特别策划,让我们看上海如何以“双减”小切口推动义务教育“大改革”。

临近期末,受疫情影响,沪上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不再组织统一的期末考试,学校可结合学生作业、线上学习状况及线上活动表现等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闵行区实验小学,知识梳理式复习让学生们的学习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图片

一边是老师在讲解单元知识点,另一边则是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表格等方式梳理知识结构,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高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科素养有了“质”的提升,而这也是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教育理念转变所带来的生动的育人成果。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作业孕育“大”育人观

提质增效为学生赋能

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轨道”,真正感受学习的热情和成长的快乐。孩子们的“小”作业中也孕育着“大”育人观。上个学期,在长宁区延安初级中学,“研究式学习”成为作业布置的核心理念,并且已经初步形成“活动与制作”“小课题与实践”等五个模块的作业群。告别机械、重复的纸笔训练,学生们的作业聚焦社会现实,考察综合实践能力,成为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举措。

图片

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进华中学,学生将申城旧区改造的相关调查写进作业,展现学生对城市更新的感悟和思考。

图片

图片


盘活校内外资源

发挥学校课后育人主渠道作用

“减”下来的是作业负担,“加”上去的是兴趣爱好,这也给予孩子们更多个性化成长的空间。在沪上中小学的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到了社团活动中寻找自己的兴趣。

图片

图片

下面这位学生参与的是学校里的电控皮影戏社团,在老师帮助下,同学们正在尝试通过乐高积木编程系统,来完成一场皮影戏演出。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上学期开始,沪上中小学每天下午三点后的课后服务时段,已经成为了孩子们最喜欢的申时校园时光。徐汇区梅园中学在课后服务中以“走班制”形式,为学生提供鼓乐、健美操等体验课程。中山北路第一小学通过一月一次发放网络调查问卷,从时间安排、内容安排、满意度等方面适时调整课后服务内容。

图片

图片

图片


引入优质校外课程资源

形成校内外育人共同体

“双减”不仅在校园里,同时也离不开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科站、少年宫等校外教育资源。在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就通过课后“330”时间,开展“科普游园会”系列活动,将科普知识送入校园、送到学生的身边。“双减”实施以来,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进一步增强校外教育策划、指导及服务能力,帮助各中小学设计个性化课后服务,形成与校内教育相互交融、有益互补的校内外育人共同体。

图片


全面推行“全员导师制”

赋予师生关系新的时代内涵

协同育人的新路径,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新需求。为了更好发挥教师育人“引路人”功能,上海在全国率先推行“全员导师制”,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引路人,哪怕是再微小的烦恼,也有靠谱的“大伙伴”可以倾诉。尚文中学把校园特色活动——老师为学生写一封“夸夸信”,作为师生日常交流的重要渠道。卢湾中学推出“导师名片”,鼓励师生在不同地点,以不同活动形式进行交流沟通。“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已经成为新的良好育人氛围。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作业到课堂、从学生到老师、从家庭到社会,上海以“双减”为抓手,着力构筑义务教育的新生态,做“负担的减法”与“发展的加法”,不断强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