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在线教育|合理布局,精彩互动,灵活施策……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实践创新(三)

来源: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时间:2022-05-27 19:19:18

疫情突袭,上海中小学再次重启在线教育,这也成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创新、迭代升级的良好契机。在居家网课学习期间,涌现出许多有趣、有用、有创意的在线教学新场景和新案例。为此,由市教委主办、上海市电化教育馆承办开展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创新案例交流展示、在线教学实施情况调研座谈会等活动,旨在通过宣传、交流和分享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数字化教育教学应用生态,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增强战疫信心。跟着小育一起来看看吧!

合理布局,共享互动两不误

教学空间的改变是在线教学主要特点。离开了教室、黑板与电教辅助用具,教师只能对着屏幕传道授业,这给教师带来巨大挑战。怎样合理安排有限的屏幕空间,既能将板书、课件等教学元素投放给学生,又能保证授课的流畅度,成为不少教师授课中的突出难点。

老师在用平板和学生互动时,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要在共享内容和互动平台之间来回切换。比如在讲解中要点学生回答问题,只能先退出当前界面再调用平台软件与学生互动,这样操作给教学带来不便,也浪费时间。怎么样才能实现共享内容和互动两不误呢?

航华第二小学

基于分屏功能的在线教学  

来自上海市闵行区航华第二小学的陈聪老师利用平板电脑的分屏功能给出了解决方案。

第一步:打开要互动的课件,点击播放。

第二步:从屏幕右侧向内滑动并停顿,直到智慧多窗应用栏出现,点击互动平台,此时互动平台遮住了共享的内容。

第三步:长按窗口上方的蓝色横线,直到出现两个窗口,然后放开,完成分屏。

第四步:找到中间的竖线并左右拖动,调整窗口大小与屏幕布局。

这样在平台里与学生互动时,既能保证学生清楚看到教师的共享内容,也能方便教师随时点击平台与学生语音互动。

精彩互动,教学实效的“放大器”

课堂教学贵在互动,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应给予他们更多的交流与表达的机会。在线教学中,由于师生各居屏幕两端,传统的线下教学互动形式受到很大局限,教师如何利用平台和工具,设计丰富多彩的线上教学活动,营造出同样精彩有效且不同于线下教学的课堂互动氛围,则更能体现出教师的智慧。

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

教学活动巧设计 互动学习乐趣多

上海市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一年级英语教师潘安妮的在线课堂,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高效互动的在线教学效果。潘老师借助学习平台的基本功能,设计了四种互动活动,通过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交流与评价,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举手发言”,让回答问题的孩子有如课堂上的起立发言,成为全体学生关注的焦点。

“随机抢答”,解决了学生线上课堂容易开小差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专注力。视频中学生们专注的眼神和笔挺的坐姿可以说明这种互动的效果。

“分组讨论”,大大提升了全体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效解决了部分孩子只能当听众的无奈。

“答题器”+“插入视频”,解决了问答互动单一和补充文本教学枯燥的问题,使得在线互动形式更为丰富立体,进一步激发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

灵活施策,提升在线教学品质

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着“如何快速掌握学情、如何有效呈现板书、如何开展针对性辅导”等诸多挑战,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功能的挖掘和工具的组合使用,结合不同的教学场景即时调整在线教学策略与方法,可有效提升教学品质。

彭浦初级中学

云端教学,“钉”在实处

上海市静安区彭浦初级中学的吴新庄老师通过线上平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做法。

利用在线课堂的“答题卡”功能,能够实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这一方式只适用于选择或者判断题。针对简短的填空题,则可以利用互动消息刷屏的方式进行答案的收集。而对于逻辑推理稍长的问题,则可利用即时开麦功能,让学生开麦回答。通过这三种方式的结合运用,有助于教师即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

通过对平台过程性数据的累积与分析,可以较为客观地判断学生学习状态与知识点掌握情况,并据此开展分层教学。线上光布置分层作业是不够的,还需要做到分层讲解。课余时间,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和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吴新庄老师通过创建“师生群”,利用在线课堂开展分层教学。可以将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组织起来,通过全开麦,进行答疑解惑;也可以通过直播或者观看回放,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一些重点题的讲解,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可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在线教学不仅只是疫情期间的应急之举,也不是线下教学的简单补充。受益于在线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的迭代,依托于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与技能的精进,在线教学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传统教学带来新的生机。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