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面对孤独、死亡?大学生“空心”吗?生命教育是一场无痕的修行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蕾

时间:2021-12-13 10:17:46

“大家感觉过孤独吗?最近的一次孤独体验是怎样的?身边有谁?享受这份孤独吗?还是感到一份恐惧?”12月10日,一场特别的生命教育课程研讨会正在进行。

开场提到的,便是课程研讨会中示范课堂展示的片段。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授姚玉红、东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曹宁宁博士等上海各大高校从事生命教育的专家老师齐聚一堂,轮流为在场的老师们展示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

来自真实生活的“心”关切,是这场上海市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教学研讨会的特别主题。不止于线下,线上还吸引了200多位来自上海、北京、沈阳、南京、天津、福州等省市的大专院校及中学老师聆听、探讨。一天的研讨会中,精彩体验和理论凝练不断闪现,紧紧贴近当代大学生们切身的生命困惑和思考。

独立和孤独,是一对双胞胎

“有时候,当别人好心劝慰我,我却觉得特别孤独,因为自己不被理解。这是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

“印象深刻的孤独是当有很多事情需要平衡时,但这种无助无力的孤独感,反而给我一种力量,让我有独立面对的勇气。”

“我最近体会到的孤独,是一次加班。走到停车场,只有车。感觉天地茫茫,感觉很亲近,一天的忙碌变得很有意义。忙碌过后的孤独,有一段自己和自己的对话。”

在场老师热烈地讨论

现场参会的老师们针对孤独这节示范课的主题也纷纷谈论自己对孤独的感受。从某种角度说,当代大学生们对孤独的感受很多元。姚玉红介绍,同济大学开设了一门生命教育课,内容主题包括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传承、生命的孤独、生命的韧性和生命的选择等六大板块,同学们的反馈超乎老师们的想象。以孤独为例,有同学觉得,当自己特别需要帮助却无人伸手时,这一刻的孤独可能是比较痛苦的;有人想到孤独时,是和“静静”在一起,是一种自我对话的契机;而当孤独化作一种动力,让人变得更独立时,独孤又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正如弗洛伊德弟子荣格所说:任何成为英雄之旅,必有一段孤儿的历程。

姚玉红解释,大学和中学不同,更多同学都在更独立的生活中体验过孤独。但他们常常会害怕感受孤独,误会孤独等同于失败,却忽略了经历孤独也是成为独立个体的必经过程。“如果缺乏合适的引导,这种矛盾的情境往往容易造成其他心理困扰,如抑郁、回避交往等。”

姚玉红教授在进行示范课程展示

这门在学生心中“充满温度的选修课”最初开设于去年疫情期间,8周16课时的课程直面困扰学生的生命议题,引发众多学生强烈共鸣,感慨每节课“都像一场心灵瑜伽”。课程结束后,学生们在期末作业中写道:好久没上过“结束了,还恋恋不舍的课”。“这门课让我解锁了一种新的手段,能让我在迷茫、困顿的时候,更加理性地思考如何过好每一天。”

生命教育涉及很多知识点,但如何具体落实到老师该怎么上课?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长何仁富认为,目前,生命教育没有自己“现成的”学科依托和学理基础,但这并不是说,生命教育没有相应的“知识”和“学理”。生命教育的知识基础,就是不同学科中关于生命的理论,其中主要是生命科学、心理学、生命哲学及宗教生命学;就中国的生命教育来说,还包括中国传统哲学的生命理论和中医的生命观。生命教育作为展示教育最本质意涵的教育活动,既要解学生生命之惑,又要授学生生命之业,更要传学生生命之道。

何仁富教授在线上发表观点

如何面对死亡

怎么和大学生去讨论死亡?这确实是个“敏感”而又热点的话题。姚玉红教授称,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们不可避免会遭遇到生命丧失等极端事件新闻,更需要学校教育予以正向贴合的引导,引发充分的讨论和转化,而不是一味地回避。

