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久隆”来,向“模范”去,国内第一所公办全免费中学走过20年…

来源:第一教育

作者: 潘晨聪

时间:2022-01-10 09:35:31

每一个久隆学子都会记得校园里刻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石碑,它与墙上“勤俭勤劳”的校训嵌进了20年的记忆。

作为国内少有,向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提供优质免费教育的完全中学,“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古训在这里格外有分量。

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进入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期,出现大批下岗人员。他们中有纺织业工人,有主动响应号召的制造业车间主任。下岗潮与因病致贫、单亲离异家庭变故和高中教育的非义务性,给当时经济困难学生带来了就学压力。

2001年2月,上海召开十一届四次人代会,时任上海市市长徐匡迪指出:“我们不能再使这些家庭为子女教育而负债,要让清贫家庭的子女同样有受教育的机会。”

徐匡迪的倡议得到了原闸北区代表团所有代表的支持,市教委和原闸北区人民政府出资1200万,创建专门为贫困家庭青少年就读的完全中学。

历时100天,久隆模范中学从奠基到竣工,在同年开学。学校招收本市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免除学杂费、书本费、校服费、午餐费和活动费,并为路远的学生提供交通补助。

久隆的创办是上海基础教育迈向公平、均衡发展之路的一种实践探索,也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每一个学生有学上、上好学的关爱。

正如徐匡迪亲笔题写的校名,“久隆”来自当时第一笔社会捐赠的企业名字,代表“从哪里来”,当饮水思源。“模范”是期望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模范公民,代表“向哪里去”,须志存高远。

“我们的孩子会因为国家强大而自信,也会因为家庭的陪伴而勇敢。所以我们要把学校做强,成为那股支持他们的力量。”

历任久隆校长以此为办学信念,历届久隆师生交出了高质量答卷。因为久隆代表的,是用知识摆脱困境的奋飞不辍,是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严于律己,是相互关爱,彼此倚靠的同窗情,师生爱,是经年累月的反哺奉献。

自“久隆”来,向“模范”去。

(本文来源:《上海教育》杂志2021年第34期)

图片

点燃梦想

照亮成长的方向

久隆最不缺的是成长故事。生活中特别坚强,工作中勇于担当,社区里最乐意奉献,学习时特别刻苦,太多的故事让久隆校服成为光荣的标签,品学兼优的代名词,学生穿在身上,穿到大学校园。

一些住在久隆附近敬老院的老人在除夕夜被家人接回家,吃完年夜饭后让子女再送回去。因为大年初一久隆学生会带着自己做的礼物来拜访,他们一定要看到久隆学生。接受爱珍惜爱并且传递爱,这是在久隆耳濡目染的。

国内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学校,有实行“四免一补”的公益学校北京宏志中学,有被称为国内第一所全免费慈善民办高中广东省佛山市国华纪念中学,有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领衔的第一所全免费公办女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等。

即便在免费学校里,久隆也是不多见的。

久隆定位区属重点完中,硬件按照市教委区重点中学的要求配置。计算机配置人机比4.8∶1,高于市颁标准。礼堂、电视导播室、塑胶跑道运动场、室内体育馆、多媒体演播室、实验室等先进教育设施齐全。在闸北区兄弟学校中抽调部分优秀教师组成队伍。

学校招收具有本市常住户口,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贫困线以下或有特殊经济困难的品学兼优初高中生。学生除享受市教委规定的各项待遇外,免除学杂费、书簿费、校服费、午餐费、活动费。在全免费基础上对部分路远学生提供免费班车或交通补助,对优秀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的待遇。

探索让家境贫寒子女成为模范公民和建设社会栋梁之材的方法,是久隆一项长期的工作。

首任校长顾筱璞从三个方向创新教育理念。以情优教,呵护学生的成长;自强勤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心回报,不忘报答社会。在久隆学生身上,这些痕迹随处可见。

2006届学生孙悦礼的父亲在儿子小学毕业时罹患鼻咽癌去世,留下了一身债务和病重的爷爷,全家靠母亲每月数百元的零工度日。

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久隆,与命运相仿的同学互助互勉,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穷孩子也能帮助别人”是孙悦礼在久隆点亮的希望之灯。

