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其骏烈,诵其清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顾诵芬校友事迹专题展”火热开幕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程媛媛

时间:2021-12-29 20:13:22

本网讯 (记者 程媛媛)12月28日,“咏其骏烈,诵其清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顾诵芬校友事迹专题展”开幕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包玉刚图书馆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忠钦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安胜、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伟明,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等出席开幕式。

此次展览由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主办,航空航天学院、校友总会办公室、图书馆、出版社以及教育技术中心协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特别支持。展览旨在通过图片、文献、实物、影像等形式,全面展现交通大学1951届航空工程系校友、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师、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顾诵芬院士在交通大学的求学经历与母校情怀、科研成就及一生航空报国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彰显百廿年交大优良的办学传统与卓越的人才培养成就,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校友从榜样身上汲取奋进力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荣校情怀,赓续红色血脉,为把交大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开幕式中,王伟明表示,交大1951届校友顾诵芬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交大的荣誉;顾诵芬学长是追梦远方,初心不改的生动践行者,是身边的榜样,是奋进的力量源泉,学习杰出校友的榜样事迹,将有利于引导广大师生员工牢记历史使命,保持昂扬斗志,在校内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激发师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奋斗的热情。希望大家从这次展览中,深刻体会“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的内涵,为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注入更多新鲜血液,新鲜活力。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安胜简要介绍了此次专题展的分区设置以及展出的各项实物资料,并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广大师生感受顾诵芬院士在交通大学的求学经历与母校情怀、科研成就,了解其一生航空报国的感人事迹,以此致敬顾诵芬学长,致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和交大各界英才。

学生党员代表、空天学院学生代表赵泽阳同学发言。他总结了让顾老等先辈们保持强烈的热情与执着,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原因。他认为,顾诵芬院士热爱祖国,热爱事业是奉献和坚持的基石,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是热情和执着的力量源泉。他表示,目前这一代交大学子都将是我国现阶段计划实施的航空航天重大项目的主力军,后备军,由此号召广大学子努力传承顾总精神,用热爱扎根在航空航天以及国家其他领域,用开拓和创新为我国科技事业贡献出新的智慧。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忠钦校长作总结发言。他表示,交大校友顾诵芬院士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也是交通大学的无上光荣。他介绍了顾诵芬院士的少年成长求学历程以及与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机遇缘由。他对顾诵芬院士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表达了高度赞扬,并号召广大师生要树立更加远大的目标,主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开展引领世界科技发展、关系“卡脖子”技术根源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攻坚克难,担当有为,在砥砺前行中成为国之栋梁。

据悉,此次展览共设五个主题板块,分别为“苏州名族 交大世家”“求学交大 起航空天”“航空报国 志在蓝天”“功业骏烈 清芬煊赫”“饮水思源 情系母校”。其中实物资料展出了顾诵芬院士在交大求学期间的珍贵档案资料以及亲笔签名的书籍等,影像资料中首次展出了顾诵芬专题记录片。通过珍贵的图片、文献、实物和影像资料,生动讲述了顾老一生践行“国之脊梁、交大之光”的故事。

出身苏州名族,长在交大世家

1930年2月4日,顾诵芬出生于苏州顾氏家族。顾氏家族是苏州当地知名书香世家,康熙皇帝曾御题匾额“江南第一读书人家”。母亲一脉,则出自苏州望族潘氏家族,李鸿章曾为潘家题匾“祖孙父子叔侄兄弟翰林之家”。

顾诵芬的父亲顾廷龙为时名南洋大学的交通大学1924级机械系校友,曾任上海图书馆馆长,其叔父顾廷凤亦为交大校友,一门两代三位交大人。

少年立下蓝天志,交大求学起航梦

“设计中国人自己的飞机,是我少年时就立下的志向。”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年仅7岁的顾诵芬目睹轰炸机从头顶飞过,“连投下的炸弹都看得一清二楚,玻璃窗被冲击波震得粉碎”。那时,顾诵芬便立志要造中国人自己的飞机,保卫祖国未来领空。

1947年,顾诵芬考入交通大学航空系。当时的航空系名师荟萃,系主任是王宏基,著名教授有曹鹤荪、季文美、杨彭基、许玉赞、姜长英、马明德等。这几位先生大都出身交大,后在交大创办了航空系。大学四年,顾诵芬在此受到了严格的学术训练。1944年,在季文美教授的倡议下,交大航空系成立了“交大航空模型研制会”,顾诵芬入学后曾任会长。

在交大的学习为顾诵芬日后实现自己的空天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每每念及母校,顾老总会感慨,“在参加我国的飞机事业中,我所以能够尽一些力量,饮水思源不得不感谢交大的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及交大当时教学制度给我的训练。”

投身祖国蓝天事业,挥洒拳拳爱国情 

1951年,顾诵芬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离校,毅然投身刚刚创建的新中国航空事业。先后参与主持了歼教1、初教6等机型的设计研发,并担任歼8和歼811总设计师。翻开顾诵芬的人生履历,就仿佛在阅读一部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史。

在国外技术封锁、国内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的艰苦条件下,1958年7月 26日,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教练机-歼教1实现首飞。 顾诵芬负责飞机关键性气动设计。1958年,顾诵芬创新完成了初教6的气动设计。他设计了机翼翼型配置及垂尾、平尾安排,在国内首次解决了教练机的稳定与安全问题,为几乎是一张白纸的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创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气动设计方法,奠定了我国自行设计先进战斗机的关键性技术基础。

20世纪60年代,为应对我国周边复杂局势变化,空军急需一种高空高速歼击机,为此601所开始了歼8飞机的研制,顾诵芬作为副总设计师负责气动布局设计。1969年7月,歼8首飞成功。1972年起,顾诵芬全面负责该机研制,他带领团队接连攻克飞行抖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1979年底,首飞整整十年后,歼8飞机正式设计定型。1985年7月,歼8全天候型设计定型。从歼8到歼8全天候型,顾诵芬带领研制团队实现了我国从一代战机向二代战机的自主跨越。

1981年,顾诵芬被任命为歼81|型飞机型号总设计师,成为我国航空工业史上首位由国家任命的型号总设计师。时隔四年,他即带领团队实现歼811首飞。速度之快,质量之好,开我国新机研制史的先河。由此,歼8系列飞机作为我国空军的主力战机,服役近半个世纪。1986年以后,顾诵芬先后担任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始终关注着国家航空航天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在C919、歼10、运20、歼15等多个型号研制中担任技术顾问、专家组负责人或成员,为解决设计与研制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注重航空科技人才的培养,带领的团队中走出了管德、李明、李天、杨凤田、孙聪等两院院士和耿如光、李玉海、魏金钟、王永恩等一大批航空工业领军人才。

青丝白发,见证70载报国之路

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党领导的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70周年,同时也是顾诵芬院士毕业于交通大学70周年。作为我国航空领域唯一的两院院士,从青丝到白发,70年来,顾诵芬将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的蓝天,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将“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交大精神深刻诠释。


责任编辑:程媛媛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