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第一教育
作者:白羽 谢然 佳依
时间:2022-03-11 10:43:40
当疫情防控来到面前,申城的校园,有秩序,有温度……
上海政法学院:核酸检测现场,上演音乐会
3月7日,上海政法学院全体学生及教职工,在体育馆完成核酸检测。现场,上海政法学院艺术团的同学们自发演奏音乐、演唱歌曲,还有志愿者作为引导员,现场协助检测工作有序进行。
小提琴、大提琴、二胡、古筝……当音乐声响起时,同学们的紧张情绪也随之放缓,音乐的力量鼓舞着每一个人,让候场时间不再枯燥。
交大:守望互助,共享文档
3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开始了闭环管理。学校根据有关防疫要求,对相关人员和环境进行筛查。
临时的封闭管理来得突然,但校园里工作生活秩序井然。
图书馆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学生们有序进行核酸检测。线上教学有序开展,确保日常教学质量。食堂里,师生按照最新的食堂就餐安排,在规定时间来到食堂刷卡领取盒饭。寝室里,学生们也没有被突然的闭环管理打乱节奏,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学习计划。
学生们还行动起来,为抗疫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南体操场上穿着荧光背心的志愿者,早早地集结起来,和匆匆赶来的白衣天使一起,温暖守护着同学们直到夜深。
同时,一场网络空间里的守望相助也悄然开始。上海交大的校内BBS“水源社区”上,一系列“交大疫情防控动态”的帖子被设置为开放编辑,师生能够一同更新校内抗疫的实施进展。
一份由上海交大媒体与传播学院研二学生周景怡制作的《上海交通大学疫情互助共享文档》,也在朋友圈广为流传。通过这份可以多人在线实时编辑的文档,帮助师生共享官方信息,实现互助。及时、精准的信息为疫情中的校园添了一份安心。
华理科高:线上线下同步学习
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级中学的一节英语课上,英语老师胡利平正在为学生讲解语法知识。
线下的课堂氛围看似和平常没有太大的区别。可此时,因为疫情在家进行闭环管理的学生的电脑屏幕上显示出的是老师的课件和知识点,同时,也能通过左上角的小屏看到整个课堂的情况。
这个叫做classin的平台让课堂和家之间的距离变得很近,神奇的是,居家学习的学生如有疑问想要提出,也可以“举手”示意。
华理科高校长乔长虹介绍说,居家学习学生的一天作息也基本按照学校的课表进行。除此之外,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等课程学生也都能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线上学习实施的首日,就有学生家长表示,学生在家就能在云端与同学和老师相聚在课堂,虽然隔着屏幕,但学习效果却很不错。
乔长虹说:“在听到学生管理中心上报的数据后,学校马上决定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让学生在家里也能安心听课,解决学生和家长的忧虑。”
据悉,一年多前,学校就开始借助classin平台进行个性化教学,通过纳米黑板,所处不同教室的学生便可上同一堂课,师生之间也能够展开“零距离互动”。
经过多年的实践,学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接到学生闭环管理的通知后,教师经过短短10分钟的培训就掌握了基本操作。学校也做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因疫情居家的孩子实现“同一位老师、同一间教室、同一个课堂”的学习模式。
卢湾高:相约“云端”乐享课堂
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卢湾高级中学个别师生已经处于闭环管理状态。为保证一课不停,一生不落,学校重启网络直播平台,解决了师生居家授课和学习的难题。
虽然疫情突发有阻隔,但科技助力无障碍。汪艳红老师为保障高三学子学习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依托学校信息组老师的技术支持,在班主任的协调和助力下,她通过网课的方式,合理安排了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作业;巧妙调动上课的氛围和参与的方式;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和答题的建议。
