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江浙沪家长对子女学业期望较高,家庭教育如何告别“鸡飞狗跳”?

来源: 第一教育

作者:袁曼舒

时间:2021-12-27 12:18:34

“双减”落地,家长是更焦虑还是更从容了?

“后喻时代”,为人父母如何告别“鸡飞狗跳”?

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能够养成谦谦君子?

12月25日,第六届君子养成研讨会在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举行。会上发布了《双减背景下江浙沪地区当代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多位教育大咖围绕“家庭教育与君子养成”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图片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市写作学会、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

活动现场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平以视频方式为大会致开幕辞。王平主任在致辞中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奠基工程。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即将施行,必将为广大家长赋能。在如此背景下,我们积极研究和发挥好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起来,使孩子们都能成长为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

图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平以视频方式为大会致开幕辞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总编辑仲立新致欢迎辞。他表示,家庭是君子养成教育的核心场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而对于家长的君子文化再教育是君子养成教育的必要环节,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是开展君子养成教育的重要保障,新时代必须通过家、校、社协同,共同发力形成君子养成教育大的局面。

图片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总编辑仲立新致欢迎辞

#“双减“落地,家庭教育有何变化?

调查显示: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家长期望仍较高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五浦汇实验学校联合发起、并委托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开展江浙沪地区家庭教育现状问卷调查,形成《双减背景下江浙沪地区当代家庭教育现状报告》。调查有何发现?

总体来看,江浙沪地区超九成家长认为“双减”政策出台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了减轻。参加校外学科补习班的学生比例大幅降低,占总数近八成的学生未参加任何校外学科类补习班。

其次,“双减”政策出台之后,学生每周参加校外学科补习班的时间均低于“双减”前。即便在参加校外学科补习班的学生中,超半数耗费的时间仅为每周1~3小时。同时,“双减”政策前,有69.2%的学生参加了校外兴趣班,“双减”政策后,下降了4.9%。

另外,江浙沪地区青少年学生完成作业时长显著降低,从“双减”前的1.9小时降低至“双减”后的1.4小时。

从家长问卷的统计结果看,江浙沪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有较高期望,倾向于让子女拥有更高学历,但在职业选择上显得过于集中、单一。“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的焦虑情绪回归合理区间。

报告结果显示,“双减”政策在江浙沪地区成效显著,而家长对子女培养的目标和路径趋同,在个性化教育方面的视野不够开阔,对“双减”政策的认知需要进一步提升。

#新一代父母焦虑何来?

杨雄:社会速变,家长“观念地图”亟待更新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杨雄指出,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确定性的增加,给这一代父母带来困惑和焦虑:

中国家庭中的儿童与西方家庭中的儿童之“自我”相比,前者为“依赖性自我”,后者为“独立性自我”,这是中国家庭父母尤其是母亲更容易焦虑之根源;

大多数家长具有名校情结,相信孩子考上好大学,未来生活就会一片坦途;

不少家长“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宏观的掌控,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缺少一份确信;

对未来社会变化逻辑看不清楚,导致不少家长有些观望和迷茫。

图片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杨雄作主旨报告

他指出,社会在速变,孩子已经走在家长前面,若家长的认知仍停留在自己年轻时代“观念地图”内,不再学习认知之外的新东西,不接受新事物,恐怕会影响到孩子成长。

他建议,家长要允许孩子“试错”,培养孩子个人“生涯规划”观念。“双减”之后,不仅要让孩子学STEM、练音体美,还应该让孩子投身于能增长见识的生活,以及拓展想象力的一系列活动。

第一,让孩子更多接触社会,扩大视野,参加公益活动,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第二,面对充满不确定的未来社会,必须从小训练孩子的心理抗挫力,允许孩子从选择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与潜能,提升他们对个人行为选择负责的能力。

#家长如何告别“鸡飞狗跳”?

沈奕斐:做好啦啦队,优势积累、快乐为首

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指出,如今许多家庭把学习成绩放在最重要位置,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和人格养成。

她认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分工应有别。学校重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是集体化教育;家庭应注重情感支持和人格培养,是个性化的教育,要构建爱育体系。

图片

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作主旨报告

今天,许多家长会发现,上一代父母那里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棍棒教育、物质激励,到现在这一代孩子这儿不管用了。我们的家庭教育究竟何去何从?

沈奕斐表示,进入“后喻时代”,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甚至比家长更多,家庭教育应从纠错教育向优势积累教育转变:多关注目标,少关注问题,帮助孩子积累成功经验,体验成就感受。

她指出,父母要从权威者转变为支持者,做孩子的守门员、教练、啦啦队、观众……用四个词总结便是:“密切关注,谨慎出手,优势积累,快乐为首”。

优势积累法具体内容

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懂得欣赏,确定父母角色。

激发孩子的天赋,给孩子的成长搭个台阶,对孩子正确的行为进行肯定。

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筛除80%的问题,着力解决20%的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阶段解决一个。

左手幸福,右手成功:从“你应该”到“我愿意”,游戏化教育让亲子关系更和谐、孩子成长更顺利。

#家庭教育何以养成谦谦君子?

众教育大咖:人欲立则必重教而贵家

历史学博士、上海古籍出版社副编审刘海滨:

“君子养成从生活习惯入手。”

传统家庭教育以成人成德为宗旨,修身实践为根本。对于家长来说,身教大于言教,要让孩子从身边小事做起,生活习惯入手。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习惯造成的人格境界会有天差地别。

从生活习惯入手有两方面,一个是做事,从家务劳动、家庭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还有就是习礼。时代不同,礼的具体形式有一点变化,但是礼的精神没有变。礼是道德精神的外化,是道德的实践。

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

“家庭教育最关键的问题是德育为先。”

孔子《论语》第一章第一篇开宗明义讲了做人的问题,他首先提出一个目标是成为君子。

第一要有学习力,一定要会学习;第二是习,习就是实践,要会动手有实践力;第三要有社交力;第四就是要有反省力,人不知而不韫是反省能力;最后一个是幸福力。

家庭教育最关键的问题是德育为先,这几个“力”的核心就是德育,怎么做好人。要给孩子理想教育,要有习惯、规范、心灵上的教育。人格教育、情感教育非常重要,还有就是生活教育。

图片

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作主旨报告

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王伯军:

“君子养成是家庭教育的目标。”

家庭教育目标就是君子养成。君子养成和立德树人是一个意思,只是不同的话语系统。

君子的目标是什么?孔子在《论语》中说得很清楚,就是仁、志、勇。我们发展为德智体,现在进一步发展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侧重。学校教育的侧重点是智,家庭教育的侧重点是德、体、美、劳。

讲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前提,夫妻关系一定要处理好。父母要起到正面示范,自身的修养是最关键的。

据介绍,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自建校以来,积极开展全校性的“君子养成”教育。本次大会关注家庭教育,是接续了前五届大会当代教育、人生教育、教师自身素质、诗兴生活与君子养成的话题,将如何养成君子这一问题研究得更为深入。

大会同时公布了家庭教育征文评选结果以及“卿云杯”中小学古诗词创作活动评选结果,并宣布下一届君子养成大会的主题:“礼乐文化与君子养成”。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