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场游园会让沪上高校师生沉浸式体验反诈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 尚诗轩 颜惠芳

时间:2021-11-25 09:28:23

本网讯(通讯员 尚诗轩 记者 颜惠芳)11月24日,为响应国家反诈中心统筹部署各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号召,进一步整合各方职能和平台优势,不断探索和深化高校反诈协作机制,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与上海市教委、上海师范大学联手合作,举办“青春不欺 校园无诈”反诈游园会。

活动中,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的大学生平安志愿者队伍与文保民警通力协作,设置了“诈骗拼拼乐”“打击骗局”“最强反诈王”等十余种反诈宣传小游戏以及“剧本杀”、密室逃脱防诈骗沉浸式体验、“天下无诈”风筝放飞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活动,并融入无诈校园和Ai智能防骗码元素等科技手段,吸引了上千名师生参与其中。 

本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游园会形式,帮助师生了解诈骗流程,学习反诈相关技巧,提升反诈意识,识别反诈套路,切实提高师生防骗意识和能力,营造校园反诈的浓厚氛围,构建“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全民共防”高校反诈新格局,打造警、教、校、企四位一体的反诈宣传新模式。

【警方提醒】

求职打工安全

1、一些非法黑中介利用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急于利用假期打工的心理,在收了高额中介费后他们会寻找各种理由不安排工作,很多学生直到假期结束都没有上岗。所以一旦遇到要收取费用的工作,一定要慎重。特别是要求你先交资料费、登记费、服装费和培训费等保证金的,不要轻信。

2、参加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求职择业等活动要事先跟学校和家长互通, 谨防被传销等非法组织诱骗。传销是目前大学生打工中经常遭遇的陷阱,一般是以做销售的名义诱骗大学生去工作,然后公司强制让学生购买公司一定数量的产品,并且对学生们进行洗脑,再让学生去说服自己的亲友、同学和朋友购买公司产品,一些防患意识薄弱的同学很快加入传销群体,而且在高回扣的诱饵下,甚至去欺骗自己的同学、朋友。

3、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不参与网络不良借贷。

【2021电诈案例&防范提示】

1、冒充公检法

某高校大三女生岳某接到一则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杨警官”的电话,称她涉嫌在北京进行买卖信用卡的违法交易,随后“杨警官”用微信发来警官证和逮捕令的图片,并称案件高度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岳某在指引下购买了新电话卡,并到学校附近的一家宾馆房间内进行自我隔离,通过“电话做笔录”,随后岳某为了“自证清白”,在“杨警官”的指引下从多个账户及借贷平台筹款共计18万元转账至公安局的“安全账户”。

反诈提示

●公检法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办案、发送案件文书。

公检法不存在“安全账户”。

遇到任何问题及时向身边人或报警求助,切勿切断自己与外界的联系。

2、“杀猪盘”——网络交友引导投资诈骗

某高校研一女生小崔通过交友软件soul结识一名同龄男生小高,小高形象阳光,性格温柔,小崔逐渐产生好感,两人不久便确定了网恋关系。在随后的几周内,虽然没有见过面,但小高对小崔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得小崔十分信任这位网恋男友。有一天,小高说在某投资app中发现一个bug,可以轻松赚钱,小崔在其指引下充值1000元并赚得200元,使小崔对该平台深信不疑。随后在小高的不断怂恿下,小崔陆续在该投资软件充值18万余元,直至男友小高突然消失,才发现平台无法提现,人财两空。

反诈提示

网络交友有风险,切勿对陌生人投入过多感情和信任。

不愿见面的网恋必须高度警惕。

陌生人引导投资、博彩赚钱的都是诈骗,切勿相信。

3、冒充熟人

某高校大三学生小沈在微博上收到其高中同学的信息,称人在美国急需购机票回国,但信用卡出问题无法付款,交易即将关闭,恳求小沈能否帮个忙先支付一下,等回国了就把钱当面还给他,小沈见情况紧急就没有多想,根据对方提供的航空公司二维码支付了2万余元机票费。当天晚上经核实,发现其同学本人早已回国且微博号被盗,小沈才发现自己被骗。