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大屏幕和周雪梅老师积极互动,孩子们没有因为直播就懈怠学习,“同学激扬的演讲仿佛穿透了屏幕,在另一端的我也深受感染。一切都如同在教室授课一样,师生互动,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都有序的开展,线上与线下结合,我和学生们都能切换自如,教学效果完全不受影响。”周雪梅说。
“线上教学虽然少了面对面的交流,但学生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没有因为距离的遥远而减弱。”程丽萍老师反思和总结,发现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也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变得更加开阔和多样化。
直播授课时,看着学生在教室里朗读课文,积极地回答问题。课程结束时,学生们齐声道“老师辛苦了”,这让李凤老师非常感动,她说:“虽然隔着屏幕无法面对面,我们心连着心,始终都在一起。”
直播演讲、线上提问、积极参与……即使在家“云上课”,被隔离的同学们也随时保持着仪式感,学习丝毫不懈怠。
因为疫情处于封闭管理中的高三(6)班的缪亦清相信自己一定能渡过这次难关,因为有学校和老师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关心和鼓励。她说:“这些意料之外的情况不过是我学习生活中的小小插曲,临近高考,压力虽大,但我可以通过网络云端,与教室里的同学们一起上课,让我觉得很安心。”
作业遗留在学校怎么办?别担心,老师们帮同学们“送货上门”。由于部分闭环居家的同学书本遗留在教室,黄之花和陈立强老师特意驱车送去了课本和作业。
上大附小:种下代表生命和爱的种子
不久前,上海大学附属小学一位学生的家长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上大附小全校师生成为高筛对象,学生所在班级的师生成为次密人员,集中隔离。
作为这个班级的语文老师,汪建芳老师是一名资深德育干部,她多次拨通受感染家庭的电话,告诉孩子不必害怕,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都在关心着他;告诉孩子的家人都不要担心,真诚地问候,帮助这个家庭缓解紧张的情绪。
隔离后,班上有的孩子没有拿到上课配套练习册,网课前,汪建芳总是事先拍好作业照片单独传给孩子。为了上好每一次网课,让孩子们听得更清楚,她反复推敲每一次备课,早早地进入腾讯课堂准备,作业更是精心批改,详细地用语音为孩子答疑。
汪老师的女儿,正值高三,因为汪老师的原因也居家隔离。隔离期间,身处两地的母女互通电话,彼此鼓励。在汪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汪老师的女孩调整好心理状态,进入在线学习。
结束2天闭环管理后,上大附小的孩子们开始了12天的居家健康观察,学校给每位孩子赠送了一份小小的礼物——三颗特殊的“小种子”,上面刻着暖暖的爱意——“谢谢您”“我爱您”“您辛苦啦”等。孩子们回到家后纷纷为小种子DIY起一个个可爱的“家”,给盛放种子的容器穿上了漂亮的花衣。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小种子种在土壤里,静待它们发芽。
在这特殊的疫情居家期间,网络架起了导师和孩子们沟通的桥梁。导师们也参与了孩子的“种子计划”,全程和孩子们一起关注着这一颗颗小种子的发芽历程,一起等待小种子的破土而出。孩子们在导师们的关怀下,忘却了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兴奋地期待着亲手孕育的小生命冒出芽尖,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生命和责任。
民乐学校:隔着围墙和同学一起做早操
刚刚做完核酸,一名身着红衣的小女孩隔着围墙,跟着校园里的同学们一起做起了日常的早操……3月9日,临时封控的松江民乐小区内发生的这一幕被小女孩的妈妈用手机记录下来,在朋友圈传开,让不少松江人为小女孩的乐观、开朗感动。
视频中的小女孩名叫童欣怡,是民乐学校二年级的学生,家住民乐小区。3月9日凌晨,民乐小区收到通知开始实施封控,并启动了第一轮核酸检测。一早起来换好衣服,本打算去上学的童欣怡跟着妈妈到核酸检测点排队。
当天早上9时多,做完核酸采样后,童欣怡和妈妈一起往回走的时候,看到一墙之隔的学校里,同学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课程,忍不住停下来趴在围墙边静静地看。
听到熟悉的广播声,童欣怡忍不住和围墙另一侧的同学们一起做起了早操。看到女儿有模有样地认真做操,童欣怡的妈妈郝女士顺手用镜头将这一幕记录了下来。
“确实是比较突发,也非常理解。别看她年纪小小的,平时还挺自律的。”聊起突发的特殊情况,郝女士表示,完全不担心女儿的学习生活状态,“等封控期满后,学习和生活就能恢复到和往常一样了”。
照片由学校提供
部分视频来源上海松江、上海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