上海教委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副会长张海燕教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大家谈论“死亡”。

迈过了18岁的你来说,生命是什么?死亡又是什么?死亡的礼物,你愿意收吗?张海燕教授分享了自己母亲生病直至去世的一段切身经历,委婉地告诉大家:“当这个礼物来的时候,你是逃不掉的。”张海燕说,这份礼物无法丢掉、无法转送、无法永远藏身,最好的方式就是收下它。

“死亡是一份化了妆的礼物。”张海燕说,从害怕到接受,当你接受的时候,你的害怕变小了;从悲伤到力量,当你把悲伤转化成力量时,你变强大了;从遗憾到珍惜,当你感受到遗憾时,珍惜之情油然而生。从某种角度来说,如何从“人间不值得”到“人间值得”,是一种转变;生命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失去,如何面对,是提高受挫能力的一种表现。

怎样的生命教育,能引发共鸣,入脑入心?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增强认为,真正的生命教育是无痕的,是没有生命教育口号的一场修行。它更多是隐形的,而不是很刻板的,更多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人,让生命去影响生命。

在课堂里,老师彰显着生命的风范,每位学生都能被听到、被看到,这样学理和课堂体验才能转化为生命的力量,照亮生命,走入生活。“与其赶走黑暗,不如带进光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市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蔺桂瑞教授如是说。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杨欣老师,在返回校区一小时的班车上,戴着耳机听了线上的研讨。“老教授们将自己人生深切的感悟融入鲜活的课堂,年轻的老师们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捕捉那些瞬间可能飘走的内心深处的火花,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凝视与思考。作为高校的一员老兵,今天更多的是情感的触动与连结。”

大学生“空心”吗

“大学生大多能将年轻的生命活得丰富而有活力。”蔺桂瑞教授说,但确实也有学生拼尽努力,虽然终于活出别人口中成功的样子,但心底里却在说——我从没为自己活过。自己是弱小和无力的,不值得被喜爱的。 

其实,这类呼唤背后的“潜台词”是在说:“我不想活成别人希望的样子。”“我是有价值的,是强大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纳入了太多别人对他不合理的期待,这反而成为一种困惑,长期不加解决就可能会表现出焦虑、抑郁情绪甚至伤及生命等危险行为,而旁人往往把他们的行为简单当成病理或问题。其实,这与社会或周围人带来的困惑紧密相关,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回应这一困惑,引领大学生们寻找外在的充实体验和内在的坚定力量。   

生命教育的课堂,不能变成说教的课堂,更需注重体验式学习,注重亲历参与行动。这是与会专家一致的观点。何仁富教授介绍了一些创新课程。比如,“我写家史六十年”的作业,通过完成3000字的家史介绍和300字的感受,需要和亲人对话,而不能去网上抄现成的,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教育。通过这一过程,了解家族、国家和社会的变迁。

同济大学开设的“生命的传承”,课后作业的题目就是让学生邀请重要家人进行一次半小时以上的采访并反馈感想。殊不知,这样一份作业,竟是很多学生青春期后第一次与父母的亲密谈话。访谈后,有学生发现了父母身上的宝贵品质,有学生放下了对父母的误解,也有人终于学会了“放下”。

日前,同济大学刚刚完成第二轮线下教学,共有200余名同学选修了全部课程,并依托课程培养了近40名以辅导员为主体的教学师资。姚玉红教授介绍,课程还将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指导下尝试拓展为32课时。其中,理论部分的引导力求更为精炼凝缩,增多实践体验的成分。比如,学校将探索课程配套的心理工作坊,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让生命教育走进学生社群。

此次研讨会是上海市教委建设大中小一体化生命教育工作体系中的一环,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李正云教授表示,生命教育是一个大概念,包括健康、安全、心理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上海对于生命教育的关注是立体的,不仅有课程,还有实践活动。面对近年来研究生的扩招,高校正在推动由研究生导师承担部分生命教育的职能。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