反诈提示

请牢记,任何朋友、同学、老师、领导、亲人等熟人在网络聊天工具中涉及到钱的,必须与其本人当面或视频电话确认,切勿因为碍于情面,急于帮忙导致被骗。

4、网购交易

某高校大一学生小陈在“闲鱼”app上看中一款全新苹果手机,价格是官方的8折,卖家称是公司年会中奖所得仅拆封,并给小陈看了真机的图片和视频,小陈感觉捡了大便宜便联系卖家购买,卖家称反正都在上海,就不要麻烦走交易流程了,让小陈直接加微信付款,付款后小张等了2天没收到手机,便想找卖家询问,发现自己已被拉黑。

反诈提示

网购交易切勿离开平台进行直接支付。

不要轻信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交易。

5、刷单诈骗

某高校研二学生小徐根据手机上收到的“淘宝刷单,无门槛,无押金,日赚500保底,加WX:*****”短信,添加了客服微信,在客服的指引下,小徐通过在淘宝、京东、小红书等平台上购买虚拟充值卡刷单,短短半小时便赚得100元佣金。随后客服称有几个“刷大单赚大钱”的机会,小徐在指引下从借呗、360贷、京东金融等网贷平台借贷12万余元,全部投入客服提供的几个“大单”,完成后客服瞬间下线,小徐才发现自己被骗。

反诈提示

刷单既是诈骗,也是违法行为。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相信任何低门槛、高报酬的网络兼职。

6、冒充客服

某高校大二学生小胡,接到自称“分期乐网贷”工作人员的陌生电话,被告知在校期间办理校园贷,目前账户异常,如不注销将影响个人征信。小胡反驳“没有办理过贷款”,对方辩解“可能是学校的人帮办理的”,并告知小胡“哪怕不贷款的账户也需要注销,要在所有贷款平台上额度清零才能完成注销操作。”小胡半信半疑,却又担心自己的征信受到影响,便添加了对方的QQ。根据客服指引操作,小胡先后在分期乐、京东金融、360贷等6个贷款平台进行“清零”操作,将贷出的11万元转账至对方提供的对公银行账号,直到在注册第7个网贷平台时,被真正客服告知才发现诈骗。

反诈提示

陌生客服电话勿轻信,网购、贷款平台的订单、账户等问题应当咨询官方平台内客服为准。

切勿受陌生人指引下载任何网贷平台,网贷平台不存在“清零”操作。

7、裸聊敲诈

某高校大一男生小石为通过社交软件“某陌”,结识了一位“长腿碧眼的美女”,当天晚上,美女主动提出视频聊天,让小石通过链接下载了一个直播专用APP,接着美女在直播的同时向小石提出“激情互看”的要求,小石难挡诱惑不仅露了脸还露了身体。随后直播画面戛然而止,小石立即收到两张图片,分别是刚刚直播裸聊的截图和小石手机通讯录的截图,以及一条敲诈信息“刚刚的表现不错啊,要不要发给你爸妈和同学看看”,小石因害怕,根据对方敲诈要求陆续汇款2万余元到对方账户。

反诈提示

不浏览涉黄网站、不下载涉黄app、不进行裸聊直播。

保护好个人隐私。

遇到敲诈勒索及时报案。

8、网络游戏诈骗  

某高校大四男生唐某在某游戏账号装备交易平台上看到一把心仪已久的限量版“AK47突击步枪”,因自己在网游中征战数年却未曾获得,眼看只需要支付4000元就唾手可得,唐某决定购买。在支付了4000元“枪款”后,打开游戏高高兴兴等待激动人心的“枪支交易”时,收到的却是一把新手都可以获得的普通游戏道具。当唐某找卖家理论时,卖家已将唐某拉黑,唐某发现自己被骗遂报案。

反诈提示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账号交易无保障,风险极高。

不与陌生人进行无担保、直接付款的交易。


责任编辑:颜惠芳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