久隆给每位新生一次性发放两套免费新校服,为了帮学校节省开支,孙悦礼三年只穿其中一套。初三毕业,他将依旧崭新的校服捐给学校的学弟学妹。他用五年的双休日帮社区脑瘫患儿补课,后来,这位脑瘫患儿奇迹般地考上了高中。

每年,他将社会捐款的一部分捐给久隆,再拿出一部分社区扶贫款给更贫困的家庭。进入高中部,孙悦礼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得到一批贫困生名单。借担任校学生会主席之机,他在高二年级试点“同伴教育”。号召每个班和一位贫困生结对子,以书信的方式鼓励他们走出困境。2004年,高二的孙悦礼发起成立了“久隆励志宣讲团”,利用节假日走进学校、社区、街道,与人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励志宣讲团从此成为了久隆感恩教育的固定载体,成立至今足迹遍布十多个学校、社区和街道。在上海4个区县的19个社区居委会和学校,举行了24场宣讲。每到一处,都会有许多贫困孩子索要联系方式。

孙悦礼把捐款证书,以及每学期学校发的三好学生奖状装进小盒,放在父亲骨灰盒左侧。右侧也放着一个盒子,里面装满了社会上献爱心人士的信。“左边的盒子寄托我对父亲的思念,右边的盒子满载我回报社会的责任。”孙悦礼说,“我是一个被人爱着的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我更应当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他人。”

甚至选择医学专业,也是为了帮更多人减轻痛苦。考入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孙悦礼先后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十大杰出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如今,在美国完成了两个博士学位,成为医生的孙悦礼实现了当初许下的帮助更多人的心愿。

图片

成为模范

不坠鸿鹄青云志

办学第一年,久隆面向全市招收了358名从初中预备到高中年级的学生。闸北区政府在本区学校中抽调了一部分优秀教师到久隆任教,形成了久隆第一批教师团队。

党支部书记吴玮是首批教师团一员,一待就是20年。她回忆道,第一批34名教师中高级以上职称占到了76%,对如何开展“久隆式”教学,当时可借鉴经验很少,“虽然是摸石头过河,老师们都义无反顾,把来久隆看作‘奔赴延安’。”

久隆校长和教师坚信,久隆学生具有成为“模范公民”的潜质。他们有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有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有严格的自我要求。在“模范教育”的影响下,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懂得珍惜关爱,回报社会。

2009年,久隆树立“模范公民教育”体系,即模范教师运用模范教育课程培养面向模范公民的模范学生,成为学习的模范,做人的模范,做事的模范。

每位久隆学生都有一门必修课,在上海中高考改革对社会实践提出要求前,“四个一”社会实践服务已经排入了久隆课表。

每周五下午的社会服务课,初高中年级全体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学校每年安排二十多个学生社会实践服务点,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在服务点服务。寒暑假里每位学生至少参加四次“四个一”社会实践服务。

第二任校长朱建平认为,久隆学生有相近的生活背景,也有相同的财富。清贫与自强,远方与志向,成为模范既是对自身困境的突破,也是回应家庭、学校、社会的期望。

张谨豪从预备年级起在久隆就学,即便毕业多年,依然能在朋友圈看到他忙碌于志愿服务的身影。高中时张谨豪担任了“全国特奥日”志愿者,一次课程结束后,一位学员拉住志愿者的手问:“下星期还来好吗?”一双真切的眼睛,一句诚恳的话语,让他们倍感欣慰。

之后,张谨豪进入上海师范大学建工学院,经常为民工子弟子女开设免费课外辅导,并作为首任校长一手创建了“师大建工淞南阳光之家爱心学校”。毕业后,张谨豪将中建集团的第一个月工资捐给久隆。据不完全统计,700余名已经踏上社会的久隆毕业生向学校助学基金捐款,款项来源主要是他们第一个月的工资、结婚礼金等。

模范之风成了久隆校园最好的风景,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不一样的“细节”。

创办于2007年的“红色之旅”夏令营让学生的足迹踏遍包括井冈山、西安、延安、西柏坡和大别山等红色革命圣地。每次活动,无论是出发前的准备,旅途中的实践体验、书写日记,还是结束后完成主题报告,久隆学生都格外认真。

这不仅因为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不仅因为项目得到了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大力资助,更因为学生们深刻感受到衣食起居、与人相处都是考验和锻炼。今天的生活凝聚了先烈们的鲜血和生命,要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承担起“强大中国梦”的责任,做一个顶天立地的模范公民。

持续二十年的“光盘行动”是久隆另一个传统。过去的20年,社会各界对学校捐款、捐物达600多次,累计捐款人民币4000余万元,美元14余万元。学生们深知,学校的很多东西来自社会各界好心人捐赠,吃多少取多少,绝不浪费一粒粮食。

2007届高三毕业生司南曾作为华师大外派交流生赴美学习交流,在一次与美国交流学校师生聚餐时,司南自然地将餐盘中食物用尽。这一“光盘”行为引起了美国师生的不解,他们问司南,是什么原因让他把洋葱之类的配菜都吃下去。司南说:“这是我在母校久隆模范中学养成的一个好习惯,在那里,师生用餐全部吃完,不浪费是最基本的素质。”

2004年首届毕业生参加高考以来,久隆教学质量持续保持高位稳定,本科率保持在98%左右,2000多名家境贫困子女进入大学,百余名学生考入全国著名高校。在收获学业的同时,成为模范公民和建设祖国的栋梁,是久隆学生20年的实践体现。

师爱永恒

水滴汇聚江海

“在久隆,你可以不是最优秀的教师,但一定是要最有爱心的。”久隆现任校长苏晓云告诉我们,这里的教师能获得的来自学生家庭的助力比较少。“双减”之前,学生基本没有校外补课的能力,全靠教师自发义务“开小灶”。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有些家长不会及时带孩子去看病,小毛小病想着扛一下。

学校规定,学生一天不到学校,教师必须家访。不少教师走进家中发现学生在生病发烧,自己出钱带着看病,这样的故事被学生写进周记里才为人所知。有的家庭会给学生带去负面的情绪观念,也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开解。

久隆教师并没有超额的待遇,却有很多的身份。他们是生活督导员、心理咨询员、家庭调解员,是学生的“勇哥”“娟姐”,也是陪着他们从小不点慢慢长高的亲人。

每到开学季和教师节,来看望老师的毕业生在办公室扎堆,带上两个鲜肉月饼。如同许多年前,他们的老师放在抽屉里那堆向学生敞开的零食。

图片

于嘉斌是久隆建校第一届学生,2014年,毕业于北大历史系的他选择回到母校担任历史教师。在于嘉斌那一届,有三位同学考取清北。

7岁时,于嘉斌不幸失怙,由母亲拉扯大。“家里人在报上看到久隆创办,觉得是很好的机会。我记得当时岭南路报考考场密密麻麻,操场上挤满了人。”

来到学校,于嘉斌最大的感受是久隆教师非常有爱心,“不仅仅是把我们看成学生,还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甚至比子女还花心血。”每天的办公室,教师会被学生围得水泄不通。中考高考目标达成,久隆教师会有“谢生宴”,请学生吃一顿肯德基。

毕业时,于嘉斌第一时间想到了久隆。再次回到母校,从学生转换成教师、学长,于嘉斌发现现在的学生视野比他们那个时候更加宽广,面临的选择和衍生的问题也更多。“学生经常找老师聊天,说说成长的烦恼。包括已经毕业的学生,他们在人际交往、学习上碰到的问题,也会联系久隆老师。”

于嘉斌说,读高中时,他的物理教师施亚新经常在周末找学生到家里面无偿补课,给学生做中饭晚饭。看到学生取得进步,生活顺利,她比谁都开心。

在施亚新众多的孩子中,小姜是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个。2008年暑假,她第一次走进小姜的家。一间七、八平米的小屋,一张宽一米左右的小床,床上躺着常年卧床休息的母亲,小姜晚上蜷缩在破旧的沙发上。

小姜对老师说:“我将来要做一个医生,帮助像我妈妈一样受病痛折磨的人。”在高三紧张的学习之余,小姜每天晚上十二点入睡,早上五点前起床,做好家务,照顾好母亲才来学校。一天不到五小时的睡眠,路上近两小时的车程,施亚新担心她会累倒,动员母女二人住到自己家来,小姜拒绝了,她不愿给老师添麻烦。

每天放学,施亚新为她讲题至华灯初上。每个双休日,接她到家中补课。因为二模考前恰逢母亲心脏手术,小姜发挥失常了。施亚新拍着她的肩膀,安慰她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比同龄人更懂事,更坚强。老师还想看到你穿上白大褂的样子。”最终小姜如愿考上了二军大。

师爱如水滴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丝缕穿联起万家未来。久隆有许多“小姜”,也有许多和施亚新一样心怀大爱的教师。相守20年,在培养模范公民的路上,久隆让每一份力量汇聚成江海,让每一个学生心有力量,奔赴远方。


链接阅读:

徐匡迪爷爷与久隆模范中学20年的特殊情缘

曾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的徐匡迪,是国内首位“院士市长”。他长期关心教育,对教育发展、师生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

2001年8月20日,为迎接久隆模范中学首次开学,时任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在炎炎夏日中第一次来到久隆视察。“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免费学校的创办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进一步关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也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这是一桩利国利民的好事。”

图片

图片

他为久隆题词:“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模范公民,为上海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凝聚了对久隆师生的希冀,也为久隆办学指明了方向。

图片

(在久隆建校20周年之际,徐匡迪再次题词,《上海教育》杂志独家授权刊发。)

在2002年7月23日给久隆的信上,徐匡迪这样写道:“久隆模范中学在明确办学方针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风格,今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教书育人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造就‘素质全面,人格健全,基础扎实,乐于奉献”的学生,真正把社会的关爱化作学校发展不竭的动力,将清贫子弟培养成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这为久隆办学进一步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2003年1月31日,久隆模范中学首届“自强奖”颁奖仪式举行。当时已是中国工程院院长的徐匡迪心系久隆,在除夕夜放弃与家人的团聚,连夜从北京赶了回来。从此,好多年的“自强奖”颁奖仪式上都会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

即使身在北京,工作繁忙,徐匡迪依然不忘关心久隆。办学之初,他来信告知首任校长顾筱璞,在办学经费方面,他将继续关注并组织国内外企业家予以支持,一定不让学校为经费来源而烦恼。

对于如何塑造学生健全的品格,他关注到久隆学生相对特殊的群体特征,引用蔡元培先生的话,告诫学校领导不要只看升学率,而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抱负。

得悉久隆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徐匡迪在来信中表示出极大的欣慰,并寄语久隆继续发扬坚韧不拔、艰苦朴素、互助互爱的优良学风,不断取得佳绩。为了鼓励久隆师生自强不息,他还将《我的学术生涯》《徐匡迪文选——钢铁冶金卷》等图书赠予久隆图书馆,用身体力行的事迹鼓励学生做社会的栋梁。

2012年久隆红色之旅,第二任校长朱建平带队到延安和西柏坡,之后进京拜访徐匡迪。当时,已经75岁的他亲自带学生参观中国工程院,原定半小时的行程,他却一拖再拖,用两个小时给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

2001年久隆创办至今,徐匡迪先后八次来校指导办学,亲切看望全校师生,连续七年向学校捐赠院士津贴,并把自己和夫人许珞萍教授在国外讲学的报酬、出书的稿费捐给学校基金,捐款总数达60余万元人民币。

2018年,徐匡迪获光华工程科技奖最高奖项成就奖,他和夫人第一时间决定将100万奖金全数捐给久隆。“这笔奖金是我们这一生拿到的最重一笔钱,怎么用?”在捐赠仪式上,徐匡迪说:“我们觉得,应该支持教育,因为中国发展需要的人才都是老师培养出来的,下决心支持久隆中学,因为孔夫子说过有教无类,教育是所有人成长成才的基础。”他用“置身须向极高处,举首还多在上人”的对联勉励学生,“希望同学们能记住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并将其作为未来人生前进的动力。”

2021年,久隆建校20周年,徐匡迪再次为学校题词:“立德树人守正创新基础扎实乐于奉献”。他在贺信中写道:“衷心希望久隆模范中学涵养底蕴,开拓进取,坚持立德树人、守正创新,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总结二十年以来的教育经验,打造亮点特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模式,体现优质学校的辐射引领效应,办一所让人民满意的好学校。”

这是一位“学长”持续20年的关爱,这是一所培养模范的学校难以忘怀的特殊情。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